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1月06日讯】中国羽绒服近来纷纷涨价,有业内人士表示,羽绒服涨价和猪肉消费有关。该消息登上了百度11月6日热搜。
据红星新闻11月5日报导,随着冬季的到来,很多和去年同款或者同含绒量的羽绒服都涨了价,有羽绒服行业从业者说:“今年绒涨价了,年初基本一天一个价。”
崔女士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的订单显示,去年300元(人民币,下同)能买到的一款羽绒服,今年双十一打完折要花428元。崔女士表示:“今年没买,价格劝退了。”
而一款标称绒子含量90%的鹅绒羽绒服去年双十一活动价不到1000元,今年同款上新,双十一活动价涨到了1200元左右。
另据《绍兴晚报》消息,绍兴金诺服饰有限公司表示,因为原材料价格变化大,每件羽绒服的成本要上升15%~30%,而传递到终端市场的话,根据不同品牌和充绒量,预计每件羽绒服会涨价200元~500元。
羽绒服行业从业者11月3日对红星新闻透露:“绒都涨价了,今年我们去定绒的时候,年初基本一天一个价。”
广东鸿基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凌经理11月4日表示,今年白鸭绒就涨了40%左右,11月价格才有所回落:“年初90白鸭绒大概43元/公斤~45元/公斤,现在大概56元/公斤。”
羽绒金网数据显示,近半年,含绒量90%的白鹅绒价格从5月6日的1069.66元/公斤上涨至11月4日的1143.92元/公斤,上涨幅度达6.94%;含绒量90%的白鸭绒价格从5月6日的481.9元/公斤上涨至11月4日的535.62元/公斤,上涨幅度为11.15%。
对于今年羽绒行情上涨,《第一财经》的消息显示,羽绒金网运营总监吴宇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的猪肉价格较低,猪肉消费增长从而影响了鸭鹅的肉类需求,进而影响到鸭鹅的养殖。
有业内人士也对红星新闻表示:“市场上的绒变少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猪肉价格处于低位,使得禽类需求下降,出栏率降低。绒少、商家多,自然就涨价。”
中国猪肉价格从2021年开始走向下跌态势,近两年均低位运行,猪肉与鸭、鹅等禽肉在生产和消费链条上相互影响,猪肉价格的回落挤压了鸭鹅消费市场,导致其出栏量下降。
《农民日报》的消息显示,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数据显示,2019年商品肉鸭出栏42.68亿只,商品鹅出栏量为6.1亿只。2020年后出栏量开始下跌,2023年商品肉鸭出栏量降为42.18亿只,商品鹅出栏量跌至5.15亿只。
有网民对羽绒服涨价表示了不满。
网民“勤奋的okko”表示:“年初90白鸭绒大概43元/公斤~45元/公斤,现在大概56元/公斤,一件羽绒服算多点来一斤羽绒28块,所以这是你涨价200的原因?”
网民“来自花明楼直截了当的金银花”则认为:“冬天快到了,羽绒服商家炒作而已,故意抬价的忽悠人的理由,但如今人们的消费能力大不如从前,跟肉价掉价一样,过一段时间各商家就会纷纷降价的。”
责任编辑: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