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9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楼宇渗水或漏水困扰不少业主和居民。香港工程师学会昨日召开记者会,建议市民通过“望、闻、问、切”自行检测渗水情况,即观察渗水位置、水湿程度及颜色;是否发霉或闻到臭味;了解渗水出现的时间;以及透过简易测试方法,初步检查渗水。
香港工程师学会称,喉管漏水或滴水、天花或墙身渗水、石屎表面出现裂缝、油漆剥落等,是楼宇日久失修、明显出现破损的症状。成因包括喉管损毁、防水涂层破损、石屎老化等。
学会指,市民应多留意住所内外的喉管、天花、墙身等,以早一步发现并解决渗漏水问题,避免造成更严重的问题。专家建议市民可透过“望、闻、问、切”自行检测渗水情况,即观察渗水位置、水湿程度及颜色;是否发霉或闻到臭味;了解渗水出现的时间;以及透过简易测试方法,初步检查渗水。
在面对楼宇渗漏水时,学会建议市民先向大厦管理公司或业主立案法团求助,然后与有关住户商讨,要求协助检验以找出渗水原因,及进行维修工程。
业主其后应委聘建筑专业人士或顾问公司,例如屋宇署的认可人士、勘测渗水专业人士或测量公司等,调查渗水、确认渗水源头,并聘请专业人士修复。至于涉及供水系统的渗水问题,应由持牌水喉匠进行所需的维修工作。
当无法与有关住户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时,可寻求屋宇署及食物环境卫生署组成的渗水投诉调查联合办事处(渗水办)求助。
研究开培训课程
工程师学会会长李志康指出,近年渗水个案持续上升,建议政府设立“专案经理”制度、加强对顾问公司的监察,并推广及鼓励使用新技术测试方法。中长期而言,政府应增拨资源,采取更有效行动清理积压个案、检讨和改善业务流程,并设立主导部门,以研究立法以加强处理部门的效能。
工程师学会将研究与本地学院联合举办相关的渗水专案培训课程,并签发专业认证,稳定有关行业的专业人员的人手水平。另外,学会已经推出《公众安全系列指南:楼宇保养维修》,内容涵盖楼宇不同部分,供小业主及物业管理公司参考。◇
责任编辑: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