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1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任义香港报导)根据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第三季末,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宗数为40,713宗,较第二季末增加34.4%,创下近21年新高。虽然港府取消了各种限制政策,但目前成交量已趋缓和。
金管局公布第三季末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的最新调查结果,第三季末,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宗数较第二季末的30,288宗,增加10,425宗、增幅34.4%,宗数是2003年第四季以来、即近21年新高。负资产个案的未偿还贷款金额突破2,000亿元(港元,下同)。
负资产是指目前市价低于原先用来购买物业的借款(楼宇按揭)。这种现象通常在物业价格普遍下跌后发生。这也表示如果借款人无法还清购买物业所用的款项,贷款人即使把物业没收或者是转卖,都不能够填补差价。
金管局表示,截至第三季末,住宅楼价下跌4.8%,负资产个案的上升处于预期内。
金管局表示,这些个案主要涉及银行职员的住屋按揭贷款,或按揭保险计划的贷款,而这类贷款的按揭成数一般较高。资料显示,至9月底,负资产个案占整体住宅按揭贷款宗数6.89%,未偿还贷款金额为2,075.1亿元,占整体未还住宅按揭贷款比率11.06%。
据历史数据,香港2003年楼市负资产最严峻时,有106,000宗负资产,涉及金额1,650亿元。对比之下,最新负资产个案所涉及贷款金额较2003年时更高。
仲量联行香港区主席曾焕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金管局的负资产数字并未计入发展商及财务公司的二按个案,他估计实际负资产数字高达约8万宗,高出政府数字。
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说,第三季的楼价平均按季跌4%,自2021年高位累计回落接近30%,承造80-90%高成数按揭借款人较易跌入负资产类别,认为负资产宗数上升属预期之内。
王美凤表示,虽然负资产数字有所上升及负资产拖欠比率由第二季的0.11%稍升至0.13%,对比2003年拖欠比率达1%,最新拖欠数字仍较低,借款人还款情况未有明显变坏迹象,不担心银行会大规模要求提早还款。
此前王美凤提醒,供楼人士应对负资产首重保持按时供款,提防断供至为重要,故此买家入市前宜先评估自己可持续供款的能力及稳定性,并预留不少于6至9个月供楼储备资金以应付万一突变财政状况,以提高按揭供款防守力;而筹划置业预算时,每月总供款占入息比率以不高于40%较为理想。
今年2月底港府取消了各种限制政策为楼市松绑,的确刺激楼市成交量,不过从最新的成交数据来看,成交量已趋向缓和,并且一手楼减价促销,导致二手市场受压。
九龙城启德一带新楼林立,曾经被投资者青睐,楼价屡创新高,但今时今日沦为负资产重灾区之一。以邻近地铁站的嘉汇为例,由高峰期平均23,000元一尺,跌至现时约17,000元一尺。
据自由亚洲电台11月1日报道,启德一带新盘业主方先生表示,自己的物业已跌入负资产行列,但庆幸是自住:“我买这栋楼不是为了投资,我自己不是那么高的成数按揭,我自己给的首期较多,暂时来说,就算加息都好,对我影响不是很大……自己量力而行,不要说大家买楼我都要买楼。”
他认为政府的放宽楼宇按揭政策帮助不大,觉得减息才可令楼市回暖。@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