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真奇妙 清朝三则奇人异事

文/刘晓
示意图,图为明文徵明仇英合摹李公麟《莲社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55
【字号】    
   标签: tags: , ,

古往今来,历史中有多少奇人奇事,真是数不清道不完。上天或许正是通过这些人、这些事,来启迪迷于红尘中的世人,要用双眼仰望上苍,要相信世界上神佛都是真实的存在,因果轮回亦不是虚言。

神僧治病

清朝青浦县南门外,离城二十多里有一座庙,一直没有僧人。同治年间,突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位僧人,仅以破被覆体。当时正值冬天,天气寒冷,他倒卧在地上数日不起。有见者很可怜他,就给他送来钱和米,但僧人都予以婉拒。

一天,僧人忽从庙中出来,看见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妪,便到溪水边舀了一罐水,让她用这水洗眼睛。老妪依言用水洗双目,洗完后,竟然双目复明。还有一个少年左脚反长,僧人手握他的左脚,口中说道:“正!正!”话音刚落,少年的左脚就正过来了,与常人无异。

远近的人们听说了这样的奇事,都认为他是神僧,纷纷前来求医,每日竟有数十人。不过,僧人有的给治有的不给治,治疗的没有不痊愈的。

在庙中待了一个多月,僧人忽然不见了踪影,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清金农《山僧叩门图》
清朝青浦县南门外,离城二十多里有一座庙,一直没有僧人。同治年间,突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位僧人。示意图,图为清 金农《山僧叩门图》。(公有领域)

能见神鬼的女子

清朝道光年间河南中牟县有一名女子天生双目就与别人不同,因为她的眼瞳旁有白痕,还有一线环绕。女子自幼能见神鬼,当她刚开始会说话时,就时常说空中某仙人刚过去、某神人刚经过。周围的人虽然并不相信,但觉得这些神仙的名字不是一个孩童可以知晓的,因此也以之为奇、以之为异。

女子五六岁时就能给人看病,很快,她的声名鹊起,很多人都来找她看。她治病的方法也很奇特,不切脉不开处方,而是或让病患随意地吃一草一果实,或让人去集市买少量的常见的药物,一般都很便宜,所值不过一二十钱。病患吃后,都很快见效。女子显然是在用功能治病,而非常人间的手段。

因为女子治的每个病人都有效,大家都称她为“神医”,但她并不接受任何谢礼。有病患为表示感谢,送给她父母食物,女子看少量的就收下,多的同样也不接受。

女子曾说自己活不过十八岁,果然未到十八岁,她就无疾而卒。

痴和尚实则道行深

清朝苏州珠明寺有个邋里邋遢的和尚,经常嬉笑无度,看样子有些痴傻,因此人们都忘了他的本名,而称他为“痴和尚”。

在世人看来,痴和尚的“痴傻”还体现在如下方面:他常常数日不吃东西,或者一日吃完数天的量;无论是冬夏、寒暑,他都穿一身短布衣,从不更换。他还养了一条黑毛狗,和他寸步不离。他每日清晨必出城去郊外,登高且面向西方,行吐纳之术,良久才返。

图为宋 刘松年《醉僧图》。(公有领域)
痴和尚常常数日不吃东西,或者一日吃完数天的量。示意图,图为宋 刘松年《醉僧图》。(公有领域)

痴和尚很喜欢与孩童嬉戏,如果袖中有食物,就分给孩童,不过有时有的孩子向他索要,他却一点也不给,人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让很多人惊讶的是,痴和尚还会治病。有生病的人请他去,他若去一定会治好;但他若不去,则病人不治矣。一次,有个姓陆的人病得非常重,请了很多医生去看,但都束手无策。于是陆家人派人去请痴和尚,但等他到时,陆某刚刚咽气,家人哀恸不已。

痴和尚看了看,大笑,随即要来纸笔,写下一个方子:泰山石一片、蟠桃仁二十粒、扶桑木一株,用黄河水煎服。众人看了这个方子,匪夷所思外更觉得根本找不来这些东西。孰料痴和尚又再次大笑,要来火折子将方子点燃,然后将纸灰加水灌入陆某口中。一会儿,陆某醒转过来,病也好像没了。众人无不惊骇。据说,他给其他人治病时,也是采用同样的方法。

显然,从其所为看,痴和尚实际上是位修行者,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

过了些年,一天,寺中的僧众发现痴和尚到晚间也没有起床,甚为奇怪。有僧人便从窗户向屋内窥视,见其坐在禅床上。遂推门进去,异香满室,痴和尚已然圆寂,他的身子轻如蝉翼,而他养的那条狗也死在床下。或许,痴和尚已经得道了。

参考资料:

《洞灵小志》
《右台仙馆笔记》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来的使者,他与三国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汉代“建安三神医”。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秘诀是一个字!葫芦里面怎么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未解之谜》
  • 望儿山也称百望山,此山为太行山脉至华北平原最东端,主峰的海拔虽仅有210米但视野极为开阔,对北京城周边的景致可一览无遗。此地树林茂盛、环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见遍山枫红,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关于此山的文字纪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长安夜话》,其内容说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 杨五郎又继续说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讨伐盗贼,护卫寺院与信众外,不再过问战阵之事,其实六弟先前早已多次来信,还派孟良与焦赞要请我下山,我都婉拒了,况且我这山上只有区区数百武僧,要如何对抗辽国五万大军呢?
  • 杨五郎延德是杨家将士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军布阵的能力在众兄弟中最为突出,所以出战时父亲杨业都让他担任副帅职位。传说他于金沙滩战后于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但仍组织武僧团护卫百姓抗击辽军,朝廷因此封他为大德禅师,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领兵抗辽的过程却流传着这样一段曲折连绵的故事.......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珍藏着一座神异的木质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从中间裂开,里边显现的是观音菩萨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处巍峨雄伟的宫殿前,祖师说:“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会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会汇聚此地,你与我屏息远离瞻仰,我会把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号告诉你,虽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归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诉你,好让你知道容易对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