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娥眉惹风流 薛涛枇杷门巷后的人生

作者:允嘉徽
明仇英绘《列女传图——薛涛戏笺》(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567
【字号】    
   标签: tags: , ,

成都的丽景、清朝建造的传统园亭建筑“望江楼”,是为了纪念唐代一代娥眉,染色的信笺也是源于这位“女校书”,“枇杷门巷”的成语也是源自于她。这个风韵脱俗的才女是谁呢?

展开中华诗歌的长卷中,诗人尽用寒霜、风露、冰寒、迎雪映衬枇杷花,绽放它“悦寒”的芳姿。枇杷木高丈余,肥枝长叶,而且四季不凋。古人也把枇杷叶叫“无忧扇”真有道理,若非无忧,怎能常绿?怎能挺过寒露、冰霜、风雪的考验,让人莫愁!

说枇杷追忆名人,很多人都会想到唐代奇女子薛涛(字洪度,公元768-831年)。这个女子的人生怎样在风涛中度过寒露、冰霜、风雪的考验,走向无波无涛的人生呢?

唐代诗人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一诗,速写了薛涛的一生:“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赞美这位一代娥眉。

薛涛是唐代光华耀眼的女诗人,长安人,父亲薛郧在蜀为官,随父入蜀在成都长大。清朝建造的传统园亭建筑“望江楼”就盖在薛涛旧居之地。望江楼朱柱碧瓦、宝顶鎏金,是为了纪念唐代一代才女薛涛所建造的传统园林建筑群之一丽。一个官家出身的女儿,才学美艺兼具的女子怎成了唐代歌妓呢?她度过了怎样的一生?

唐代才女薛涛石像。(Shutterstock)

失父

薛涛从八、九岁就懂声律,聪明灵慧,为诗作对才华敏捷。《诗女史纂卷之八》记载了薛涛小时候的捷对。有一天她的父亲薛郧坐在大厅前阶下大庭中赞咏梧桐:“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庭除:大厅前庭院)。他吟出上半联诗后让薛涛接下联。薛涛应声就对出:“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郧听后,容色骤变,此后怀忧好长一段时日。

梧桐挺立不曲的玉姿,素来是圣君和道德高贵的象征。薛涛云梧桐风姿乱舞“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暗示了“送往迎来”的宿命。她的父亲薛郧愀然忧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不久薛郧骤逝,他的离世触动了女儿薛涛“叶送往来风”的命运按钮。

入了“乐籍”

父丧后,年纪小小的薛涛又遭母丧,孑然一身的她,因有音律的素养就进了歌妓这一行。当时大将军韦皋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威甲一方。韦皋镇守蜀地听闻薛涛诗才,下令找她来侍酒赋诗。薛涛善于诗乐、巧于辞令,因此入了“乐籍”,十六岁时成了乐部所辖的官妓,因为灵慧而出入幕府侍酒赋诗,经历十一任节度使。当时的官妓才女献艺不献身。韦皋曾经奏请朝廷授予薛涛秘书省校书郎的名衔,虽未获准,“女校书”自此成了薛涛的昵称。

薛涛通晓文学,诗作思致俊逸,喻而不露,托意深远。而本人举止娴雅,有林下风致,风韵脱俗,吸引许多诗人名流、达官贵人,慕名来到大江上的万里桥边,争相和她交往唱和。薛涛交游广阔,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二十余诗人皆有唱和。众多名人、诗人的求见让薛涛名声更是远播。薛涛居处植了枇杷树,名妓居所“枇杷门巷”遂留下声名。

一天酒宴座中有黎州刺史,用《千字文》为题让众人行酒令助兴,酒令中要带有“禽鱼鸟兽”的字。刺史先云:“有虞陶唐。”当时坐中客人听了都忍笑不罚酒。轮到了薛涛,她说:“佐时阿衡(*伊尹)。”座中人说这句无禽鱼鸟兽不合格,请罚酒一杯。薛涛笑道:“‘衡’字尚有小鱼子;使君(刺史)‘有虞陶唐’,都无一鱼。”宾客大笑,刺史这才自觉了。

望江楼今景。(Shutterstock)

春望  佳期渺渺

人们忘不了枇杷门巷中薛涛的才情和闲致,《历朝名媛诗词》说薛涛的才情女中少有。她的诗飘逸疏荡又赋有闲婉的情致,风月相思娓娓动人,浓浓情愁流转诗间。她的名作,如《春望》和《送友人》都好像一面镜子映现她情涛汹涌的人生波纹,飘逸雅致中难掩离情幽叹: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春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路*长。
——《送友人》(关路*一作关塞

