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5月30日讯】(英文大纪元记者Emel Akan报导/秋生编译)俄乌战争的教训迫使七国集团(G7)今年与北京正面交锋,而广岛峰会的统一声明则代表迈出了一大步。据一些专家称,这在两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七国集团在面对中共时能否像他们承诺的那样保持团结和强大,或者说,他们是否会继续将商业利益置于“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或其核心价值观(比如人权和民主)之上?
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第49届年度峰会于今年5月19日至21日在广岛举行。
虽然这些峰会很少成为头条新闻,但是今年的公报、对俄罗斯的更多制裁以及针对中共的单独声明表明,至少在信息传递方面,世界上最富有的民主国家的领导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
中共破坏国际规则和规范的有害策略是今年峰会的主要焦点,正如一份关于经济安全的新特别声明所阐明的那样。
七国集团领导人公开表示,他们将中共视为经济霸凌者,国际社会不会容忍北京的“经济胁迫”(economic coercion)。他们首次警告说将会有“后果”。
声明中写道,“我们将共同努力,确保(中共)将经济依赖武器化——通过强迫七国集团成员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小型经济体)遵守和顺应它——的企图归于失败并面临后果。”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the German Marshall Fund)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说,七国集团关于中共的声明“相当有力”。
虽然特别声明没有提到中国,但在峰会期间,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切都是针对中共。在峰会公报中,七国集团领导人明确表达了他们的立场,谴责北京在东海和南海的军事活动以及在西藏和新疆侵犯人权的行为。
根据大西洋理事会(the Atlantic Council)专家的一份报告,七国集团国家共同应对中共的方式,在两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反击中共的经济胁迫作为首要目标,峰会领导人宣布启动一个新的“经济胁迫问题协调平台”(Coordination Platform on Economic Coercion)。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技术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ITIF)负责全球创新政策的副总裁斯蒂芬‧埃泽尔(Stephen Ezell)告诉《大纪元时报》,这个新平台特别值得注意,因为它“表明七国集团国家愿意进行协调,在面对中共的经济胁迫时共同为对方辩护”。
近年来,中共越来越多地利用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来影响世界各国政府。
例如,在澳大利亚于2020年4月呼吁对COVID-19的起源进行独立调查后,中共政权对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大约十几种澳大利亚商品实施制裁,而中国是这些商品的主要市场。

北京还对其它国家使用了胁迫手段。最明显的是韩国在2017年安装了美国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后,以及立陶宛在2022年做出努力强化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后,都遭遇了胁迫。
中国经济问题分析师、《何止一带一路:中共的全球经济扩张》(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一书的作者安东尼奥‧格雷斯弗(Antonio Graceffo)表示,虽然七国集团领导人今年似乎更加团结,但仍然表现出一些弱点,没有下定决心对北京实施制裁。
格雷斯弗也是《大纪元时报》的撰稿人,他说,“他们甚至承认中共在支持乌克兰战争,但未能对中共实施贸易禁令等有意义的制裁。”
他指出,“好消息是七国集团团结一致,乌克兰战争改变了世界力量的格局,使盟国更加紧密团结,并巩固了美国作为自由世界领导者的地位。”
“去风险”
峰会的另一个关键成果是领导人使用了“去风险”(de-risking)的说法,而不是与中国“脱钩”(de-coupling),这已经成了七国集团的一个新的官方术语。
领导人在公报中说,“我们不是在脱钩或向内转,同时,我们认识到,经济弹性需要去风险化,实行多元化;我们将采取措施,单独和集体地投资于我们自己的经济活力。我们将降低我们在关键供应链中的过度依赖。”
出席峰会的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赞成将“去风险化”作为一项战略。
格雷斯弗说,“脱钩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并指出七国集团领导人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
格雷斯弗解释说,“这种去风险化涉及多元化,新的投资不再像以前那样流入中国,脱钩将意味着将现有公司撤出中国,去风险涉及在印度或越南进行新的投资,而不是在中国,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作为该战略的一部分,领导人同意实施出口管制和对外投资措施,以保护敏感技术,并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
这种去风险战略符合“十月管控”,这是美国商务部(去年十月)颁布的一系列限制措施,阻止大制造商向中国运送高端芯片和投入,以保护关键技术。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去年10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了这些限制,指出政府正在实施所谓的“小院高篱”概念,其目的是限制敏感技术的对外投资,特别是那些可能给竞争对手带来优势的技术。
葛来仪告诉《大纪元时报》,“魔鬼在定义和细节中。”她说,“在我看来,脱钩从未提上日程,美国不会停止与中国的贸易。”
“问题仍然存在:‘小院’有多小,‘高篱’会有多高?”

