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8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霆综合报导)由于中国经济放缓,加上担心供应过剩,半导体厂商对投资抱持谨慎态度,全球十家顶级芯片制造商在2023财年的投资,预计同比下降16%,至1,220亿美元。
据《日经亚洲》报导(链接),这是2019财年以来的首次投资下降,也是过去10年来的最大降幅。
报导指出,各大制造商用于存储芯片的投资平均将下降44%,处理器投资将下降14%。
今年至少有六家公司减少投资,包括:英特尔(Intel)、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台湾台积电、韩国SK海力士,以及共同营运合资工厂的美国威腾电子(Western Digital)和日本铠侠(Kioxia)。
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过去几年美中在技术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促使各国斥资扩大产能,如今某些产品可能供过于求。
这十家全球芯片制造商,在2022财年的投资额达到创纪录的1,461亿美元。但英国研究公司Omdia的南川明(Akira Minamikawa)说:“人们担心某些产品会出现供过于求,比如10到14纳米芯片。”
其他四家列入统计的公司包括: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联电电子(UMC Electronics)、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和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
截至6月底,披露数据的九家公司库存同比增长了10%,达到889亿美元,比2020年半导体短缺扰乱全球供应链之前高出约70%。
由于担忧库存过剩,美光计划在截至2024年8月的一年内,将产能减少30%,资本投资减少40%。SK海力士将把今年的减产幅度再扩大5%至10%,并把今年的投资额减少一半以上。
中国经济低迷也是一大因素。近年来,中国一直是个人电脑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在7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国市场“总体上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强劲复苏”。
分析师预计,英特尔2023财年的投资将出现三年来首次下降。
目前,半导体价格持续低迷。受大流行病的影响,存储芯片一度需求旺盛,但自去年夏天以来一直供应过剩。
8月份,DRAM和NAND内存的价格均下跌了40%以上。
近年来,各国建厂热潮也导致了工程师缺乏,影响了新厂的投产时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计,到2030年,该行业的半导体工程师、技术人员和计算机科学家缺口将达到6.7万人。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的投产时间,已从2024年底推迟到2025年,工程师短缺是其原因之一。该公司预计,2023财年的资本投资将出现5年来的首次下降。
尽管存在这些因素,但市场认为,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半导体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预测,到2030年,半导体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比2021年的约6,000亿美元增长约70%。
电动车和人工智能(AI)对芯片的需求激增,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动力。根据Omdia的数据,汽车目前仅占全球半导体需求的10%。但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半导体的使用量将急剧增加。
预计到2025年,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30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50%。◇
责任编辑:叶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