知名的“薛涛笺”以薛涛为名,又叫“浣花笺”、“松花笺”,猩猩红映现松花纹,沾染了薛涛的花颜、才情和闲雅逸致。蜀地的纸自古传名,薛涛所住的浣花溪边上就有汲引浣溪水来制笺的纸铺。

薛涛非常喜爱猩猩红松花纹的彩笺,用它来写小诗收藏心情——“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对她的诗来说,一般的纸幅过大,所以她就请匠人裁成小长方形,蜀中才子也随之利用这种便利的小笺,“薛涛笺”之名不径而走。明代文震亨《长物志》记载薛涛纸染出了十种颜色,名称“十色小笺”。

薛涛用“薛涛笺”来写诗与人交游唱和,惹得一时风流。当时的名流追乞彩笺者众多,一纸万金犹不惜,《韦庄乞彩笺歌》就写道:“浣花溪上如花客,绿暗红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薛涛昨夜梦中来,殷勤劝向君边觅。”世人如今还可以从《全唐诗》中看到一些当时薛涛写的交游唱和诗(《卷八百零三》)。红粉蕴香的“薛涛笺”后来成了信笺前身,留名到今天。

薛涛半生情海阔澜连波起,却是遇不到永结同心的良人。她的《春望》吐露了幽怨心情:“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枇杷负雪绽芳华

流连情海的人们咏叹薛涛的烟花人生,处处缤纷烂漫,然而,挥别繁华,她写下的四首《春望》诗却是失落的终曲。恋情伤心,良缘失落。晚年的她穿戴起女冠服,搬到成都浣花溪畔枇杷丛里闭门幽居。她褪尽漫烂素还真的后半生,就好像枇杷树负雪绽放芳华,转入另一种心境。从此,枇杷花迎寒,在朴素中散芳馥,幽藏薛涛的心灵篇章。

-附录-

一、录:韦庄《乞彩笺歌》,见《文房四谱卷四》录:
浣花溪上如花客,绿暗红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
手把金刀裁彩云,有时剪破秋天碧,不使红霓段段飞,一时驱上丹霞壁。
蜀客才多染不供,卓文醉后开无力,孔雀衔来向日飞,翩翩压折黄金翼。
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砻山岳罗星斗,开卷长疑雷电惊,挥毫只怕龙蛇走。
班班布在时人口,满轴松花都未有,人间无处买烟霞,须知得自神仙手。
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薛涛昨夜梦中来,殷勤劝向君边觅。

二、录薛涛诗二首
(一作闻蝉):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鸳鸯草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

责任编辑:王愉悦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在水边隐居的高人,经常亲近自然,日常活动都能保持心态纯净。徐明义画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义 提供)
    谁是古今“茶神”“茶圣”呢?爱好茶道之人都会想起陆羽(字鸿渐、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陆羽的足迹踏遍中国种茶名山和名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成了《茶经》传世,开导后人茶文化的风尚流传至今,并使得中华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经典。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何能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功业呢?陆羽是怎样和茶结缘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经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一起来探索陆羽的生命之《歌》!
  • 清代女学兴盛,才媛辈出,官眷闺秀的交游聚会,往往充满了儒雅和诗意。出身湖阳世家的恽珠,才思敏捷,少女时期的诗作《锦鸡诗》,独具娴静高华的气质,而且流露出化凡禽为神鸟的超凡脱俗的志向。
  • 世人皆知梅花是早春花木,她为梅花作诗,偏要说:“一枝留待晚春开。”沦落风尘的她,却因为这句诗,在及笄不久的美好年华遇见人生伴侣。从此,二人诗画相酬,山水作伴,成就一段才女配名士的佳话。
  • 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他一生画了三百多幅壁画,并有近一百幅卷轴画被皇宫收藏。民间画工称他为“画祖”,史称“画圣吴道子”。
  • 清代诗坛有一位才女,长于书香之家,嫁入诗礼之族。她身边的亲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这个文学家族中,一颗光华熠熠的明珠。
  • 山东才女王照圆,不仅是郝懿行治学生涯上的贤内助,自己也留下了补注古文的专业著作。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 清代这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女孩──沈善宝,不仅能诗擅画,甚至能用书画换取钱财,承担养家的重任。她不仅是神童,更是才华与担当兼备的传奇女生。
  • 明清时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闪耀。其中有一位传奇闺秀席氏女,因擅长画兰而以“佩兰”为号。她不仅能教丈夫写诗,双双结为人间诗侣;而且惊世骇俗,成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兰,本名蕊珠,字韵芬,又号道华。她生于常熟望族,祖上世代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诗人吴伟业的外孙,有诗集四卷;两位姑姑皆是闺秀诗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两卷《绿窗小咏》,是家族引以为傲的才女。席佩兰八九岁时,便熟读《诗经》,以姑姑们为榜样,钻研诗艺,积淀了文思敏捷、辞令娴雅的才华。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