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0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宁海钟、骆亚报导)中共当局日前耗资百亿打造首家资源循环利用央企,被形容为“超级废品回收站”。当局同时还强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专家认为,设立这家巨型企业,原因之一可能是中共做最坏打算,准备在与世界全面断钩的非常局势下搞内循环的预布局。
中共设巨型资源循环利用央企 专家指难有成效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资环集团)10月18日在天津挂牌成立。这家企业是中国首家资源循环利用央企,注册资本100亿元(人民币,下同),总部设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将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覆盖多个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品类。
中国资环集团首任中共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为刘宇,朱建春是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刘宇曾任鲁能集团董事长、中国绿发投资集团董事长,朱建春此前是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延伸阅读:中共十万亿级央企招商局被整肃 凸显内斗激烈)
该企业股权结构显示,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各占20%,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0%。

所谓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将废弃物中的有用物质回收、加工和再利用,目前电子废品最受关注。

中共官媒称,中国资环集团将成为集仓储、加工、配送、以旧换新、标准制定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国正面临电动车、风电及光伏设备的大规模退役,废旧物资处理需求激增。另外,中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上月透露,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未来一段时间产生大量废旧物资,也需要通过回收循环利用处理。而据央视报导,未来中国资环集团每年的废钢铁利用量将达到2.6亿吨,有助缓解中国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依赖。
在台湾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所副研究员戴志言对大纪元表示,废品回收,特别是造电池的材料回收后再做提炼和再应用,是世界趋势。但中国大量的电动车电池的回收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第一个它并不像家用的电池这么小,第二个就是有些车子汰换之后它的电池能量很大,万一没有处理好,很容易出现一些污染或是爆炸。”
中共官媒引用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统计称,今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突破4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据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固废处理公司是美国废物管理公司,总市值超899亿美元,近十年市值一直呈上涨趋势。
戴志言说,这种项目中国和西方国家还有差距。实际上这种产业本身是环保角度,对国内经济不一定有助力,反而是阻力。
他举例,日本在北九州有专门在做废品回收站利用的厂家。比方讲灯管的回收,传统上都是把它压碎,然后把物质分离出来,玻璃重新熔掉变成新的灯管,但日本的技术就不是这样。从日本各地回收来的报废的荧光灯管,在这里被分解成玻璃、金属和荧光体。“有个技术把灯管两边的故障的电路,或是发光的部件取出来重新熔,然后再利用一个技术把新的发光发电的部件再熔回去。
“整个过程玻璃本身都没破,很厉害。这种东西规模经济不够大,所以事实上回收完的一支灯管,跟新灯管的售价是差不多的。”
戴志言认为在中国的经济状况下,要说服人们用同样的钱去买一根他们认为被用过、但是整修过的二手灯管不容易。而从经济角度,这种回收再利用,也没有办法取代既有的制造商的能量,反而可能变成所谓内循环经济上的一个阻力。

戴志言说,搞这种资源循环的超级企业,从别的国家的经验上来看,三五年也难有很明显的成效,有一大段路要走。“所以这些政策是否能够对应到(中国)现在很严峻的经济,挑战很大,可能没有他们想像中那么快和顺利。”
美国圣汤玛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认为,当局高调建立巨型资源循环利用央企,可能也有为转移当下面临经济困境焦点的意图,宣示去做另一个产业的开发。但是这个产业要做出成效要很久的时间,对中国经济来说远水救不了近火。
被称“超级废品回收站”
中共这家新央企已被网民形容为“超级废品回收站”。

戴志言表示,像美国或澳洲,在市面上卖的汽车用机油,生产上有一个强制的规定,至少要有2%的回收机油放在新机油里面。厂商就会根据指令去做一些研发、配方,确保产品润滑的程度,寿命跟100%不添加回收材料的产品一样好。但是从中共官方报导看,主要就是回收厂的概念,只是回收之后重新输出,作为支撑产业的材料。
“其实还需要去颁布法规,需要有技术的提升,还需要说服下游的中小企业和国外用户,去做调试和对应。不然很容易变成一个超级回收厂。另外这种项目本身还涉及环保的问题,容易产生社区的反弹。”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对大纪元表示,在欧美国家,如美国的废物管理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固废处理企业,具有完善的技术和市场运营经验。相较之下,中共在该领域的布局相对较晚,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行业规范和市场化运营方面仍存在短板。
叶耀元对大纪元表示,中共这次花了大钱进行投入资源再利用,这个饼画得很大,不一定有成效,比如电动车的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其实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国家有技术可以真正突破。中共这次集中力量大规模注入资金,有点像是下一个赌注。
为与世界全面断钩的非常局势预布局?
中共总理李强10月18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称要把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结合“一揽子增量政策”,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近期习近平接连到福建及安徽考察。在合肥滨湖科学城考察时,习重申高新科技是讨不来、要不来,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有分析认为,北京或已准备应对今年的美国大选后,美国对中共围堵会加大。
孙国祥说,习近平与李强的讲话,反映出当局对外部技术和资源封锁的担忧。因此,现在推进大规模资源回收利用,可能也是应对全球变局的长期准备。
戴志言说,从中国资环集团的股东构成看,宝武钢铁、中石化等这些企业过去是卖化工原料、金属原料的,看来不只是说从市场上回收再利用,也可能考虑万一地缘政治的竞争发展下去,需要做战略资源的储备,背后有一个应对国际形势突变动机。
“以后可能会面临战争或经济制裁得不到原料的问题,循环型社会的再利用,可能背后还有些动机,当作国防资源利用,建立这样的体系来因应未来可能会出现对外关系冲突升级的问题。”
叶耀元也说,中共担心贸易战变得更严重,如果局势有变,整个世界跟中国进行切割,中共某些资源就得不到,所以现在开始保存自己内需的产业链,针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再回收。“这样的考量点是有可能的,也是一个提前布局内循环的方式,至于未来是不是一定会发展到那一步,还不见得。”
责任编辑: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