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政府拟修禁先登记后卖电话卡 明年交立法草案

人气 8

【大纪元2024年10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香港综合报导)政府(29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透露,正考虑收紧电话卡实名制登记渠道,修法禁止“先登记、后贩卖”的电话卡,因为目前系统允许用户在网上完成登记,导致有不法份子成功登记。政府预计明年将会向立法会提交法例修订建议。

电话卡实名登记制去年2月24日全面实施,规定所有在本地发出及使用的电话智能卡,均须于启动服务前完成实名登记,包括上台月费服务和电话储值卡。

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29日召开会议讨论《施政报告》相关政策,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文件称,为进一步完善实名登记制,政府会在下年向立法会提交禁止转售已实名登记的电话智能卡的法例修订建议。

通讯事务总监梁仲贤在会议上称,不少不法份子成功登记电话卡,其中一个原因是目前系统允许用户在网上完成登记,所以将考虑收紧登记渠道,禁止“先登记、后贩卖”的电话卡。

在现行规定下,个人用户每人可在每间电讯公司登记最多10张电话卡,而企业用户则最多可登记25张,当局表示将会检讨并可能进一步限制这些数量。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称,自实名制实施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电讯商已拦截超过420万宗境外可疑来电,并封锁超过2,659万条话音及文字讯息;根据警方记录停止了4,900个本地号码及相关电讯服务,并封锁逾1.7万个诈骗网站。

梁仲贤称,电讯商若发现登记资料存在不合规或可疑情况,不仅会报警,还会主动取消相关电话卡。截至目前,共有272万张电话卡因不符规定被注销。

实名制未涵盖中港卡 议员质疑是制度漏洞

保险界议员陈健波问及电话卡实名制实施后,有多少案件是透过追查电话卡的登记人而成功拘捕犯人。陈又认为,目前实名制并未涵盖非本地发行及使用的中港卡,是明显制度漏洞。

梁仲贤回应称,实名制不覆盖境外电话卡是为了方便本地用户及外地游客,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当境外来电拨入本港时,会显示“+”号作为识别,针对这类来电,当局已要求电讯商拦截可疑来电,并设有语音和文字提示,以提醒接听者提高警觉。

梁进一步表示,会继续与警方和电讯商合作,寻求更有效的措施,并考虑采用多方面数据分析,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透过监控来电数量、回应率和通话时长等数据来判断可疑诈骗,并进行拦截。@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公立医院大幅加价 港调查:逾八成长者有疑虑或担心
港去年67宗惩教使用“必要武力” 13宗投诉涉“非必要武力”
曼联对港队5月30晚大球场上演 门票明起公开发售
港国安处带走许颖婷父母调查(更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