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1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吴香莲编译报导)近日,美国国际安全咨询委员会(ISAB)发布一份报告,题为“中国军民融合战略中的生物技术报告”(Report on Biotechnolog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Military- Civil Fusion Strategy),对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生物技术进行了研究,揭露了中国生物技术发展目标、实施和对国际生物安全的影响。
11月12日,该委员会主席埃德温‧多恩(Edwin Dorn)在给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中说:“中国(中共)已将生物技术确定为可以让一个国家主宰下一场军事革命(RMA)的领域之一。根据其战略,中国(中共)寻求将现代技术应用于军民融合,以便到2049年把人民解放军(PLA)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他们)已将生物科技列为研发重点。”
多恩表示:“ISAB的目标是向国务院和其它联邦机构建议美国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生物技术格局,特别是在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背景下。”
报告指出,中共政府对“生物科技的重视最为显著,从2016年至2021年,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市值估计成长至3,000亿美元以上,成长了100倍”。
“中国(中共)发展生物科技产业的策略重点,远远超越其他全球生物科技领导者所采用的传统产业政策。根据数十年来一系列的国家计划和政策,中国(中共)已将生物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呼吁全国自上而下努力,运用专业知识、融资、补助和外交支持,动员生物科技创新,使之成为‘综合国力’的要素。”
“中国(中共)的国家生物科技策略模糊了公营与私营部门(为受中国支持的公司创造竞争优势)、民用与军用计划之间的界限,(中共)利用合资企业和商业力量来支持军事目标,提升中共军队的能力。产业都要依赖中国(中共)控制的管道,从制药前体到医药、农业创新所需的资料,以及制造业的生物合成途径等,这与美国希望通过国内和国际生物科技合作伙伴关系,为重要的药物和化学品建立可持续、多元化且有弹性的供应链的目标背道而驰。”
报告说,中国举国上下、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发展生物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习近平呼吁从“早期聚变”转变为“深度聚变”;2016年3月,他称军民融合是“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2017年,他成立了中共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CCMCFD)并担任主席,强化了他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作用。2017年,军民融合被纳入中共党章,列入“必须实施”的几个策略目标。
报告总结了中共致力于军民融合的特点:
1)消除民用和国防部门之间的障碍,促进技术、人才和资本之间的直接流动;
2)利用民间获取国际技术、投资、研发和伙伴关系的机会来发展中国的军事和情报能力;
3)有系统地转移技术,以确保中共军队赢得开发和整合一系列关键和新兴军事应用技术的竞赛,包括人工智慧、生物技术和量子运算。
在中国的各种战略文件中,生物技术经常出现,其中包括CCMCFD办公室副主任的一篇文章,列出了以下任务:
● 强化生物安全军民协同工作机制;
● 加强传染病疫情防治协调;
● 推动生物安全相关基础设施与平台共建,检查、治疗;
● 加强生物安全监测预警网络体系,提升国防能力。
由于中共寻求全面实施将民用和军用生物技术研发和加大军队现代化建设力度,一些分析人士对中共在成为生物技术领域领先者方面的投资提出警告,指出中共“资助基因编辑、人体功能性增强和其它用于军事目的的生物技术应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潜在风险的担忧”。
分析人士还指出中共军队对生物和生物技术应用显示出了特殊兴趣。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的分析表明,中共军事战略家(包括一位退休将军和中国国防大学前校长)发表的出版物越来越多,重点关注生物学和生物科技作为军事战略的新领域。
这意味着中共军事专家广泛考虑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来提高进攻能力和实现经济竞争的野心。
CNAS的文章指出:“自2016年以来,中央军委资助了军事脑科学、先进仿生系统、生物和仿生材料、人体功能增强和‘新概念’生物技术等领域的计划。”
为了实现生物技术目标,中共进行长期投资,为中共支持的企业打开新市场,同时获取外国技术、知识,并透过合法和非法手段获取知识产权。
报告指出,在密切相关的生物制药领域,中共历来以不公平和非法手段资助中国企业盗窃知识产权。这些手段包括:
● 给予国内企业极大优惠补贴和监管优势(包括歧视性审批程序、价格管制、出口融资和采购政策),扭曲市场,迫使外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成立合资企业;
● 施压合资企业,迫使外国合作伙伴进行技术转让,使中国国有企业取得其资产、数据和知识产权;
● 投资美国公司以获取宝贵的生物和基因数据,同时严格限制对中国控制的基因数据的存取;
● 支持知识产权盗窃,从通过间谍活动、网络盗窃或黑客行为窃取数据,到招募中国公民在美国大学或公司进行研究,并带着他们的技能、知识,在某些情况下窃取的数据或材料返回中国。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成长与美国的成长交织在一起。美国目前依赖中国公司提供用于研发和生物制药的制造物资和设备,而中国则依赖美国对基础研究和美国机构基于研究的培训的投资来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
二十多年来,中国公民在美国的外国科学家中占比最大,为美国的整体创新做出了贡献。
然而,当技术本身构成双重用途风险,或美国与中国出生的研究人员之间存在敌对关系时,知识产权盗窃或转移、滥用技术就会成为美国的国家安全问题。
报告说:“鉴于中国优先考虑生物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以造福其经济、建立其全球领导者的声誉,并支持其战争主导地位的目标,北京有强烈的动机招募在美国学习和工作过的相关技术人员到中国国营或国家支持的机构工作,带回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尽管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型研发公司不愿透露知识产权盗窃的细节,但法庭文件和其它公共记录描述了生物技术领域(生物制药和农业应用)的大规模知识产权盗窃。”
广为人知的法律案件包括为辉瑞工作的中国公民窃取mRNA疫苗的研究数据、以及在美国的中国公司窃取制药公司的商业机密。
报告表示,中国和美国研发的相互交织使得根除知识产权盗窃行为变得困难;美国司法部被指控在缺乏经济间谍活动或影响国家安全证据的情况下,通过“研究诚信”针对华裔科学家进行调查,导致了人才流失,对美国创新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报告建议美国国务院和其它政府机构采取措施,发展一个全球生物技术体系,让广泛的合作伙伴在科学研究和贸易方面进行合作,以应对中国生物技术军民融合计划所带来的挑战。
报告展望:“在未来,任何国家(包括中国)都不会对关键药品的数据或供应链施加单一控制,而是根据美国及其合作伙伴的共同做法和价值观,在充满竞争的全球生物经济中做出贡献。这需要采取长期策略,并且需要国务院的领导来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全球环境。”
责任编辑:任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