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6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理尔、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香港政府本个月公布扩大输入外劳。继早前宣布输入额外3,000名护理员的“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后,政府昨(13日)公布通过“行业输入劳工计划”,引入建造业、公共小巴和客车业、航空业外劳,上限共2万人。换言之,两项绕过劳工顾问委员会(劳顾会)审批的计划,输入外劳上限为2.3万人。输入规模远大于过去每年透过“补充劳工计划”输入的约二千至三千多人。
根据“行业输入劳工计划”,建造业、公共小巴和客车业、航空业引入外劳,上限分别为1.2万、1,700及6,300人。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称,相关人手上限为“滚动式”,原有外劳完结工作后会容许新的外劳补充,并指此计划连同“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下月开始接受申请,没有提及何时截止,但非永久性。
社会政策及公共行政学者钟剑华认为,政府没有指定截止日期,即是“中门大开”,不知道什么时候完,“同永久慨分别好细㗎啦(与永久的分别很小的了)”。他指出同类输入外劳做法“当然有可能扩大到其他行业”。又批评政府不仅在输入外劳问题上,在各方面都是“为所欲为,”“公民社会的组织全都没了,没有一个具民意基础的议会,媒体都没了,它真以为自己做什么都可以”。
另开放非技术职位申请 没有交代行业短缺人数
政府此次扩大输入外劳,除了透过劳顾会机制以外的“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及“行业输入劳工计划”进行,亦将现有的“补充劳工计划”改为“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开放多26个原本不得输入劳工的非技术/低技术职位两年,包括售货员、银行柜台员、文员、侍应、电话接线生、送货员、发型师、初级厨师等,仍然要经劳顾会审批。
现行的“补充劳工计划”1996年起实施,申请输入外劳的雇主要进行4星期本地公开招聘,每宗经甄别的申请亦要咨询劳顾会。政府指“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会缩减申请处理时间,包括精简申请资料的核实程序,以电话或书面询问代替审批前巡查、缩短劳顾会审阅申请的时间,将处理时间由现时的约5个月减到3个月。
不同于“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及“行业输入劳工计划”,政府没有交代“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开放工种的短缺人数。
民主党劳工政策发言人冼卓岚反驳政府称会“严格把关”的说法,指公司职位要先开放给本地人申请,“但单凭常识都知道,雇主可以以不同理由推搪请不到本地工人,例如表示面试后没有合适的本地求职者”。他又质疑,当有数万个申请时,政府又是否有足够资源就每个申请个案作“严格把关”。
亲建制劳顾会委员批政府“生吞活剥”劳顾会
属于建制派的劳联,其劳顾会劳方委员之一的谭金莲向网媒“集志社”称,是在政府昨开记者会时,才知道政府的输入外劳计划,批评政府的做法是“生吞活剥”劳顾会。她指出近半年来,政府没有同劳顾会沟通的意愿,即使5月劳顾会代表在多番要求下终成功会见孙玉菡,但对方已经有全盘计划,政府亦不采纳他们全数要求,包括输入外劳前咨询劳顾会。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昨在记者会上,回应架空劳顾会三方协商的质疑时,称相关行业人手短缺“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不存在就每个申请问劳顾会人手有无短缺。他指政府计划会每半年就“行业输入劳工计划”向劳顾会汇报。
社会政策及公共行政学者钟剑华13日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有某些行业,例如安老,确实长期人手不足,以往的输入外劳机制“检视每个个案其实有点劳民伤财,也解决不到根本问题”。问题是源自以前政府不想令工会及相关行业工会,成为另一个政府要过关的对象,所以同劳顾会逐个个案商讨的做法就无变过,“毕竟劳顾会有一半以上是(他们)自己人(指亲建制派)”。
钟剑华指出,最理想做法,是同社会各界,包括劳工组织,甚至包括相关行业工会,商讨出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机制,“这样劳顾会自然就没有什么理由再设关卡,或者坚持一个不断重复,解决不到问题的方法”。但现在公民社会及其他独立工会“全部打散了”,“自己人是否懂得做,已经不是最重要,政府就索性(连)周年劳顾会都不用顾及”。
按行业分 输入规模超过以往11年总和
本报翻查政府数据,发现最近11年,即2012至2022年间,在整个“补充劳工计划”下获批输入的七大行业(“渔农业”、“制造业”、“建造业”、“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运输、仓库及通讯业”、“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劳工人数,每年为约二千至三千多人,远比本届政府“行业输入劳工计划”的上限2万人低。
