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随笔】珍视善良 必得光明

作者:白简
2019年,法轮功学员在基辅市中心举办活动,悼念被中共迫害致死的中国大陆法轮功学员。(明慧网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66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2003年,我在中国度过了传统新年。本想在中国多待一些时日,多陪陪父母,但内心有一股力量推促我尽快结束假期。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清晰的梦,看到了一位慈悲的觉者,释放出无量光明。我从清晰的梦中醒来。起身而坐,明明四周黑暗一片,而我像坐在光明之中,内心充满了祥和安宁。在乱世的黑暗中,我看到了光明;在末世的浑噩中,沐浴着佛光。

我宛如天真的孩童,开心地笑着,带着无限的敬仰从梦中醒来。那光明中有叮咛,有期望,有呵护。就这样我带着梦中的祝福,返回了乌克兰,愉悦地度过了日后的春夏秋冬。尽管基辅四季分明,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温和的语言,温和的交往方式,常使我感到四季如春。

看地图的话,基辅位置靠近北方,冬天最冷时可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户外工作会冻到双脚僵冷,失去知觉,所以冬天很多人喝烈酒暖身。在我现有的很多照片中,冬天我始终穿得很少,没有戴棉帽和手套的习惯。时隔多年回想起来,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滴酒不沾的我是怎么熬过了每一个冬天?

越是大雪纷飞,我越喜欢漫步街头,沿着基辅的街心公园一直走下去,贪览白雪皑皑,玉洁冰清。独自在公园荡秋千,坐有轨电车漫游基辅,漫步街巷搜寻古建筑,逛博物馆看古董,或买张门票到剧院听着“根本就听不懂的”意大利歌剧。

天性好动,心境好静。对安宁的贪婪,使我来到基辅几个月后,凭着独特的喜好,把诺大的基辅交通摸得一清二楚。时隔多年,嫁给先生后,我带着他游览基辅,转站乘坐不同交通。先生迷得晕头转向,而我却是轻车熟路。

这出人生剧本很风趣,似乎伏笔千里,满满都是猜不透的剧情。我对中国家乡的路况不甚明了,却对异国交通了如指掌。基辅友人说我像一阵风,说去哪儿,一个人就能轻松地“飘”过去。

我对乌克兰的美好记忆仍在,对人与人之间的温和仍存,而基辅的现实已经今非昔比。这场战争,让早已凝滞的记忆,重新活跃在脑海,跳跃在心里。像是回到了刚出国时那段时空,贪婪地在大雪中漫步而行,享受着天地之间的安宁。

或许,人的生命本该如此,在物欲横流中找回失去的真我,返还纯本先天;在纷扰的大千中,守护恬淡的心灵;在未知难测的命运中,感恩上苍的赐予;在冥冥中,感悟上苍对个体命运的呵护。当一个生命能够体会到,生活的每一环节都有神瞩目,那份与神同在的荣耀,能给人带来穿透世俗黑暗的光明。

2022年战争带来的黑暗,冥冥中也必有光明引领人走出苦难。自从俄乌开战后,数百万乌克兰人成为难民。尽管难民规模庞大,周边不少国家也感到了不少的压力,但是乌克兰难民仍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在命运的苦难中,真诚地希望他们能得到有效的帮助,亦如我当初申请难民,也得到了乌国政府各级官员的帮助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不择手段地选择行恶,也有人竭尽心力地选择向善。我从来没有想像过,有一天会因为信仰成为难民而无法回到中国。也没有想到,一个人会因为坚持信仰,名字会上到中共罗织的黑名单。申请难民,我奔波于乌国政府各部,见到了许多我从来没有奢望会见到的官员,包括乌国外交使节,内阁办公厅秘书长,总统办公厅官员,文化部内政部外交部等议员,联合国难民署官员,移民局官员等等,继续说下去那将是一份很长的名单。

