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奇人奇事】

【奇医】不用开膛的“提心”医术 救命回春人称奇

作者:泰源
font print 人气: 1510
【字号】    
   标签: tags: , ,

世上对这位名医传闻甚多,他使用不少传奇的方子和治疗方法,《清史稿》记载他“医术也多奇中”。听过利用立秋节气催生,利用小鼓、木屑活人的医方吗?还有令人“提心”的手术,都出自名医叶天士的手中。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叶天士(叶桂)不仅名列于治温病的四大专家中,而且有许多治疗疑难杂症的著名医案,展现名医的“灼见”和“回春妙手”。

叶天士治病时,切脉望色非常精准,如同有透视眼能见到内在的脏腑一般。他开的治疗方子不因循旧方,因人施治,详细辨证,胸有成竹才下手医治。他的方子不一而足,也不一定用药,更有绝门的医术。他施外科手术,更是胆大心细。他精湛的医术见录在清朝的史册中。

胆大心细的瞬间提心手术

他曾治疗过一个患肺痈的病人,让人见证了他有如透视眼一般的切脉望色的功力,以及毫发不差的手术功夫。

这个来看诊的病人非常疲困,身心憔悴得就像几乎要死去的样子。叶天士看诊后,发觉病人肺部热毒瘀结,肺叶生疮,肉败血腐了。

他说:“这病一定要从外面治才能见效。”

他令人将病人的双手从背后缚住、将身躯固定不让动,然后取来一盆冷水,从他的头上陡然淋了下去。这病人瞬间受到冷水的刺激,身体不由自主地一颤;就在此刻,只见叶天士的手术刀已经从病人心窝的位置刺入,让旁边的人倒抽一口气。怪呀!刺到心脏这病人能活吗?

但见随着刀子抽出来,病人流出一斗多的脓血。然后,叶天士用药敷疮口,不几日这走到鬼门关前的病人就痊愈了。

有疑惑难解的人请教他这样做的道理,叶说:“肺在心上,此人患痈,肺下垂将心脏包住,但是,心是不可见到刀的。所以用冷水突然泼他,使心脏向上提,乘这瞬间,将刀插入刺肺,达到目的,心脏也无损。”这样的治法,能不说神准到位吗!

木气醒人活命

一天有一个新郎的家人急急来请诊,这一家人昨天才刚刚为儿子举办了婚礼,今早一对新人却昏死在床上。

婚礼翌日,这家人一直不见新婚夫妇起床,左等右等都没动静,最后就去敲了房门,竟然没有答应。家人急了,打开小门进去探视究竟,见到新婚夫妻俩躺卧床上好像死了一般。

叶天士来到后一入房门就说:“什么病已经知道了。”他叫人取来木屑(即锯末)数十石,另外找一间密封的房间,将木屑在地上铺上厚厚的一层,然后把新婚夫妇两人移入房内,就让他们的身体伏卧在木屑上,接着请其他人都离开,依然将房门紧闭。

家人在房间外心急如焚,不过才一会儿功夫,房内就有动静了,新婚夫妻俩都活过来了。

这医案又是怎般的医理呢?叶天士说:“我一进入房内,就闻到漆气薰人,因为室内尽是新置的漆木器,夫妇俩俱中漆毒,所以气闷若死。漆毒,惟有木气能将此毒拔出来,病人吸入木气,气畅了就活过来。”

利用节气催生

有一天,叶天士送客出厅时,遇到有人来求催生的药方。这时刚好厅前的梧桐树坠下一叶,叶天士将梧桐叶拾起来,交给那人说:“用这个来煎汤服用。”来人照他所说的去做,家里的孕妇果然将婴儿生下来了。

人们知道这件事后,凡是有人求催生药方的,都用悟桐叶作引。叶天士得知后,感到奇怪。有人就告诉他那是取用了先生用梧桐叶来催生的医例之方。

叶天士回说:“那天刚好是立秋之时,适见梧桐叶落,不过是取其得秋气之先,物遇之而脱落耳。梧桐叶哪能是催生的药方呢?”看热闹的常人,完全不懂门道啊!毫厘之差,千里之别。

小鼓醒脾唤醒病人

有一读书人日夜沉睡不醒,即使偶尔有被叫醒的时候,双眼也懒得睁开。叶天士诊断后,令人买来一面小鼓,就在他的床头击鼓。这个病人听到鼓声,慢慢地睁开双眼,渐渐醒过来,从此不再疲倦昏睡了。