2012至2021年“补充劳工计划”下申请和获批输入的劳工人数 | ||
年份 | 申请输入的劳工人数* | 获批输入的劳工人数* |
2012 | 5,922 | 1,942 |
2013 | 4,110 | 1,847 |
2014 | 6,613 | 2,722 |
2015 | 4,689 | 2,880 |
2016 | 5,556 | 3,802 |
2017 | 4,390 | 2,765 |
2018 | 5,095 | 3,225 |
2019 | 4,721 | 3,378 |
2020 | 4,204 | 3,123 |
2021 | 5,082 | 3,043 |
2022 | 9,118 | 5,829# |
总数 | 59,500 | 34,556 |
*年底接获的申请或于翌年获批,因此每年获批输入的劳工人数并不一定全面反映该年输入劳工申请的审批结果。
#“补充劳工计划”就护理业界在2022年3月至5月实行有时限的放宽措施,该年申请及获批输入劳工总数因而有所增加。
资料来源:财务委员会审核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开支预算管制人员的答复、财务委员会审核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开支预算管制人员的答复、审核二零二三至二四年度开支预算管制人员对立法会议员初步问题的答复、劳工及福利局2022年5月回复立法会议员质询
如果按行业划分,是次“行业输入劳工计划”引入建造业、公共小巴和客车业、航空业外劳,分别属于七大行业中的“建造业”及“运输、仓库及通讯业”。“行业输入劳工计划”打算输入的外劳上限,建造业为1.2万;公共小巴和客车业、航空业分别为1,700及6,300人(共8,000人),已经远超过去11年“补充劳工计划”下各自界别获批输入的外劳总和:
2012至2021年“补充劳工计划”下建造业获批输入的劳工人数* | ||
年份 | 建造业 | 运输、仓库及通讯业 |
2012 | 284 | 0 |
2013 | 566 | 2 |
2014 | 342 | 4 |
2015 | 938 | 17 |
2016 | 1,445 | 0 |
2017 | 77 | 18 |
2018 | 589 | 24 |
2019 | 172 | 9 |
2020 | 218 | 16 |
2021 | 6 | 9 |
2022 | 480 | 19 |
总数 | 5,117 | 118 |
*年底接获的申请或于翌年获批,因此每年获批输入的劳工人数并不一定全面反映该年输入劳工申请的审批结果。
资料来源:财务委员会审核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开支预算管制人员的答复、财务委员会审核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开支预算管制人员的答复、审核二零二三至二四年度开支预算管制人员对立法会议员初步问题的答复、劳工及福利局2022年5月回复立法会议员质询
输入外劳占行业短缺人手一半
政府昨日的记者会有7名官员出席,包括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运输及物流局常任秘书长陈美宝、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以及劳工处副处长(劳工事务行政)何锦标。
不同官员席间分别说明建造业、公共小巴和客车业、航空业的人力短缺情况,例如引述建造业议会数字,指今年欠缺1万至1.5万名“熟练/半熟练工人”(预计2027年增加至3.5万至4万人)、2,500至3,000名“技术员”(预计2027年增加至5,500至6,000人)和1,0001至1,500名“工地监督人员”(预计2027年增加至2,000至2,500人)。最后决定计划输入“技术工人”及“技术人员和工地监督人员”1.2万人。
另外政府调查初步发现,公共小巴和客车业分别短缺1,980及1,620人,占其总人手两成。至于公共小巴和客车业批准输入司机900及800人,则为司机空缺的一半。
此外政府指,航空业到2024年底的人手缺口为1.6万人,当中1.2万人为前线非管理级的机场员工,航空业输入外劳上限则为6,300人,为欠缺的前线非管理级机场员工总数的约一半。
钟剑华认为,是次大规模输入外劳,对于各种标准是否会有影响,要视乎各个行业如何管理外劳,“有一些可以想像是会问题大点,例如小巴司机或者其他司机,他们驾驶车辆,如何知道有几多人会将在大陆那种驾驶习惯带来香港?始终交通管理方式不同,大陆司机的驾驶习惯,大家也有眼睇”。
输入额外约3,000名护理员
另外政府早前称,为解决院舍业界护理员人手严重短缺的问题,会透过更具弹性方式输入护理员并精简程序,推出“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额外输入约3,000名护理员,连同现有约4,000名输入护理员,输入配额上限为7,000人。
“特别计划”会在6月19日推出,安老院、残疾人士院舍及护养院可于当天起,提交输入护理员配额的申请。院舍提交申请时,须证明已经通过社会福利署署长指定的途径招聘本地人手,但未能填补空缺。本地招聘的薪金必须不低于聘请输入护理员的薪金,而输入护理员的薪金,不得低于政府统计处编制的护理员每月工资中位数。@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