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1年06月15日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日前公布的食品价格指数连续上涨12个月,触及近10年以来的最高点。有经济学者认为食品价格上涨可能会阻碍亚洲从瘟疫大流行中复苏,加剧本来就已不平衡的经济复苏。
据日经新闻网6月14日报导, FAO公布的食品价格指数追踪肉类、乳制品、谷物、植物油和糖的价格,在5月上升至平均127.1点,连续第12个月上涨,触及近10年以来的最高点。这一数字和前年同期相比高出40%。
粮价上涨已经造成了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物价上涨。
日本面粉厂日清制粉集团(Nisshin Seifun Group)将在7月将家庭小麦面粉产品价格提高2%至4%;韩国最大的连锁面包店Paris Baguette则在2月份将面包价格调升5.6%,韩国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的价格同前一年相比上涨7.4%;菲律宾今年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较同期上涨4.5%,其中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的价格上涨4.6%。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之一,部分大豆食用油的价格在4月上涨20%,大陆5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除去猪肉之外,大陆食品价格几乎都在上涨。
至于粮价上涨的原因,粮农组织认为巴西收成延迟、甘蔗产量减少等问题都是食品价格上升的因素之一。另外,随着投资者在金融市场流动性高的情况下分散风险,流入市场的投资资金也提振了商品价格。
对于粮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报导引述马来亚银行金英证券(Maybank Kim Eng)经济学家蔡学敏(Chua Hak Bin)的观点说,食品价格上涨可能会阻碍亚洲从瘟疫大流行中复苏,将加剧本来就已不平衡的经济复苏。
蔡学敏认为低收入的家庭和较贫穷的国家将遭受更大的打击,因他们的收入会大比例用在购买食品上。而这些国家获得疫苗的机会也较少,并且受到有限的财政资源的阻碍,难以缓解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亚洲一些国家近期面临瘟疫升温和不断恶化的感染人数将影响食品的供需,使价格前景复杂化,预计也将影响供应,令食品价格持续上升。蔡学敏表示由于供应链中断,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长时间封锁,食品价格可能会持续上涨。棕榈油出口国马来西亚因确诊感染中共病毒(武汉肺炎)人数激增,自6月1日起实施全国封锁,关闭工厂。
责任编辑: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