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1月07日讯】(接前文)刚到台湾几天,就发现这里有“二多”:水塔多,寺庙多。本文撇开水塔不提,只说寺庙。台湾的寺庙多到什么程度?我的感觉是,站在台湾的任何地方,不论在闹市中,还是地铁上,或是巷弄里,甚至在山区,目光所及之处,总能看到琉璃瓦顶、飞檐翘角的各类寺庙。

根据官方数据,全台湾登记的寺庙超过1.2万座,而连锁便利商店总数约1.2万间。再算上没有立案的小型庙宇和另外几千座教堂,台湾的宗教场所在数量上居然远远多过超商!单凭这点,就能看出台湾是一个宗教气息浓厚的地方。
在我短短的行程中,就到过城隍庙、土地庙、关帝庙、佛寺、道观、妈祖庙、景福宫等不少大中型庙宇,也见过巷弄里如同店面大小的小庙。有趣的是,这么多庙宇分属的宗教派别林林总总,涵盖民俗宗教、佛教、道教等宗派的很多分支,而彼此之间都和睦共处,互相尊重,体现出台湾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和这个社会对各种信仰与思想的包容性。

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先在庙宇外停留片刻,欣赏寺庙的建筑和外观。很多庙宇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金黄色的琉璃瓦,朱红色的柱子,高耸的飞檐,精致的脊兽,神奇的斗拱结构,都能吸引住人们的目光。建筑是一门大学问,我这个门外汉不敢妄加评论,只是觉得这些传统建筑比现代的混凝土积木更加赏心悦目。

之后我会缓步走进去,看看庙堂里的陈设、供奉的雕像、信徒的行为举止。我是信佛的,看到寺庙中供奉的佛像或菩萨像宝相庄严,虽然宗派不同,还是会心生景仰之意。所有庙宇不管大小,都有专人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大多香火鼎盛,信众上香礼拜时表情虔诚,场面一片肃穆。
访问团造访宁夏街夜市时,我草草吃了几样东西出来,却被旁边的松山慈祐宫给吸引住了。里面很大,可看的东西很多,比如建筑、木石雕刻、匾额楹联,还有一面巨型的湄洲妈祖祖庙全景的浮雕。可惜时间不够,访问团要集合搭车,我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对于信众而言,庙宇中的一切物品都因为信仰而不可亵渎。对于我们这些游客而言,如果信仰不同或者没有宗教信仰,也大可以从了解民俗历史和欣赏艺术的角度,来看待庙宇里的塑像雕刻和书法绘画等。
这里不想作有神或无神的辩论,不过身处这些庙宇之内,看着袅袅升起的青烟,听着清脆的木鱼和磬声,总是让人心境平和,不起纷争之念。无论佛教、道教、基督教,其教义都倡导抑恶扬善、关爱他人、抑制恶欲、敬畏神灵。如果这些教义得以实施发扬,对任何社会都是有益无害的。诚然现在很多人拜神时加入了很多世俗的欲求,希望神灵保佑自己发财、走运、生儿子,但是至少他们的心里还是对神灵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据说约80%的台湾人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如果是真的,那大多数台湾人秉承敬天信神的精神,用普遍的宗教教义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将帮助维持整个社会的道德和秩序,那不是件大好事吗?
其实很多庙宇已经成为国际知名景点,比如台北龙山寺、高雄佛光山、台南孔庙、台中文武庙、彰化南瑶宫等,以后有机会希望能逐一拜访。
作者李旭生(Alex Lee),大纪元媒体集团洛杉矶分社社长。点阅“台湾记行”系列随笔。◇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