人们问他是何原故?叶天士说:“这个人是脾困,脾困就会疲倦,而小鼓的声音是最能够醒脾的。”

心理疗法

有位年方二十的贵公子,在庆贺中举之喜时,突发急症。这家人向来富有,父亲为某省总督(制军)。贵公子在这年秋试中考中举人,发榜日上门为他庆贺的人极多。但贵公子忽然两眼红肿,痛不可忍,日以继夜,痛得他日夜大吼大叫,不得安宁。家人焦急万分,请来了叶大夫为他诊治。

叶天士诊断后说:“眼病不足虑,很快就好。但七日内脚心必生大疮,那才是致命的,一发则不可治矣。”

叶天士平日诊断病人的生死,犹如灯烛照明般清楚,丝毫不差。贵公子听到他这样说后,不觉悲伤、恐惧交集,再三恳求叶天士救他的命。

叶天士说:“此时不须服药,首先来散毒,如果七日内不散,才可再商议用药。”于是贵公子当下求解。

叶天士教他说:“首先静心调息静坐,然后用自己的左手擦右足心三百六十遍,然后又以右手擦左足心三百六十遍。每天如此擦七遍,等到七日后我再来施治。”

贵公子遵循此法做了七日后,又延请叶天士来看诊。他对叶大夫说:“目疾果然如先生所言,已经痊愈了。但未知恶疮是否还会发作?”

叶天士笑着说:“之前脚心会生恶疮之说是引子,因为公子富贵双全,事事如意,所恐惧的唯有死。因此吾惟有以死来震慑,才能断绝公子万念,每日专心擦足,这一来心火才能下行,眼病自然能痊愈。不然,心更燥、目更痛,虽日服仙丹灵药也没有用!”贵公子放心地笑了,以重金酬谢了他。

叶天士“贯彻古今医术”,神悟绝人、神术超人,然而,终其一生,他对“医”的术业都抱着非常敬慎的态度。他在临终前告诫儿子:“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仁心仁术的医者,护卫生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令人钦敬!@*#

资料来源:《香饮楼宾谈》《亦复如是》《清史稿》

─点阅【中国古代奇人奇事】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在水边隐居的高人,经常亲近自然,日常活动都能保持心态纯净。徐明义画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义 提供)
    谁是古今“茶神”“茶圣”呢?爱好茶道之人都会想起陆羽(字鸿渐、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陆羽的足迹踏遍中国种茶名山和名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成了《茶经》传世,开导后人茶文化的风尚流传至今,并使得中华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经典。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何能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功业呢?陆羽是怎样和茶结缘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经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一起来探索陆羽的生命之《歌》!
  • 清代女学兴盛,才媛辈出,官眷闺秀的交游聚会,往往充满了儒雅和诗意。出身湖阳世家的恽珠,才思敏捷,少女时期的诗作《锦鸡诗》,独具娴静高华的气质,而且流露出化凡禽为神鸟的超凡脱俗的志向。
  • 世人皆知梅花是早春花木,她为梅花作诗,偏要说:“一枝留待晚春开。”沦落风尘的她,却因为这句诗,在及笄不久的美好年华遇见人生伴侣。从此,二人诗画相酬,山水作伴,成就一段才女配名士的佳话。
  • 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他一生画了三百多幅壁画,并有近一百幅卷轴画被皇宫收藏。民间画工称他为“画祖”,史称“画圣吴道子”。
  • 清代诗坛有一位才女,长于书香之家,嫁入诗礼之族。她身边的亲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这个文学家族中,一颗光华熠熠的明珠。
  • 山东才女王照圆,不仅是郝懿行治学生涯上的贤内助,自己也留下了补注古文的专业著作。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 清代这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女孩──沈善宝,不仅能诗擅画,甚至能用书画换取钱财,承担养家的重任。她不仅是神童,更是才华与担当兼备的传奇女生。
  • 明清时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闪耀。其中有一位传奇闺秀席氏女,因擅长画兰而以“佩兰”为号。她不仅能教丈夫写诗,双双结为人间诗侣;而且惊世骇俗,成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兰,本名蕊珠,字韵芬,又号道华。她生于常熟望族,祖上世代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诗人吴伟业的外孙,有诗集四卷;两位姑姑皆是闺秀诗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两卷《绿窗小咏》,是家族引以为傲的才女。席佩兰八九岁时,便熟读《诗经》,以姑姑们为榜样,钻研诗艺,积淀了文思敏捷、辞令娴雅的才华。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