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付民:“扶贫制度”与“护平政治”的差别

人气 39

【大纪元2024年11月03日讯】马列主义提出了“共产主义学说”,这个十分错误的学说中包含了一个极富争议的社会学概念:社会主义。在马列主义的理论中“社会主义制度”是过渡性的,它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原则。然而,实际上“按劳分配”很可能成为“终极标准”,即“社会主义”不应该是“过渡性”社会制度!只是需要一些“补充元素”,需要运用“多因逻辑”标准去评定和说明。

按劳分配,无疑有助于促进社会繁荣,能够充分调动各类群体的生产和创造积极性。如果只是“单纯的维护按劳分配”,自然会影响“弱势群体和无劳动能力或无劳动条件”人群的生存与生活保障。既不能体现社会和谐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需要一些“补充措施”来平衡社会关系。这种“补充措施”,在现实的社会制度中,大多数已经建立或出现。由于在基础理论体系中没有做出明确(系统性)说明,不仅存在相关制度的“参差不齐”,还有相当严重(复杂)的“政治搅局”。

针对“扶贫制度”故意搅局的社会行为,主要是一些大肆宣扬“护平政治的共产主义”行为和主张。共产主义宣扬“护平经济”,主张“无产者与资本家”平享社会财富。实际上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与繁荣发展,也会产生大量的“社会腐败”,根本无法消除“社会等级(阶级)”,却会生产严重的“权贵阶层或腐败政治”!

扶贫制度,只能是“有限扶贫或基础扶平”,但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人物,却喜欢把它升级为“无限扶贫或任意扶平”:主张“共产主义”或“变相共产主义”!什么是“有限扶贫或基础扶贫”?许多国家现行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领域”的基本保障,便是基于“基础扶贫”的价值理念。但这里面主要有两种明显不合理的现象存在,一种是中国(中共)推行的“权贵等级保障政策”,严重歪曲了正义的社会文明价值,必须彻底废除。

另一种是西方社会中时隐时现的“无限扶平政洽主张(思潮)”,如美国有政治人物主张“每人每月发一千元”,或者为“某类族群的子女增加学分”,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调动社会创造积极性的方法,都是无意于社会秩序的繁荣、和谐与稳定发展的。

简言之,“扶贫制度”只能是“有限扶贫”,必须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不应该主张“单纯的扶平政治”,那一定会成为有害无益的“共产主义”骗局!

责任编辑:金岳

相关新闻
公司大客户经理:神韵警示世人远离共产主义
改善贫富差距? 台主计长:慎防落入共产主义
纽约大游行贺世界法轮大法日 拒共产主义
美国会越南人权活动日 政要谴责共产主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