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梅花》为何总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

作者:蔡雅
图为绽放的梅花。(全景林/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621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2年05月15日讯】在中国文化中,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象征和意义,而梅花自古就为文人墨客争相吟诵并留下数不清的千古绝唱,在中国长大的人们几乎都熟悉这些激励人心的梅花诗句:

从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再到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再到不知名的作者在《警世贤文》留下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然而梅花所代表的含义,在这个信息多到令人目不暇接的现代社会,似乎正在被遗忘。神韵作品网站发布的一首经典歌曲《梅花》,运用美声唱法,以气势宏伟的交响乐伴奏,再现梅花的坚韧内涵,为人们带来新的启发 。

点击聆听预告片:2017 神韵交响乐《梅花》

一首大陆禁歌

几乎人人都听过很多邓丽君的歌曲,但有一首特殊的歌曲,可能就不是所有大陆人都听过的了。这就是台湾知名音乐人、导演刘家昌作词作曲、邓丽君以通俗唱法唱的一首经典名曲《梅花》。这首在台湾七八十年代被广泛传唱的民族歌曲,歌词非常特别,以致于在大陆一直被列为禁歌:

梅花梅花满天下

愈冷它愈开花梅花

坚忍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国花

这首歌旋律优美,再加上邓丽君的柔美嗓音,将激励人心的歌词内涵打入心田,令人不禁联想关于中华民国的那些历史事件:

1911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走入历史,1912年孙中山就任大总统,掀开中华民族现代历史的新篇章,紧随着是内忧外患的北伐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国共内战⋯⋯

这段历史中,梅花曾经象征黄埔军校官兵的英勇,二战中他们在前线抗击日军,战死沙场,为民族立下不朽战功。

梅花也象征着中华民国成立后,在连绵不断的硝烟战火中顽强生存、不断锤炼的中华黎民百姓。

梅花精神,似乎就如巍巍大中华,随着长江、黄河之水而流淌的中华文明,虽然最后流落台湾,但却延绵不绝、发扬光大。

历史逝去 今朝梅花再开

历史如滚滚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今朝的梅花在哪里?

2017年神韵歌唱家在交响乐团恢宏的伴奏下,以坚强有力的美声唱法,在国际舞台上再度唱出“梅花梅花满天下,愈冷它愈开花;梅花坚忍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点击这里聆听

歌声绕梁不绝,激励人心,精湛的演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有台湾观众现场聆听后,深有感触地说:“在听《梅花》的时候,前奏下去,就热泪盈眶!”

因坚守信仰曾在大陆被关押的海外媒体人曾女士,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现场聆听这首歌,表示听惯了邓丽君温婉细腻的通俗风唱法,神韵女高声耿皓蓝的《梅花》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让她屡屡感动落泪。

她撰文说,她脑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幅恢宏的历史长卷、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仁人志士的英勇气节,也是过去十八年来,以血肉之躯承受惊天罪恶,在山摇地动、泥石俱下般已不可逆转的人类下坠洪流中,法轮大法弟子的坚定信念,是李洪志先生的诗句“浊世清莲亿万梅 寒风姿更翠 连天雪雨神佛泪 盼梅归”,是金刚不破、绝不向邪恶妥协的坚强意志,更是宇宙众生可以舍弃生命的大忍慈悲的至高境界……

梅花之于中国人,曾经是一首吟诵的诗、一只传唱的歌,甚至是一个古老的预言。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梅花诗》,预言了宋代以后中国大的历史事件的演变,从宋到清,再到当今社会的信仰及其因果。

但在今天,这个瘟疫爆发、战争再起、道德下滑、犯罪频现、人类似乎时刻还要面临未知危机的当下,梅花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正如神韵国际舞台上,梅花是不可缺少的角色。2021至2022年演出季的一曲中国古典舞《秀春梅》,那变幻多姿的舞蹈造型,呈现艳丽的梅花盛开的场景,同样感动了无数观众。

神韵网站介绍,被人们称作“岁寒三友”的梅花和松、竹一起,体现了坚忍、真诚和谦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梅花还象征着希望和承诺,因为梅花开放,春天便指日可待。

完整影片:https://ept.ms/2017Plum-Blossom

欢迎了解更多: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enyunworks/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henYunZuoPin
推特:https://twitter.com/sycreations_ch

责任编辑:高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修炼之路漫漫而将尽,修者之心淡淡无波澜;此其时也,割舍凡心;此其时也,荡尽妄念!
  • 修炼,便是要在戏中,锣声未响,就已知道、就已相信这道具的归处,而且深信眼前的一切 只在倏忽之间。倘如此,便是要觉悟了吧。
  • 法兰西斯·法塞勒斯·丘奇 (Francis Pharcellus Church) 1992 年版《是的,维吉尼亚,有圣诞老人》封面的细节。(Penguin Random House提供)
    《是的,维吉尼亚,有一个圣诞老人》一百多年来,这篇文章成为美国新闻界转载次数最多的社论,无数家庭和社区不断地阅读、重温,把这视为年度传统庆祝的一部分。
  • 日记不仅是用来记录日程,更重要的功用是:沉淀心境、反省过失,借此来认识自己的内心。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检视自己的言行、坦白自己的错误,策励自己将来做得更好。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初步的“修心”锻炼。
  • 夏令时结束时,时钟将调回一小时。图为示意图。(Shutterstock)
    将那些想要“利己”的想法先暂放一旁,认清自己现阶段有多少容量(包含身体与心理的容量),依照自己的状态去安排工作,避免失了轻重,办事也能更快、更专心。
  • 耐心与努力会带来回报,这是千真万确的。约伯努力磨练心性,一味地承受痛苦,他接受所有的试炼,努力做义人。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福份也不同,所以应该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减少因外在世界而产生的忌妒或自卑。好好规划人生,认知自己现在处在哪个阶段,持续进步,这就是一种正向成长的心态吧!
  • 我们执著追求的“目标”,会不会如同年轻人追逐水中的金币一样?看似美好,其实是虚幻的!或许不是虚幻的,却是不实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