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警告六大“僵尸化”风险 遭中共封杀

人气 9176

【大纪元2023年01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松综合报导)中国经济学家魏加宁上月底在中国金融安全论坛上发表讲话,指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主因,并警告经济面临六大“僵尸化”风险,随后遭遇中共全网封杀。

威胁经济安全主因:经济增长长期放缓

2022年12月24日,中国经济学家魏加宁应邀出席中国金融安全论坛,发表敢言讲话,遭中共全网封杀。他表示,经济增长长期放缓,已成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原因。

特别2022年4月,中国的投资、消费、出口全面下跌,金融数据“断崖式下跌”,尤其是金融数据惨不忍睹,人民币贷款与外币贷款,都出现了“少增”、“多减”等罕见现象。失业问题更是十分突出。

魏加宁说,即使中共国务院5月底紧急召开10万人大会,出台6个方面、33项措施、12万亿的“稳大盘”计划,但“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连个像样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中国经济面临六大“僵尸化”风险

魏加宁在论坛上直言,随着经济下行,中国经济出现了六大“僵尸化”风险。

一、市场的僵尸化。

魏加宁说,现在担心的不是“去全球化”,而是“去中俄化的全球化”,人家继续推进全球化,但是“不带我们玩儿了”。而国内市场方面,疫情防控政策多变,计划经济死灰复燃,市场被团购取代。经济增速下行,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国内市场出现萎缩,消费收缩。

二、企业的僵尸化。国企通过项目转包、资金转贷、垄断涨价获取利润;而民营企业爆雷、破产、跑路,躺平了一批。最近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企业“惜借”现象。

三、银行的僵尸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出现了“惜贷”现象,甚至是“抽贷”、“假贷”现象;而一些中小银行出现爆雷现象,放贷能力下降。

四、央行的僵尸化。企业“惜借”,银行“惜贷”,导致货币政策失灵。超发货币进不了实体经济,还会推高物价,最终可能导致“滞胀”。

五、财政的僵尸化。今年以来,东南沿海省份,尤其是长三角一带省市的财政收支也出现巨额赤字,因此,财政政策很难发挥作用。

六、政府的僵尸化。魏加宁说,由于目前决策重心偏高,必然导致下面政策左右摇摆,从一个极端摆到另外一个极端。

他以清零政策放开为例,指出三大问题——时机不对、姿势不对、方式不对。

时机不对:冬季是流感等传染病易发季节。姿势不对:突然掉头,猝不及防,落荒而逃。没有计划,没有步骤,没有预案。方式不对:没有做好准备,包括医院病床、药品疫苗以及医护人员,整整三年了,都没有做好任何准备。

中国问题专家、“公民力量”副主席韩连潮在推文上说,“魏加宁12月24日在第五届中国金融安全论坛上的发言,题为中国经济面临‘僵尸化’风险;国内朋友反映他讲了实话,但传说该讲话遭到三个常委批评,魏本人被处分。”

有网友发推文说,“僵尸化,切中要害”。

有网友说,“魏加宁的文章不错,可惜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许是在墙内,不敢见树木吧!整片森林都成沼泽了,甚至整个大陆都沉陷了,哪还有树木存活的空间?”

也有网友发推文说,“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还得彻底。其它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要共匪自杀也是不可能的,看得到的结果是,一场全国暴动后也还是会走上这条路。”

清醒的语言无法传到人民耳中

对此,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国诚在自由亚洲电台节目中说,“魏加宁敢于对权力说真话,其勇气跟疫情爆发时李文亮医师的精神一致,今天在中国已成寒蝉化社会,只有讲假话,我才敢于理直气壮,讲真话内心恐惧不安。”

他还说,中国社会一颗脑袋决定14亿脑袋,“魏加宁是少数保持清醒的人,这种清醒的语言无法传到人民耳中。”

白纸运动后 民众及中共党内精英学者胆量增大

非政府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在自由亚洲电台节目中分析说,“这次(魏加宁)能发出(讲话)的前提是白纸运动,对中国生态带来本质变化。中国老百姓政治不满表达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不是(单独)一个人,这让国际分析人士很惊讶。”

他还说,“白纸运动后,习近平三个字概念已经不一样,表达空间增大,民众包括魏加宁这样的党内精英学者胆量增大,因为恐惧降低,你会发现最近言论比以往更活跃。现在的问题是在这种政治言论下,习近平可以忍耐多久?”

杨建利也认为,身在大陆的魏加宁曾是中共官员,说话还有几分保留。比如,政府的严重问题是“决策重心太高”,这是非常微妙的说法。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名家专栏】全球经济与中共脱钩正加速
【菁英论坛】2023经济难复苏 中共陷垮台危机
王赫:2022美国对中共经济竞争的两大进展
遏制中共经济胁迫 日本寻求G7国家联合行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