有时曾想,如果我在中国,别说见国家一级官员,就是见一个市长,办点事儿,说不定要大费周章地安排酒店,请客吃饭,准备红包伴手礼。但在乌克兰生活,不需要太多的人情世故,一切简单明了。直来直去的人际交往又不乏温和和体谅,和官员打交道亦是如此。

一次,去见一位部级官员。他对我说,他在中国担任外交使节时,曾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看到人们自由地炼功。对我的到来,他很热情,但一转眼他就被人叫了出去。随后他抱着一叠文件走进来,竟是中共使馆散布的造谣文案。我随身携带的文件和那叠文件同时摆在桌上,他说:“都是文件啊,应该相信哪一个?”言外之意,你是个体申诉者,没有官方效应;中共文件是官方发布的正式文案。

但我知道,当我张口讲话时,我的背后携带了很多人想要申诉事实的迫切心愿,代表了一个群体,那些在中国投诉无门的庞大群体。我想为他们发声。我的愿望很简单,把他们遭受的苦难告诉给更多的人。

当那位官员说“应该相信哪一个”,我有过犹豫,但很快改变了局面。在我素朴的认知中,世间善恶犹如天平上的二个盘,唯有加大砝码,才能把装着恶的一盘完全压下去。又比如人们看喜马拉雅很高大。当站在太空再看它,巨大的高山也如尘埃。

当时我只是刚出校门的学生,不懂官场官腔,不懂官方所谓的两国政经关系,甚至我的语言也并不华丽,但经过一番讲解,那位官员最终采信了我的申诉。在离开前,他送给我一张名片,让我遇到难题时可以打电话找他。

在乌克兰,我看到了不少类似于上述那位官员的表现,在正邪较量中能够选择珍视善良。我也曾在内阁看到一位官员为了答复我的问题,进出几个办公室询问上级。尽管迫害信仰之事发生在中国,但对他们而言,对恶的节制和谴责是一个人应恪守的本分。

回首往昔,感慨良多。在人生旅途中,有些人,你只能见一次,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因为珍视转瞬即逝的缘,在匆匆的步履中,我想尽可能对人留下友善。

有位华人曾对我说,你申请难民走了一条绝路。但即便在我挫败时,我并没有认为那是一条绝路。中国古代有壶里洞天的故事,也有南柯一梦的无常。人的眼睛看上去只是一个小葫芦,在神的作用下,这个小葫芦也会容纳朗朗乾坤。一块石头看上去很坚硬,在高倍显微镜下,它的组成都是活跃的粒子。人眼看上去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在更宏观的视野中,一切都是运动的。当我能珍视善良,仰望光明,来自上天的庇护,使我另辟蹊径从绝境之外找到通途,拆毁了面前的一道道高墙。

命运的造化很奇特,推动着一个小小的生命,穿梭在政府各部,接受乌国媒体采访。当同学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我,兴高采烈地冲到我面前,“哇,你上电视了”,“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了”。友人打量我,以特别灿烂的眼神看着我。看着友人的眼神,似乎我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传奇。一家报纸上刊登了关于我的采访,学院老师拿着那份报纸当成外语教材,让国际学生课上阅读。

大学毕业那年秋天,正值板栗叶飘落的时节。我坐了一夜的火车,从南方来到基辅,接受一位记者的采访。我向她展示酷刑图片,讲述了发生在中国的对信仰的迫害。一开始,那名女记者不以为然,随着访问的进行,她对遭受迫害的人们充满了同情。采访临近尾声时,我对她说了一番话,由于时隔久远我已想不起来当时对她具体说了什么,这位记者一下哭起来。直到她上车离开时,我仍看到她坐在车里抹眼泪。她一面抹着眼泪,一面挥手向我道别。采访结束后,在基辅总统府旁的玛林斯基公园,我看到飘落的板栗叶满是灿然的金色。深秋傍晚夕阳西下,我再次感受到像是置身于光明中,内心充满了安宁祥和。

