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降温期危机来袭 中国三家房企同日退市

报告:企业后续道路更难实现自救

【大纪元2024年10月31日讯】中国佳源国际、大唐集团、大发地产三家房企10月29日宣布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有业界人士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降温期的危机已经到来。

据《第一财经》消息,这三家房企退市的原因是因为一直未能刊发2022年度业绩,而且三家房企的股票已经停牌近18个月,最终被联交所“摘牌”。

而大唐集团从上市到退市的时间还不到4年。大唐集团于2020年12月11日上市,但大唐集团创办时间并不短, 1984年,台湾富商余英仪创立了该集团,1995年余英仪和好友进军厦门,开始在周边地区打开市场。大唐集团原计划2009年上市,但直到2020年才在递交三次招股书后,成功在港交所挂牌。2021年,大唐集团销售额曾经达到了505亿元(人民币,下同)。

同时退市的佳源国际于2016年3月在港交所正式上市。2019年,该公司曾表示“三到五年内要把合约销售金额突破1000亿元”,还曾因股价闪崩成为市场焦点。

大发地产成立于1996年。2018年,大发地产在港交所挂牌,该公司在2018年表示:未来5年冲击3000亿元的目标,而当时该公司销售额刚突破百亿大关。

在三家房企宣布退市的同时,祥生控股、上置集团也表示后续将被取消上市地位。

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有12家房企从大陆A股和香港H股退市,其中不乏千亿房企。

《第一财经》认为,房企纷纷退市主要是中国房地产处于降温期,一些房企发展激进、杠杆居高的中小型房企,立刻感受到寒流冲击。(延伸阅读:分析:中共掉进自己制造的经济陷阱

2021年,大唐集团销售额曾经达到了505亿元,但是2022年,该公司销售额直接降为196亿元。盈利情况也日渐下滑,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9.27%,毛利同比下滑49.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9.12%。

随着公司营业收入下滑,利润下降,2021年11月,标普对大唐集团展望调整至“负面”,截至2022年6月末,大唐集团总资产573.59亿元,总负债474.84亿元,资产负债率82.78%。

对于房企退市以后对房企的影响,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首席研究员宋红卫对《第一财经》表示,房企密集退市有三方面影响,第一,退市企业关闭了资本市场公开融资通道,资金面进一步紧张。第二,对企业信用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影响到上下游合作方的合作模式。第三,对行业也将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刚刚恢复的行业信心和预期。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也告诉《第一财经》,房企退出资本市场,将对公司日常经营和债务化解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退市会导致企业市场形象受损,可能导致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下降,进而影响销售情况;另一方面,房企退出资本市场会导致其融资渠道受限,发优先股或增发等债融资手段将不再可行,同时将造成公司价值的估值降低,股东利益受损,影响投资人信心,对债务重组和风险出清产生不利影响。

亿翰智库曾发表报告称,退市不等于企业完全倒下,只能说在某个时点,企业表现已经不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失去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企业后续的道路会更加曲折艰辛,更难实现自救。

责任编辑:刘毅#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对等关税新政下 中国出口商人如同巨石压顶
中国六国有大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齐升
“金价连续跳水”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抢市场 中国多家知名酒企推出“光瓶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