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1年08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宜君纽约报导)市议员陈倩雯(Margaret Chin)11日率领亚平会(Asian Amerian for Equity)、华埠共同发展机构(Chinatown BID)与福建乡友会等多个民间组织,在华埠怡东商场内举办记者会,要求市府重新寻找合作伙伴,并拨款修缮商场内部,与当地福建社区合作,协助商圈经济重返荣景。



怡东商场的租约始于1985年3月1日,当时“纽约市总服务部”(现更名为纽约市行政服务局,DCAS)与“东百老汇购物中心公司”(EBM)签订了一项50年的租赁协议,在曼哈顿东百老汇88号开发和经营一家零售购物中心。租约要求“东百老汇购物中心公司”支付逐年上升的基本租金及支付占总营业收入3%到9%的“百分比租金”。但近十年来怡东商场因为社区人口老化与外移,经营情况越来越差,现任运营商更在2019年宣告破产,并且积欠市府租金高达1,300万美元。
纽约市行政服务局原定去年2月就要收回怡东商场的经营权,却因疫情影响而延期;据市府5月17日声明表示,9月1日确定收回经营权。
但是运营商的疏忽和管理不善,以及市府对商场问题的反应迟缓,加剧了怡东商场在疫情中生存的挑战。

陈倩雯说:“振兴怡东商场有望帮助社区小商家复苏,我们不能再让这座建筑衰落下去。我呼吁市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寻找新的运营商,并制定计划,振兴这块华埠的商业基石。”
华埠共同发展机构执行总监陈作舟(Wellington Chan)则建议,市府未来可以在商场内提供多样化的使用空间,例如作为体能训练场所等。
怡东商场向来是华埠福建社区从事中美贸易、日常采购的重要商业据点;商场内外随处可见花旗人参行或是中美配送等店铺,是福建移民在纽约的重要落脚处。
尽管近年来,来自福建的年轻移民为了减轻租金负担,而转往布碌崙与法拉盛发展,华埠的十万华人商机依然不能小觑。
但是,中共病毒袭来后,怡东大酒楼在去年宣布关闭,加速了怡东商场内外的凋零。
温莎美容化妆品在怡东商场经营,已有20年历史,第二代店主人Maggie Chen受访时表示,以前一个店铺有六个伙计,现在只剩她一人,与母亲共同经营。
“也不会有第三代了。”Maggie Chen无奈地笑道。
同样在商场内有数十年店铺历史的东昇参行,去年因为疫情重创店内生意,因此移到只有原先一半规模的角落,继续苦撑。
“昨天连一美元的生意都没有。”吴老板说,“生意跟往年比真的差太多了”。
当天,怡东大酒楼的前经理戴海南在记者会的尾声,悄悄现身;他从酒楼开张只出,就在里头工作,资历超过20年。
戴海南表示,社区许多人都向他反映,希望酒楼能够重新开张,带动周围福建社区的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