埃泽尔表示同意,并补充说,七国集团领导人“必须说到做到”。
他解释说,“认识到七国集团国家不会与中国经济完全脱钩,这当然是明智的,全球供应链和市场的一体化性质使脱钩既不可行也不可取。”
“但是,‘去风险’以减少核心依赖性和脆弱性,特别是那些可能被中共作为武器进行经济胁迫的依赖性,这正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步骤。”
含糊不清的信息
一些人批评说,峰会公报发出了相互矛盾的信息,其中提到了与北京的建设性接触(constructive engagement),而一年前还没有这种说法。
领导人表示他们愿意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constructive and stable relations)。
他们还强调,“我们的政策方针不是为了伤害中国,我们也不寻求阻挠中国的经济进步和发展。”
中国问题专家、前白宫国家安全官员史蒂夫‧耶茨(Steve Yates)认为,这次峰会发出了很多含糊不清的信息。
他对英文新唐人电视台(NTD)的《聚焦中国》(China in Focus)节目说,“在我看来,这就像一本幼儿园基础教程,拿来与中共打交道。”
耶茨说,中共政权“以行动和权力”进行交易,不“尊重文字游戏”,并补充说,由于信息不一,今年的峰会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耶茨说,仍有法国和德国等七国集团国家追逐经济机会,同时依赖中国和俄罗斯,“威慑不过是说说罢了”。
“反华研讨会”
5月22日,中共外交部抨击了七国集团的公报,并召见了日本大使,对峰会主办方提出抗议。中共国家支持的《环球时报》发表社论,称七国集团峰会是一个“反华研讨会”。
这篇社论称,七国集团的公报表明,华盛顿“正在大力推动在西方世界编织一张反华网”。
作为报复,中共政府还宣布对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Micron)实施制裁,声称其芯片会带来重大安全风险。
中共的这一回应恰好是在美国总统拜登于5月21日峰会闭幕的新闻发布会上预测与中国的关系很快会“解冻”之后。
拜登将最近与中国关系的恶化归咎于一个“愚蠢的气球”(silly balloon),该气球带着中共间谍设备飞越美国领土,最后在大西洋上空被美国战斗机击落。

拜登告诉记者,“在彼此对话方面,一切都变了。我认为你很快就会看到这种情况开始解冻。”
一些人批评拜登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北京发出了混杂的信号,没有显示出实力,而另一些人则对他出人意料的有关台湾的表态表示赞赏。
“战略清晰”?
在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台湾问题时,总统抓起话筒,开始讲话,同时在讲台上漫步,散发着自信。
拜登强调,华盛顿一直致力于“一个中国”政策,那就是承认共党政权是中国政府,并且不会期望台湾自行宣布独立。
他说,“但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使台湾能够自卫,而且我们的大多数盟友都非常清楚,事实上,如果中国单方面采取行动,我们就会有回应。”
中共政权声称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近年来加强了对该岛的军事骚扰和威胁,令西方国家感到震惊。根据1979年《台湾关系法》,华盛顿有义务向这个自治的岛屿提供保护自己免受攻击的手段。
华盛顿的许多对华鹰派人士欢迎拜登的评论,因为它在台湾问题上提供了亟需的战略清晰度。但是,有些人质疑他的声明,怀疑他是否真的指的是军事反应,并且怀疑他说的是否当真。
拜登此前曾在多种场合表示,如果中共要对这个民主统治的岛屿发动武装入侵,美国军方将支持台湾,这背离了长期以来的“战略模糊”政策,即在发生攻击时美国会采取什么行动这个问题上有意含糊其词。每次,他的官员都否定了他的评论,称华盛顿的做法没有改变。
但专家认为,拜登在谈到盟友时刻意选择了自己的措辞,而大多数七国集团国家至少已经同意,如果中共入侵台湾,他们不会坐视不管。
拜登的声明表明,“在最低限度的共同点上达成了一致,但是没有就这些反应是什么达成一致”,葛来仪说。
由于台湾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七国集团政府承认,中共的军事接管将导致许多严重依赖台湾芯片的行业出现严重的供应中断。
台湾问题专家、美台湾商会主席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认为,拜登的讲话很重要,因为再次阐明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他告诉《大纪元时报》:“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这样做了,这太有意思了。”他继续为这个问题带来战略清晰度,而在他之前,即使是鹰派总统也不愿意如此明确地说明美国的意图。”
韩儒伯认为美国应该放弃其“战略模糊”的立场,向中共发出明确的信息,“我认为美国政策理应如此”。
在今年的七国集团公报中,领导人重申了“台湾海峡两岸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并敦促和平解决两岸问题。他们还对东海和南海的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并强调他们强烈反对“任何以武力或胁迫方式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

四方集团(Quad)——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的领导人在峰会期间举行会议,也向北京发出了类似的信息。
该集团表示,“我们强烈反对破坏稳定或试图通过武力或胁迫方式单方面改变现状。”
韩儒伯说,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的盟友已经逐渐开始采用华盛顿多年来使用的相同语言。
他继续说,“上帝保佑,如果中共开始攻击台湾,我相信日本会与美国并肩作战,而且很可能还包括澳大利亚人和英国人。”
他说,“就目前而言,这个联盟正在扩大。”
原文:ANALYSIS: G-7 Leaders Take Strong Stance on China, but Can They Maintain Their Resolv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责任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