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现象学的研究,西方学者发现,血压高与血管变厚、变硬同时发生,有极高的相关性,所以最通俗的理论,就是血管硬化了,因而在其中流动的血液会遭遇更大的阻力。
高血压成因
为了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西医就研发了降低血压的药,主要是降低心跳速率(β1阻断剂),降低心脏的收缩力(钙离子阻断剂),降低血液之总体积(利尿剂)。比较新的发展是由血管收缩素(Angiotensin)入手,抑制血管收缩素之生成等等,而在减缓血管硬化方面,就提出了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加上高血糖,这三个罪魁祸首。
后来又分出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之不同功能来。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来密集的研究,不明原因的高血压就被分类为本态性(原发性)的高血压,是高血压病患的九成以上。换言之,经过了这么多年全方位的研究,九成以上的高血压病患仍是不明原因的。
其实,高血压还有一个并发症,那就是脑子萎缩。高血压的患者,不论吃药将血压控制得良好,或不吃药而血压忽低忽高,都同样会慢慢地流失脑细胞,也就是脑细胞愈来愈少而脑子逐渐萎缩。
这只是一个观察到的结果,目前尚没有人提出解释。脑子是需要氧气最多的器官,只要几分钟的缺氧就能造成脑死。恐怕是长期供氧不足,才造成脑细胞逐渐死亡。
中医的理论一直认为高血压是肝阳上亢,虽然也有其他分型,但文献中肝阳上亢,似乎是主要病因,有了一个诊断,就能提出治疗。但是各种降肝火的药剂都不能真正地治疗高血压,甚至连短暂降低血压的效果也不及西药有效。
依据诊断而来的处方,居然没有明显效果。如果不肯承认是诊断错误,结论就该是中医不是实证科学。中医之诊断学、方剂学都是神话,根本没有逻辑可言。这对中医之伤害可是更大了。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研究,自起始就认为高血压是虚症,是缺氧之症,任何重要器官,脑子、肾脏、肝、脾……只要缺氧就会高血压。这与自来水供水的道理是一样,供水不足就要加压。
在最近的研究,更找到与西方医学殊途同归的发现,西方医学高血压的研究发现了加强系数,当分析加强系数所对应的共振脉诊频谱,果然印证了高血压是氧气不够的推论,因为加强系数愈大,是第四谐波,肺经之共振频率之振幅愈小。
也就表示高血压愈严重,经过肺的供氧愈不够,而愈好的降血压药,对加强系数降低的效果愈好,如以共振频谱分析,就是对肺经的共振频率之振幅增加愈多。
那么过去的中医师所观察到的肝阳上亢又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也是相关性研究的危机。有相关性,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两个相关系数高的事件,有很大的可能都是另一个其他原因的果,而互相之间完全没有因果关系。
就拿中医过去对高血压的诊断来看,高血压的确与肝阳上亢有极高相关性,这个观察并没有错,但因而推论肝阳上亢是高血压之因,就错了。这一错几乎毁了中医的千年清誉。
其实高血压及肝阳上亢都是肺虚的果,肺虚才是共同的因。因为氧气供应不足,血压上升来增加血液的运送量,以补救血液中含氧量之不足。因为氧气供应不足,一些新陈代谢的反应不能完全氧化,因而产生毒素,只好由肝脏去解毒,也就造成了肝阳上亢,亦即中医常说的金不克木。
其实西医也高明不了多少。血管硬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非常高,所以血管硬化一直被认为是高血压的因。但由目前大流行的加强系数的研究来看,不论高血压或血管硬化,都是高血压的果。
至于高血压的真正原因,有西医把九成多的高血压病人分类为原发性高血压,虽然有个病名的分类,但其意义就是不明原因,自然而然就发生的高血压。
由共振循环理论来看,血管硬化固然对生命构成威胁,但是血管硬化,恐怕不是高血压的因,反而是高血压的果。
因为缺氧,血压上升了,由血管的共振方程式(注) 可知,一旦血管半径因为血压上升而变大,血管上之张力就会呈U形地向上增加(K变大),此时为了维持共振之特性,血管壁只好增生变厚,以增加血管壁的质量,以平衡血管张力非线性的变大,以维持血管的共振特性,以维持血管是血液压力波导波管的特性,以维持血液之运送。
所以血管硬化也应是血压升高的果。
注:
径向共振之波动,可简化相当于一个弹簧摆,弹簧之长度为血管之半径金,因为血管变大后,有张力将 r 拉回去,就像弹簧一样,可以比拟为弹性系数 K,而血管之单位质量可比拟为所负载之质量M,如果弹簧摆要以相同频率振动,当K变大时,M 也要变大。当血压上升时,r 变大,则 K 变大,所以 M也要变大。⊙


<本文摘自《气的乐章四部曲 》,大块文化出版提供>
●一种廉价食物 每天来一点改善糖尿病和高血压
●日本医师战胜高血压家族史 每天早餐必吃卷心菜
●中医师推荐改善高血压的常用茶饮及药膳
责任编辑:曾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