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0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香港报导)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试行“片区开发”模式,以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在今日(27日)播出的电视节目上透露,今年底将向业界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市场意见决定先推行粉岭北或洪水桥,明年最少有一个项目开始招标。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到,将会拣选具规模及商业价值和将会提供公共设施的地块成为“片区”,由项目发展商综合开发,使片区提速落成,设计更为协调;并物色了3个分别占地10至20公顷的片区作为试点。
甯汉豪表示,目前规划为片区的土地皆已完成法定程序,属于政府拥有的土地,其中粉岭北和洪水桥项目已开始收地,预计明年最少有一个项目可以启动招标,并计划今年年底向业界进行市场意向调查,根据市场意见决定先推行粉岭北或洪水桥片区。
关于片区开发的时间限制,甯汉豪解释,由于片区面积大,难以设立单一限期,发展商须依据地契中订明的“建筑规约期限”分阶段建设。若发展商未能按卖地合约中的时间规定完成开发项目,可根据罚款机制申请延期,政府将针对每次延期收取地价的一定比例作为罚款;即使项目“烂尾”,亦会受到相关条款的规管。
她强调,政府在推动公共工程项目时会谨慎部署。片区开发模式希望藉由公私合营,让政府能够花更少公帑去完成基建。就算市场反应欠佳,需要公帑发展片区,政府的财政储备足以应付,甚至可以透过基础建设债券计划去完成项目。
私人住宅项目潜在供应量或不达标
对于新一季的土地供应,甯汉豪形容《施政报告》中的房屋政策对市场起了提振作用,令市场更为活跃。她认为,发展商在购地时需仔细部署,政府会在推售新一季土地前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她又觉得当前市场反应良好,政府未来可能会更积极推售土地。
她承认,本财政年度私人住宅项目的潜在供应量不排除不达标,但除了政府推售土地外,发展商的土地亦可以透过地契修订供应市场;如果未来几个月较活跃,政府或能够达标,她以将平常心观察。
在被问及会否增加“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配额时,甯汉豪回应称,目前的配额尚未用完,政府会根据业界需求决定是否增加。当初设置的1.2万个配额是根据未来数年建造业需求预估,预计建造业议会明年初会更新此数据。她强调,各行业输入劳工的薪资按行业中位数订定,计划是为了提高本港生产力,而非雇用廉价劳工。
关于观塘安达臣道的首置盘项目被发现钢筋数量与图则不符的问题,甯汉豪表示,屋宇署已经要求承建商针对各座提交报告,目前仍缺乏最全面的数据,署方正密切跟进,在适当时会向公众说明情况。@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