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抵制澳洲进口 一年后澳经济出口反暴增

人气 3079

【大纪元2021年06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骆亚、林岑心报导)去年5月,北京向澳大利亚发起贸易战,关闭多种商品进口。此后,澳大利亚全力开拓替代市场,取得成效。

根据澳统计局上周公布,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出口双增长,反观中共想藉一系列贸易惩罚措施,胁迫澳大利亚改变批评它的强硬态度,收效甚微。

6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出访亚欧、准备出席“七大工业国及欧盟”领导人峰会前发表演说,强调印太地区的风险缘自于中共与自由世界间的战略竞争局面,促请盟友捍卫自由世界秩序,共同抵抗独裁政治。

开拓新市场 煤炭出口从日印韩台获弥补

不满澳支持调查疫情源头,中共自去年5月19日,对澳洲大麦加征80.5%关税,8月起对澳葡萄酒发起反补贴调查,10月要求国内能源企业和钢铁厂停止自澳进口煤炭,12月中正式禁澳煤炭,其它受限制的商品还有海鲜、牛肉、棉花、原木等。

过去一年,原本应输往中国的大麦销量,成功开发了沙乌地阿拉伯和其它中东地区市场,龙虾、葡萄酒还在努力寻找新的市场,煤炭则是突破中共报复措施表现最好的商品。

中国原本是澳第二大煤炭市场,2019年,约五百亿美元的煤炭出口中,日本占了27%,中国占了21%,印度以16%排名第三。2021年,澳洲已经连续第四个月无法对中国出口,对越南的出口量也有所下将。

根据《阿格斯传媒》报导,澳大利亚4月动力煤出口量为1,524万吨,较3月份的八年低点增长了14%,主要受惠于4月份向印度出口了创纪录的煤炭,以及对韩国、台湾和日本增加的出货量弥补了一部分。

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格拉德斯通港,已经连续第七个月不向中国运送煤炭。今年5月,该港口记录的煤炭贸易量显示,对日本、印度和韩国的销售持续增加。

北京不用澳煤炭 长途化煤炭航运代价更高

与此同时,北京却在为取代澳大利亚煤炭而开辟新的来源,因此付出“航线长途化”的代价。

《​澳大利亚财经评论》6月2日引述伍德麦肯兹能源顾问公司分析师西明顿(Rory Simington)的看法,中共正在从印度尼西亚、俄罗斯采购煤炭,由于供应量不足,推升了煤炭价格,也造成了一些反常的现象。

西明顿举例说,中国南方的消费者最近购买的俄罗斯煤炭,价格超出同类澳洲煤炭价格的近50%;印度尼西亚一种煤炭虽然价格超过澳洲煤炭,但其热量却比澳洲煤炭低近20%。

大陆海事服务网《中国煤炭海运掀起两股风》一文提到,中国除了与印度尼西亚达成煤炭交易,还从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俄罗斯和南非进口煤炭,使得煤炭航运出现“长途化”现象。

台湾总体经济学家吴嘉隆告诉大纪元,中共不去买澳大利亚的煤炭,改去向其它国家买,必须承担运输成本的上升,同时,在供应量有限的情况下,其它国家的需求遭到排挤,就改向澳洲购买。

吴嘉隆表示,中共的经贸官员忽略了“全球贸易一盘棋”,以为抵制澳洲进口,就能重伤澳洲、迫使其服软,显然打错了算盘。

北京多管齐下推进弃用澳铁矿砂 短时间难收效

中国是铁矿砂进口大国,超过80%以上铁矿石仍仰赖进口,其中六成仰赖澳洲铁矿砂。

2021年初,中共工信部推出加快弃用澳大利亚铁矿砂草案,计划到2025年前,将铁矿石的自给率提高到45%以上。5月6日,中共国家发改委发表无限期暂停中澳对话机制,5月19日,发改委鼓励中国企业开发境外铁矿石资源,推动来源多元化,23日,再联合五个部门约谈铁矿石、钢材业者,抑制价格哄抬。

据《澳大利亚财经评论》报导,澳大利亚对中国繁荣的铁矿石出口业务可能因此受到威胁,因为北京正在向巴西施压,要求加速生产铁矿石,同时推进它在几内亚西芒杜山脉建设铁矿的计划,但是这两种解决方案,都有一个澳大利亚没有的缺点,就是距离远。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军事战略暨产业所长苏紫云表示,中共以环保、降低碳排为由,要求钢铁厂减低产量,目的是要减低中国钢铁厂对铁矿砂以及燃煤的需求,从而采取政治干预的手段,减低对国内原物料上涨的冲击。

中共官方宣布自5月1日起,取消146项钢品出口退税以抑制出口量,台湾钢铁厂认为,此举对全球钢市是大利多,预计一年后中国的钢品出口可望减少一半。

美英澳联手 应对中共贸易不公和区域风险

苏紫云认为,中共对澳发起贸易战的效果,和过往的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秩序经验相反,呈现出一种民主国家相互扶持、加强对澳采购的新趋势。

英国贸易大臣特拉斯(Liz Truss)稍早前也投书《澳大利亚人报》表示,英澳自由贸易协定将有助于两国对抗中共的霸凌,“一起挺身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抗拒以不公平补贴等恶劣行径威胁戕害它国的国家。”

英、澳预计于下周G7峰会后,就英澳自贸协定达成共识。

苏紫云认为,澳大利亚近三年对华政策转变,以外交立场的转变最为明显,从2018年索罗门、吉里巴斯与台湾断交,北京打算在索罗门群岛兴建商港,大大地敲醒了澳大利亚的警觉,使其对北京的态度发生实质性的转变。

随着中共近年在南太平洋地区动作频频,苏紫云认为,无论是“美澳纽防卫公约”,或是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五国联防体系”,未来会从军事、经济安全上加强合作。

责任编辑:高静 #

相关新闻
【名家专栏】美加等应对抗中共制裁澳大利亚
王赫:台海冲突加剧 澳大利亚为何高度警惕?
中澳贸易战一周年 澳洲获赞“赢得漂亮”
【名家专栏】中共军事威胁下澳大利亚如何应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