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使用照相机拍过照的人都知道,同一个场景,因拍摄的人不同,所以拍摄出的效果差异也会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拍摄的视角、手法和取景技巧的关系。但要如何掌握拍摄要诀,才能拍摄出个人所期望的照片呢?日本摄影师河野铁平集结拍摄会遭遇的问题,采用图解方式解说,生动有趣,容易理解。

摄影构图基本知识的总整理
构图是一个更有效表现出相片意境的技巧,也是非常深奥的主题。
1. 意识到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当培养出能够确实意识到主角的技术后,下一步就要留意配角了。配角在相片中可以发挥出让主角更吸引目光注意的效果。
2. 意识到拍摄角度与高度
从哪个位置拍摄最为理想?随时抱持着精益求精的心境对拍摄相片而言非常重要。若是觉得相片表现看起来过于单调,不妨改变一下拍摄角度和高度再重新尝试。
必须熟记在心的4个视点
高角度(朝下俯瞰拍摄)、低角度(朝上仰望拍摄)、高处位置(从高处位置拍摄)、低处位置(从低处位置拍摄)。

6种常见的摄影构图形式
1. 中央点构图
将主角配置在画面的正中央。当无论如何都想让主角更醒目,希望拍出带有视觉冲击感的相片时,这是个有效的构图方式。至于构图的窍门则是在于选择简洁的背景作搭配。
2. 三分法构图
用线条将画面的长宽两边分成三等份,再把被摄体安排在线条交会处,非常适合用来安排主角被摄体,也是最常会利用到的构图形式之一。
3. 垂直水平构图
除了斜线构图这样的例外,基本上构图时若没有意识到垂直水平状态,往往会让整体失去平衡性。特别是在有许多线条的场面,垂直水平的影像能直接带来安定感。
4. 斜线构图
善加活用景致中斜线的构图形式,最大特征在于可以强调动感或辽阔感。当要使用这个构图形式时,务必要有非常清晰的斜线呈现于画面,这是构图的重点所在。
5. 对称构图
希望以强调上下或左右对称的方式来展现主角被摄体时可以采用的构图形式。寻找有对称感的被摄体乐趣十足,此外,不要让多余的被摄体入镜会比较有效果。
6. 群集构图
让类似或连续的形状出现在画面内,并以此作为主角的构图形式。构图时的重点在于避免让不同的元素入镜,尽可能单纯以群集化的被摄体来构成整个画面。


(网站专文)
本文摘自:《图解 零基础速效摄影讲座》,尖端出版提供。
· 摄影感悟人生 颜炯彬用镜头写真情
· 生态微距摄影之美 摄影师:微观世界很精彩
· 摄影师捕捉到20头鲸鲨水下捕食的罕见画面
责任编辑:曾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