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向荣就学童自杀言论致歉 叶兆辉望成人反思不足

人气 19

【大纪元2024年10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能仁专上学院“生命教育中心”上周举行一个调查结果发布会时,中心主任谢向荣形容学童自杀为“做傻事”等,引来多方批评,包括由社工系学生组成的关注学童自杀学生联席。谢之后承认言论不当,向受影响群众致歉。联席成员杨铠彤希望,社会人士评论自杀现象时小心用字。

谢向荣早前的言论,亦表示要令学生“谂多少少社会责任、家长慨期望、你走咗之后屋企人会点、其他人会点”,引起热议。本身是社工系学生的杨铠彤,今(28日)早在电台节目表示,谢的说法完全错误。她引述有许多调查显示,学生压力来源首3位,长期包括家庭因素,证明他们的压力大多来自父母期望过高。该说法轻言学生面对的压力,反而加重他们的压力,令他们更感到不被理解。

杨铠彤又认为,谢向荣的讲法恐怕令学童更责怪自己。她认为,应鼓励有关学童“谂多啲自己先”(多为自己着想),先要满足自身的需求及寻找价值。

“做傻事”污名化

杨铠彤亦认为,自杀不代表“做傻事”,因为当事人面对很大的痛苦,不可简单归纳为“做愚笨行为”,指此形容污名化自杀现象。她又提到,自己不建议用“轻生”字眼,因为也有暗示“轻视生命”的意思。

被问到,是否接受谢向荣的道歉,杨铠彤说不着重自己接受与否,认为谢向荣应向学生、市民大众交代、道歉,期望往后大家评论自杀现象时,在用字上谨慎,制造陪伴及聆听学生的舒适、安全的环境。

叶兆辉:学童自杀或为他人设想得太多

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在同一节目中透露,在以往的研究中,约三成学童自杀有留下遗书,见过学童自杀的遗书内,往往提及对家人、所爱的人的歉意,“未必能达到你的愿望”,甚至有遗书列出自己放弃生命的正反因素,认为自己“想死”,是“正多过负”,于是自杀。所以,学童自杀可能是学童为他人设想得太多,他们有强烈的无望感,认为应反过来问作为老师、家长的成年人,有无地方做得不足。

他表示,业界的培训中,亦建议直接问学生有无想过结束自己生命,以及时适切支援,反而用其他隐晦字眼,“估下估下”反而不好。过往的数据亦表示,不想自杀的学生本身,不会因为他人提起“自杀”而去自杀;但是如果直接面对,与他同行,对方更愿意一起处理问题。

卓亦谦批谢观念为责备受害人

以学童自杀问题为题材的电影《年少日记》的导演卓亦谦,昨日分享引述谢向荣言论的相关文章时,批评谢向荣提倡的观念为“Victim Blaming”(责备受害人),认为他的说法,等于是说“你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你自私和蠢”,这种言论只会增加他人自责感,“我认为他本人的存在,正是学童自杀现象的成因之一。”@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公立医院大幅加价 港调查:逾八成长者有疑虑或担心
港去年67宗惩教使用“必要武力” 13宗投诉涉“非必要武力”
曼联对港队5月30晚大球场上演 门票明起公开发售
港国安处带走许颖婷父母调查(更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