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顶碗舞》品蒙古奶茶 体验千年不变的热情

作者:蔡雅
夏季一望无垠的蒙古草原。(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252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在那长城以北的塞外之地,深蓝的天空下,广阔的草原上,近处风吹草低,远处雄鹰飞翔。突然,一声马儿奔驰而来的长啸打破大草原的宁静,蒙古骑手现身地平线。

渐行渐近的蒙古草原上,一个个白色蒙古包帐篷映入眼帘。只见一位身着皮草的年轻女子款款走出帐篷,她头顶一碗热腾腾的奶茶,递给远道而来的宾客,奶茶随即被一饮而尽。这就是蒙古人传统的热情待客的方式。

这是神韵作品发布的一首经典交响乐《顶碗舞》描绘的优美画面,相信如果你去大草原,途经蒙古包前,也一定会停下脚步,加入一场宾至如归的欢歌宴舞。

点击观看预告片:2017神韵交响乐《顶碗舞》

一碗蒙古奶茶的热情

我们印象中那一望无垠的广阔草原,水草丰美、牛羊遍地,总是美得令人窒息,但实际上,草原上也充满危机和挑战。在雨水稀少的季节,河流干涸,树木凋零,青草枯萎,野生动物失去庇护之所。夏季之干燥,时时有野火威胁;冬夜之寒冷,人们要忍受零下几十度的漫漫长夜。

在这循环往复的环境中,蒙古人如何走过那一千多年的岁月?我们也许可以从低矮健硕的蒙古马、成群的绵羊,这些陪伴蒙古人千年的动物身上找到答案。

蒙古人在不断迁徙中,依靠牛羊为生。渴了喝牛奶,饿了吃羊肉,冷了穿羊皮大衣。没有其它的选择,这就是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广袤的草原上,人与天很近,蒙古人必须互相倚偎、和睦相处才能生存。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今天,一个蒙古包的陌生访客,无需通名报姓,也会体验到千年不变的热情好客 :先喝一碗主人亲手递上的奶茶,品味那经过盐分调合过的饱含热情的味道。

蒙古草原秋景。(Shutterstock)

《顶碗舞》——蒙古人的生活写照

神韵2017年出品的交响乐《顶碗舞》由D.F.作曲,净弦配器。现在,让这首经典交响乐带你走进一望无际的草原——蒙古人的故乡,去细细品味蒙古人的游牧文化。

《顶碗舞》的开端,以弦乐铺设一段沉稳的背景,木管乐器奏出金鹰翱翔天空时的鸣叫。

随后空灵的乐音,展现出蒙古长调民歌的旋律,这种旋律以拉长的音调,描绘天地间开阔的意境,悠长而舒缓,表现蒙古人的潇洒、勇敢、热情和无拘无束。

在这一节段,神韵交响乐以二胡和大提琴来模仿蒙古歌手这种直抒胸臆的长歌吟唱,以及为他伴奏的马头琴的旋律。马头琴是蒙古所特有的乐器,但并非用真马头做的,只是形状像马头而已。

顶碗舞旋律开始,女人们从蒙古包里走出来,张开双臂, 旋转的舞姿优雅有力。她们身着传统的蒙古服饰,头顶一碗奶茶,迎着草原之风,脸上洋溢着明亮的热情,招待远方的来客。

蒙古女子舞步轻盈,常以抖肩、翻腕等动作来表现自己的热情奔放,神韵交响乐以中国乐器二胡加上中提琴、以及欢快的木鱼声,打造明快的节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一特点。

接下来,琴弦和木鱼上飞出奔腾的旋律,嘹亮的小号奏响了蒙古人举行马术比赛的场面。马是蒙古人生命的活力所在。射箭、格斗和马背上的杂技,只是每个蒙古人技能中的一小部分。这是一段华丽的乐章,好比小号独奏中表现烟花的绚丽多彩。这是大草原上的天籁之音,情与景相交融、天与人合而为一。

聆听至此,你会突然明白,正是蒙古草原上的寒冷、荒凉、无情,造就了蒙古人的坚韧不拔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空旷的大草原上,一个游牧的家庭,需要花上几天时间才能见到另一个家庭,那种游牧的日子,见到的每一个笑脸都是珍贵的。

蒙古人的无畏、乐观、热情,倚重上苍的传统生活与文化,世世代代,千年传承。他们的传统也提醒着我们,有时你必须在恶劣的环境中与自然共处,而不是改变它。

聆听神韵交响乐《顶碗舞》,你也会体验到: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蒙古奶茶更能增加你战胜困难的勇气。

完整影片:https://ept.ms/MongolianBowls

欢迎了解更多: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enyunworks/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henYunZuoPin
推特:https://twitter.com/sycreations_ch
责任编辑:李沐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修炼之路漫漫而将尽,修者之心淡淡无波澜;此其时也,割舍凡心;此其时也,荡尽妄念!
  • 修炼,便是要在戏中,锣声未响,就已知道、就已相信这道具的归处,而且深信眼前的一切 只在倏忽之间。倘如此,便是要觉悟了吧。
  • 法兰西斯·法塞勒斯·丘奇 (Francis Pharcellus Church) 1992 年版《是的,维吉尼亚,有圣诞老人》封面的细节。(Penguin Random House提供)
    《是的,维吉尼亚,有一个圣诞老人》一百多年来,这篇文章成为美国新闻界转载次数最多的社论,无数家庭和社区不断地阅读、重温,把这视为年度传统庆祝的一部分。
  • 日记不仅是用来记录日程,更重要的功用是:沉淀心境、反省过失,借此来认识自己的内心。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检视自己的言行、坦白自己的错误,策励自己将来做得更好。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初步的“修心”锻炼。
  • 夏令时结束时,时钟将调回一小时。图为示意图。(Shutterstock)
    将那些想要“利己”的想法先暂放一旁,认清自己现阶段有多少容量(包含身体与心理的容量),依照自己的状态去安排工作,避免失了轻重,办事也能更快、更专心。
  • 耐心与努力会带来回报,这是千真万确的。约伯努力磨练心性,一味地承受痛苦,他接受所有的试炼,努力做义人。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福份也不同,所以应该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减少因外在世界而产生的忌妒或自卑。好好规划人生,认知自己现在处在哪个阶段,持续进步,这就是一种正向成长的心态吧!
  • 我们执著追求的“目标”,会不会如同年轻人追逐水中的金币一样?看似美好,其实是虚幻的!或许不是虚幻的,却是不实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