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1年06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泽宇香港报导)香港中文大学教育研究所“香港学生能力国际评估中心”(HKCISA中心)及香港亚太研究所“青年研究中心”7日公布2020年“学童身心灵健康评估计划(HBSC)”香港主测试研究结果。结果显示,香港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远低于国际水平,情况令人关注。
中大教育研究所及亚太研究所在2020年6月至12月期间,以问卷方式访问了21间小学及19间中学,共5,307名11岁、13岁、15岁的学生,评估他们的健康质素。
结果发现,香港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平均值为6.97分,低于国际水平的7.80分。香港学生对目前生活感到非常满意(9-10分)的约有18%,远低于国际水平的36%;而感到不满意的约有9%,略高于国际的7%。
计划亦发现,本港学生的健康状况较差,而且出现情绪症状较身体症状的多且严重。香港学生自评健康状况为“极好”的只有16%,远低于国际的36%,而自评“一般”的约有32%,远高于国际的12%,自评“差”的则有4%,高于国际的2%。
约34%至42%的学生表示,自己每星期至少一次心情低落、易怒或脾气暴躁、紧张和难以入睡,每星期出现至少一次头痛、胃痛、背痛和感到头晕眼花的约有14%至18%。香港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自评健康状态均随年龄上升而下降,身体症状及情绪症状则随年龄上升而增加。
女生情绪症状较严重
报告发现,虽然香港男生和女生的平均生活满意度没有显着差异,但在自评健康状态方面,香港女生的平均值(2.72分)显着低于男生(2.81分)。身体及情绪症状方面,香港女生在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6.68分和9.85分)亦显着高于男生(分别为6.09分和9.01分)。
家庭社经地位愈高,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自评健康状态亦愈高,对于身体及情绪症状方面,家庭社经地位没有显着影响。
沉迷网络学生
社交生活满意度显着较低
报告研究了3个因素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包括家庭因素、运动因素,及社交媒体因素。
报告指,容易与父母交谈的学生,及家庭支援水平愈高的学生,其生活满意度和自评健康状况愈高,而身体和情绪症状则愈少。
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身体及情绪状况,调查发现,每星期运动最少3天的学生,其生活满意度和自评健康状态较高,身体和情绪症状较少。不过,报告指香港有61.6%的学生一个星期进行至少60分钟体能运动的日子不足3天,22.5%的学生更是完全没有运动。
另外,研究发现沉迷网络社交媒体的香港学生,其生活满意度和自评健康状态显着较低,身体和情绪症状显着较高。研究发现,约53%的香港学生每天都会在次,约15%的学生更几乎将所有时间用于在网上与亲密朋友沟通,更有7.5%的学生有网络成瘾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