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1月29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吴欢心综合报导)由于长期依赖中国市场,中共向全球低价倾销过剩产能的行为,使韩国出口主力产业钢铁和石油化工产业陷入严重危机。
韩中建交30多年来,两国的贸易结构已经由互补结构转变为相互竞争,中国企业已成为韩国出口商的竞争对手。
韩亚金融经营研究所今年6月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正在大幅增加产量的产品中,多数是韩国出口的同类主力产品。韩国和中国的前15个出口品种中有10个品种重复。
根据报告中的数据,以今年1至3月的平均出口单价为基准,在半导体、汽车、电池、造船、钢铁等两国主要竞争品种中,中国出口的单价只是韩国产品的30%至70%。中国的低价出口攻势,不可避免地削弱韩国的出口竞争力。
中国的低价倾销也直接冲击着韩国内需市场。韩亚金融经营研究所援引韩国贸易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韩国以钢铁、化工、显示器、飞机配件等产品为中心的中国进口量剧增。今年1至4月对华进口中,制作船舶的结构物、零部件增加了269%,飞机零部件增加了157%,显示器和光学仪器分别增加了146%和117%,石油化学和钢铁则分别增加了49%和33%。
韩国信用评级公司NICE信用评级今年9月举办的“加剧的中国供应过剩与信用风险”研讨会上分析了中国企业的过度生产和出口,对钢铁、石油化工、太阳能、显示器、电动汽车、充电电池六个主力出口产业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
NICE信用评级企业评价第三室室长李秀敏(Lee Su Min)当时指出,“短期内中国的供过于求问题将成为韩国主要产业信用度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影响很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韩亚金融经营研究所在报告中曾预测,“中国将在2024年进一步降低半导体、汽车、造船、太阳能等主要产品的价格,相关产品的出口量同比将增长40%至60%。由于大多数产品与韩国的出口产品重叠,预计韩国将受到更大的打击。”
韩国石化和钢铁业的没落
去年和今年以来,韩国大企业纷纷出售旗下中国工厂和关闭韩国国内的工厂,其中大多是韩国主力出口产业石化和钢铁业的工厂。曾是韩国经济高速成长期增长动力的这两大产业已经深陷困境。
韩国石油化工业多年来一直严重依赖中国市场。根据韩国信用评价机构发布的来自韩国石油化工协会的数据,2018年至2020年间,韩国石油化工产品超过47%出口到中国。但是从2021年开始逐渐减少,到2024年6月,占比下降到36.1%。
今年第三季度,韩国4家石油化学企业中,有3家的业绩同比转为赤字。其中,LG化学的石油化学部门的合并营业利润损失额为382亿韩圜(约27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营业利润为366亿韩圆(约2600万美元)。
乐天化学的合并营业利润损失额达4,136亿韩圆(约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营业利润为281亿韩圜(约2,000万美元)。
韩华解决方案的合并营业利润损失额为810亿韩圆(约5,8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营业利润为983亿韩圜(约7,000万美元)。
锦湖石油化学虽然盈利,但同比剧减了22.8%。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对韩国500家大型企业中已经提交季度报告的332家企业进行今年第三季度业绩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营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10家公司中有8家属于石油化工行业。
石油化工业界正通过出售非主力事业和减少工厂开工率等方式应对收益严重恶化。
乐天化学已于2023年出售了所有位于中国(共两家)的通用石化产品工厂,今年10月又宣布清算马来西亚合成橡胶生产法人。
LG化学今年3月停止了丽水苯乙烯单体(SM)工厂的运转,正在讨论出售丽水石脑油分解设施(NCC)第二工厂的方案。LG化学去年还将其偏光板及偏光板材料事业分别出售给两家中国企业。
锦湖石油化学今年出售了与中国合资的日照锦湖金马化学有限公司的所有股份。
为了提高陷入萧条的石油化学产业的竞争力,韩国政府计划于今年12月采取引导企业间收购合并(M&A)等方式对该行业进行正式的结构调整。对主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是尹锡悦政府执政以来的第一次。
钢铁业也面临同样的局面。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作为世界第六大钢铁生产国的韩国,去年从中国进口钢铁共873万吨,同比增长29.2%。今年第三季度,韩国三大钢铁的业绩均大幅下滑。
韩国钢铁业龙头企业浦项制铁的营业利润为4380亿韩圜(约3.1亿美元),同比减少39.8%。现代制铁的合并营业利润为515亿韩圜(约3700万美元),比同比减少了77.5%。东国制钢的营业利润为215亿韩圜(约1500万美元),同比减少了79.6%。
据韩联社报导,来自韩国贸易协会的资料显示,韩国对华钢铁出口在2021年3至12月一度超过4亿美元,但2020年跌破4亿美元,今年又跌破3亿美元。相反,自华进口额从2022年下半年起呈现增势,今年4月和5月分别达10.15亿和10.38亿美元,连续两个月超过10亿美元。今年5月对华钢铁贸易出现7.51亿美元逆差,规模为2022年9月(2.68亿美元)的近三倍。
今年第三季度,韩国三大钢铁的业绩均大幅下滑。
浦项钢铁继今年7月关停旗下第一钢厂,最近又关停了有近46年历史的线材工厂,还决定出售中国的张家港浦项不锈钢厂。
现代制铁今年出售了北京法人和重庆法人,最近又决定中断主要生产棒型钢的浦项第二工厂的运转。
为应对中国产钢铁的低价倾销,韩国政府10月初接受现代制铁公司提出的申诉,对中国产的厚板产品开始展开反倾销调查。厚板是指厚度超6毫米的钢板,主要用于制造船舶或作建筑材料。
韩国业界相关人士表示,中国产厚板在韩国流通价格比韩国产厚板价格低10万韩圜(约71.6美元)以上,使韩国的厚板业几乎无法获得收益。
另外,在液晶显示器(LCD)领域,由于中国的低价倾销,早在2020年,三星显示器就将中国苏州工厂出售给中国企业,并于2022年彻底停止LCD事业。LG显示器也于2022年停止在韩国国内生产电视用LCD面板。LG显示器于今年9月又出售了韩国企业在中国国内的最后一家电视用LCD面板制造工厂。由此,曾主导全球电视用LCD市场的韩国显示器企业彻底退出LCD电视面板市场。
此外,中共的低价倾销最近又扩散到由韩国企业主导的存储器半导体领域。韩国经济的顶梁柱三星电子今年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12.8%,显着低于市场预期。三星电子破例承认业绩不佳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存储企业通用芯片供应的增长对(三星)业绩下降产生了影响”。◇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