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2年05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松报导)中共国家卫健委今天(6日)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此前习近平开常委会高调推清零政策。外界普遍质疑,中共极端清零政策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中共政治局常委昨天开会部署疫情防疫工作,习近平强调,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习近平一声令下 各地闻风而动紧跟
习近平高调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后,地方政府闻风而动。一线城市北京与上海当地官员的反应,或许可以作为各地紧跟“清零”节奏的观察窗口。
5月6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本市疫情仍持续在高位运行,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各项防疫措施执行都要严之又严。
北京官方通报,5月5日15时至6日15时,新增66例本土感染者,其中朝阳区31例、房山区20例。随即,朝阳区副区长宣布,全区将于5月7日、8日、9日继续开展新一轮区域核酸检测。房山区则发通告,全区实行居家办公。
房山区网友“玫花儿小的嗳”说,“老实的居家办公吧,而且今天下午距离我家3公里外,有两个村执行“只进不出”管理了,有的公交车停运甩站了。”

同天上午,上海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称,上海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落实“四应四尽”要求,全力以赴推进清零攻坚。
上海官方5月6日通报,5日零时至24时新增本土感染者4,651例,其中确诊病例261例,无症状感染者4,390例,而且有34例出现在封控闭环之外。这让上海的社会面清零可望而不可及,因为只有连续三天清零,上海才会逐步解封。
美国之音报导,虽然有些疫情稍轻的小区开始有条件地放住户出门采购,但是要凭出入证,限时限点限人数出门,并且不允许开车。无奈之下,扁担、拉杆箱、三轮车、野餐车,甚至婴儿车,都成了上海人出门购物的工具。
从官方通报的染疫数字来看,此波疫情是202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波疫情。但由于中共历来隐瞒疫情真相,外界普遍质疑实际情况或比通报的严重得多。
此外,从5月5日起,北京已开始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民众如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测,“北京健康宝”将会弹窗,进出京人员也无法登机、乘车。上海自5月1日起,也启动了常态化核酸检测,相关措施直到6月30日。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不计代价坚持“动态清零”,而严厉的封控措施对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造成严重冲击,引起很大的民愤。尽管中共当局删帖封号,网上依然流出不少民众与管控人员发生暴力冲突的视频。
外界质疑:政治防疫将迎来灾难性结局
习近平5月5日的高调坚持清零前后,外界广泛关注清零政策正在并将持续带来灾难性后果。
The brutalit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on display for all the world to see. We should pray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we must ensure that the CCP is never able to impose its wicked system on any freedom-loving people. https://t.co/FROQfT3Tyq
— Mike Pompeo (@mikepompeo) May 4, 2022
蓬佩奥表示,4月初的报告估计,多达4亿中国公民处于某种形式的封锁之下。他列举了中共封城在上海造成的种种防疫乱象和次生灾难后,并指出,中共用暴力掩盖巨大而危险的无能,中共对本国公民所采取的专制行动应该引起全世界的警觉。
2600万人口的上海,自4月1日开始全面封城,迄今一个多月,仍有许多地方封闭,造成严重次生灾难,几乎每天都传来物资紧缺,价格高涨,缺吃被饿死、求医不成被耽误而病死,或因精神崩溃跳楼自杀等悲惨消息。然而官方视而不见,仍层层下令封闭,坚持“清零”。
据4月份一份网民整理的“上海疫情逝者名单”中,因次生灾害而死亡的人已达192位。封城一个月内,发生了多起居民堕楼事件。例如4月中旬,上海小提琴家陈顺平因腹痛而得不到救治,坠楼身亡;也有的孩子因父母忙于抢购蔬菜,从阳台坠下身亡。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的首席医学顾问安东尼‧福西博士(Anthony Fauci)表示,一味封锁并等待病毒消失是不可行的。他认为,上海现在的清零防疫工作是“一场灾难”,而且北京可能很快将步上后尘。
福西说,“如果要关闭一个国家并进行封锁,首先必须意识到,封锁只是一项临时措施”,“目的是赢得足够的时间,为绝大多数人口正确地接种良好的疫苗,特别是弱势群体,如老年人。”但他否定了中国疫苗的效力,“他们使用的疫苗,坦率地说,不如世界上其它地方使用的疫苗有效。”
针对习近平最新表态,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白洛宾(Robin Brant)评论说,“在中国,‘坚持就是胜利’,习近平的‘最后一战’。”
加拿大《环球邮报》国际事务专栏作家道格‧桑德斯(Doug Saunders)嘲讽到,“没有计划结束上海的灾难性和无意义的政策,只宣布会继续这一政策,并禁止批评。还记得人们曾说独裁者能更好地管理疫情吗?”
时政评论人士唐靖远近日告诉自由亚洲电台,“清零封城模式已被中共当局自己高度政治化。官方媒体自己就在说,这是代表着中国与西方的制度之争、治理能力之争等等,这就是政治化嘛……让意识形态凌驾于科学之上。”
唐靖远表示,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把清零防疫日益演变成一场运动,而且越来越有长期化的趋势,很多二三线城市核酸检测常态化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位于美国的“公民力量”创始人杨建利博士告诉美国之音,习近平已经把清零和自己的成功联系在一起写入教科书,所以不敢放弃。“不敢放弃,一方面是政治的,就是很多人讲,为了二十大。”
清零政策冲击经济 吓坏市场 股市下跌外企撤离
中共的“政治清零”不仅带来大量次生灾害,也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其中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尤其停产后要再复产,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北京联讯动力咨询总经理林雪萍近日在大陆财经界社交平台“正和岛”发文说,“停掉一条产业链,只需一个指令;重启这条产业链,往往需要数月。”
清零政策让中国经济大幅下滑。5月5日,财新传媒和研究公司Marki公布,财新中国4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进一步下滑至36.2,为连续第二个月萎缩,也是继上月之后再度刷新历史次低,仅次于2020年2月疫情首次爆发时。企业普遍反映防疫措施升级,封控管理和出行受限,严重影响到服务业的客户需求。
除了经济大幅下滑外,清零政策也让中国市场正在失去吸引力。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由于习近平对“清零政策”的高调支持,让市场受到惊吓,亚洲股市遭到抛售。香港恒生指数(HSI)重挫3.8%,领跌亚洲市场,创下一个多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金融时报》引述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Lu Ting的话说,与之前的会议不同,中共政治局“没有提到”协调“清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没提到如何尽量减少对经济造成的损害。
近日多家国际大公司警告,中共对疫情的“清零”政策,拖累了他们的整体业绩。中国欧洲商会5月5日表示,驻华的欧洲企业纷纷下调2022年的收入预测。中共当局严厉的清零政策导致供应链断裂、业务放缓、劳动力萎缩等后果,“中国市场对许多受访者来说已经失去了很大的吸引力”。
4月下旬,商会采访了372家企业,其中有23%的企业正考虑将对华投资转移到其它国家。这个数据比年初多出一倍,并达到10年来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