申请难民,会遇到不同的人。好消息会振奋人心,坏消息会让人沮丧懊恼,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看不到前路在何方,但我相信与神同在者必有光明。尽管过程中会有磨难,有挫折,有时心中的信心微弱到如菜籽般渺小。在迷惘中,我选择守护那微弱的信心,竭诚使它火焰不灭。这不灭的火焰,最终以燎原之势,冲破了黑暗。在某一个节点,犹如经历巅峰对决后,在一股神风的作用下摧毁了那座腐朽的大厦。

在乌克兰生活的经历,有喜悦,有挫败,有磨折,但我更多地看到了人们的友善与温和,看到了不同阶层对善的珍视和选择。这个美丽的国度伴我走过了艰难,也伴我走过了人生的荣耀之路。

从记忆的点点滴滴回到现实,在这场战争的劫难中,以我心中的虔诚,愿乌克兰经历大劫后亦如凤凰浴火,能够向死而生;愿慈悲的上苍再开和平之门,容纳流离失所的大地黎民;愿慈悲的光芒倾洒大地,为珍视善良的世人消弭战火,驱荡阴霾。@*

点阅【战争随笔】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生活的乐趣很简单,也很纯真。善意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间瞬间共鸣,那是温暖明亮的瞬间,带有似乎肉眼可见的明亮色彩。
  • 经常会遇到亲人、朋友、同事等人会和我们谈对一些事情的感受,其实这时候我们经常会大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结果就是让对方非常的反感。因为对方根本就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只是想和我们分享一下,或者说发一下牢骚。
  • 在我心中,Makafer是这座城市的武士,守护着这片土地。当世界沉浸于温暖与安宁中时,总有人在风雨中负重前行,让幸福变得理所当然。
  • 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以更加轻盈的姿态,拥抱未知,与天地共舞,在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
  • 初升的太阳为氤氲云层染上了一抹亮色,杜伊塔马的层叠山峦如画卷一般铺陈在天空下。座落在山脚的小城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微光,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教堂的钟声悠然回荡。而我,已经在一座半山腰上举着相机等待。当晨光初现,我按下快门,将这一刻的光与影定格。
  • 飞机降落时,哥伦比亚的夕阳正将大地染成金色,下了飞机,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携着青草和湿润泥土的气息,熟悉得像记忆深处的某个片段。和煦的风伸出双手,轻轻包裹住我,整个人瞬间松弛下来……
  • 《阿甘正传》剧照(Shutterstock)
    人年轻时,要看懂充满美国近代史的《阿甘正传》,是不容易的事。我年少时,就不解阿甘和珍妮的爱情。分分合合,纠缠不清,不明白这样不平等的关系是要说明什么。
  • 对我而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真是一本适时出现的书。书中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把它走出来,完成自己的天命。(绘图:北翠╱新纪元)
    请倾听内在心的声音,不要让它湮没在尘世的噪音中。太多的噪音总是试图诱导你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却从未告诉你生命的真相。
  • 如此幸福,在这座城市,我获得过无数个诗意瞬间:在一个刚出生的小宝纯真的笑容里,在一位老人需要我搀扶着他才能走到地铁口的臂弯,在一张手绘风格的甜甜圈广告上,白茫茫雪地上缓慢行驶的大巴士,清脆悠扬的古老教堂的钟声,纷飞的金黄色落叶,甚至,交通红绿灯照耀的一块冰面上,随时随地,诗意像美好的精灵,跳出来和我打招呼。
  • 有天外婆一大早就背着我到桥背河边,把我放在一块大石头上,自己挽起裤脚走到河里。摸啊摸,捉到了一小箩筐。(本茶╱新纪元)
    “别人做给你的饭菜,永远好吃的。”外婆说。我出国后除了去餐厅吃饭,绝少机会能吃到“别人”为我做的。无论是去朋友家,还是朋友来我家,都是我做主厨。偶尔吃到一次“别人”做的,会感动不已。也应验了外婆说的话是真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