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许久未见的朋友吃饭。我们定了半天包间,两家人到一起聊聊天。
生活忙乱,平时每家都有自己的一摊杂事。朋友刚买新房,这段时间一直忙装修,很难抽出半天时间聚会。我们也因为琐碎问题四处奔波,很少能空闲半天。这次推开所有杂事,克服各种困难聚在一起,真的很宝贵。
孩子们性格相投。他们先是耐心切磋棋艺,然后玩各种稀奇古怪的玩具,最后练习写字,研究每个笔划怎么写最漂亮。总之,这些平日里最普通不过的事情,现在突然变得有趣起来。几个小朋友十分享受相聚的时光,几个钟头好像一忽儿就过去了。
等包间预定时间到了,我们收拾东西准备走,小朋友不舍得分开。尤其朋友家的女儿年纪最小,说话嫩生生的,拉着哥哥姐姐的手不肯松开,想让大家继续到她家玩。我上前安慰小姑娘,说“我们下次再聚”。
“下次”是我们经常说出口的词。当下实现不了的事,我们便会说等“下次”。成年人都懂,往往也会回应“下次再说”。或许“下次”只是我们摆脱当下困顿的挡箭牌,其实我们并不知道下次到底能不能实现。
小姑娘很执著,盯着我的眼睛问“下次是什么时候”,我竟一时答不上来。按着目前两家的情况,想再像今天这样拿出大把时间聚会,真的很难确定要等多久。于是,我哄小姑娘说“也许很快”。朋友也应和着哄孩子,说今天都有事要忙,后面只要有空就约起来。
最后,小姑娘眼泪汪汪地答应了,提醒大人要快一点约“下次”。我们挥手告别,开车离开,但小姑娘的“下次”和她期待眼神却深深印在我心中。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一定早点安排,不让孩子的期盼落空。
太多时候,我们说的“下次”都是敷衍。孩子不同,会认真对待,甚至想要定下再次相聚的具体时间。这种真诚的期待,让一句原本云淡风轻的话增加了重量。同样一句话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这怎能不让人深思……@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