【大纪元2024年11月08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呈工、宁芯采访报导)中共混乱的经济政策严重冲击了餐饮业,不但该行业内卷严重,一些跑到海外的商家以低廉的价格冲击了当地的餐饮业。专家呼吁国际社会应警惕中共带来的这种另类冲击。
近年来,受疫情、中共极端封控管制及一系列混乱的经济政策影响,中国经济急速下滑。其中受害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就是餐饮业,而今年又被称为中国餐饮业最惨淡的一年。
中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餐饮业收入增速为“十年最低”。在消费下降的背景下,上半年有105万家餐饮企业倒闭,其中不乏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高端餐饮品牌,包括以提供“米其林级”小笼包而闻名的鼎泰丰、获得多项大奖的米其林餐厅山河万朵等,可谓哀鸿遍野。
在此背景下,许多企业纷纷奔赴海外另寻生机。以冰淇淋、茶饮为主的连锁经营品牌“蜜雪冰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蜜雪冰城由河南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二人于1997年创立,是中国平价现制茶饮品的龙头企业,截至2023年9月底,该公司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约300个地级市、1700个县城和3100个乡镇设有分店。
在这些店铺中,99%以上都是加盟店,蜜雪冰城向其提供食材、包材及设备等及加盟管理服务费。这一收入几乎占了蜜雪冰城总收入的全部。
蜜雪冰城的经营策略就是薄利多销,保持竞争优势。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下滑,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高端和大众茶饮品牌也开始向下沉市场扩张,蜜雪冰城的领地被不断蚕食。
为了守住市场,蜜雪冰城不得不继续打价格战,推出“雪王冰杯”,大杯价格只卖1元,由此引发业内非议。
内卷自然伤及行业整体,多家茶饮品牌门店关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估值百亿元的知名品牌书亦烧仙草。它因大量门店倒闭,其二手设备不得不当废铁卖。这一新闻曾一度上到热搜。
今年年初,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到了今年7月,蜜雪冰城却按下了IPO暂停键。市场猜测,暂停上市的最大可能性是估值难以达到预期。这意味着,继2022年冲击A股上市失败后,该公司登陆港股也最终无果。
虽然蜜雪冰城被称为“性价比之王”,但它在招股书中坦承可能面对价格压力。
低价侵蚀 冲击东南亚市场
蜜雪冰城在中国的基本盘受到冲击,固有领地逐渐被蚕食。因此,它一边在国内继续内卷,一边布局海外。
早在2018年,蜜雪冰城便在越南开出第一家店,取名MIXUE(蜜雪的汉语拼音)。到2023年,其在越南的门店数量已突破1000家。此外,它还在东南亚多国,以及韩国、日本和澳洲开设了多家分店。到目前为止,蜜雪冰城的海外门店已达3973家。
蜜雪冰城的经营战略是“廉价”,并以年轻消费群体为对象,在国外的门店大多开设在学生和年轻人多的地方。
在越南,蜜雪冰城畅销的柠檬茶一杯约合人民币4.8元,冰淇淋约合人民币2.8元,比当地实力连锁店Tocotoco便宜30%~50%。蜜雪冰城的低价销售给当地市场带来很大冲击,Tocotoco失去了年轻一代的青睐,企业至2023年连续三年亏损,不得不调整业务战略。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对大纪元表示,“从纯粹的市场供求关系角度看,蜜雪冰城的低价策略并未违反市场法则。但是,其影响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损害市场多元性或创新性,以及引发反倾销调查或贸易壁垒等问题。”
孙国祥补充说,蜜雪冰城的低价战略可能使当地中小型餐饮企业受到冲击。产生消费者福利但却使品质下降,改变并影响当地传统的饮食文化。而大量以廉价产品“倾销”他国市场,会被视为“不正当竞争”或“价格压迫”,从而引发反倾销调查、进口限制等,并使市场长期定价竞争恶化。
以廉价策略进驻东南亚市场的中国餐饮品牌不只蜜雪冰城一家,库迪咖啡、霸王茶姬、火锅店海底捞等品牌,也纷纷进入东南亚。由于价格便宜,大多具有竞争力。
对于这一波中国餐饮业进入东南亚浪潮,《日本经济新闻》引述野村综合研究所专家的观点认为,受到中国国内通缩压力影响,餐饮商品价格趋于下降。在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这些品牌正扩大在东南亚布局,今后进驻的脚步不会停止。
泰国工业联盟(FTI)食品与饮料部门负责人担忧,在泰国迅速增加的廉价中国餐饮连锁店冲击本国的餐饮业。
孙国祥表示,经商最重要的哲学是“以诚信为基础、以价值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以人为中心、以变应变”。这些理念有助于企业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立足,推动企业长期发展,并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持久价值。但如今的一些中国企业偏离了经商之道。
国际警惕中共输出通缩
东南亚各国对中共输出通缩的举措正在提高警惕。目前,除了中国的钢铁、杂货等中国制产品过量出口外,过剩的电动汽车也正流入泰国等东南亚市场。
7月底,拼多多旗下的电商平台Temu进入泰国,同样以廉价方式倾销商品,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要求禁止使用的呼声。
近年来,中共将大量过剩产品倾销海外,国际社会警惕“中国冲击2.0”给全球市场带来冲击。这是继20多年前中国冲击全球制造业之后对国际社会的又一次挑战。
据“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lobal Trade Alert)统计,2023年以来,各国政府已宣布70多项针对中国进口的相关措施。世界银行专家表示,“世界很难像过去那样再吸收一波中国冲击”。但加拿大专业研究机构BCA Research的专家却警告:“现在看到的只是开始”。
孙国祥表示,“蜜雪冰城等中国廉价餐饮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扩张,可视为‘中国冲击2.0’的一部分。这波冲击不再仅限于制造业,而是扩展到了服务业和消费领域,对全球市场带来新的挑战与影响,使当地小型企业受到更大冲击,甚至被迫退出市场”。
孙国祥强调,“中国冲击2.0”还反映在作为软实力的“文化”输出与扩张,以及地缘经济等方面。未来,相关国家可能会通过政策和法规,限制外来廉价品牌的过度影响,以保护本国的市场的稳定性和本土企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