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1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近年本港爱滋病毒(HIV)感染新确诊个案呈跌势,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年第三季接获85宗HIV病例,爱滋病(AIDS)个案则有22宗。不过中心发现,81.8%属病发后才确诊感染HIV的“晚发现”个案,比率在过去10年增近一倍,认为情况值得关注。中心指,“晚发现”个案比早发现个案,在社区传播风险高3.5倍,死亡率更高10倍以上,建议高风险人士定期做HIV检测,曾有性经验人士亦应最少进行一次HIV检测,希望大众视之为正常身体检查。
今年第三季的HIV感染个案涉72男13女,其中44人透过同性或双性性接触传染,21人透过异性性接触受感染。确诊个案中,有12宗传播途径为同性或双性性接触,余下则经由异性性接触。一个人感染HIV,再有爱滋病的界定疾病,才构成爱滋病病发个案。
新增的HIV感染者,年龄介乎18至75岁,20至49岁占多。另外,年满50岁HIV确诊者缓慢上升,中心认为反映年长市民忽略风险。
感染HIV“晚发现”,是体内一种免疫细胞跌至低水平,意味已感染HIV一段时间,传播和死亡风险增加。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处顾问医生(特别预防计划)黄骏君表示,“晚发现”个案占今年第三季新感染的约43.3%,另外81.8%新增爱滋病个案,在病发后才确诊感染爱滋病病毒。
她说,过去10年“晚发现”个案占比,新增感染者的比例,由28%上升至去年的47%。虽然确实感染个案未有上升,但反映非高危人士对感染意识风险不足。
“晚发现”源于警觉不足
黄说“晚发现”的原因,涉及感染者对HIV、自身风险、测试等途径认知和警觉不足,令自己不知道原来暴露在风险中,加上社会对HIV带菌者有一定歧视,令人们恐惧,未必寻求测试,到病发时才确诊。另外,医护对检测认知不足,亦有机会未能提供测试予患者。
卫生防护中心爱滋病及性病科学委员会主席李卓广称,委员会本月中发表HIV检测的最新建议,建议包括有持续风险如有多个性伴侣、有新伴侣、进行不安全性行为、使用药物进行性行为人士,应该进行定期爱滋病病毒测试。曾进行性行为的人士,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感染情况,应最少进行一次爱滋病病毒测试。
现时卫生署设爱滋热线2780 2211,提供免费、不记名、保密检测。在社会卫生科诊所或看家庭医生时,都可要求检测。
不过黄骏君说,预期不会有大量人突然前往检测,故未必会增加新的检测途径,而是鼓励市民如果同伴侣未有检测,例如在下次体检时“不妨验一次”,扫除爱滋病“不关我们事”的现象,避免“晚发现”情况。@
责任编辑: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