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冤魂索命 害他人命者终害己

文/刘晓
font print 人气: 134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古人留下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之语,从来就不是妄言。行善者、行恶者,报应或随之而至,或延后一段时间,乃至来世,但却从不爽约,只为让世人知晓天理昭昭、神目如电,人因此需敬天畏地,修己正心。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本篇再说几个。

窃人钱财逼死人者以命偿

且说清朝浙江仁和临平镇有个叫何阿谨的人,太平天国时期加入了太平军,曾和其他人一起到农户家搜刮财物。一次,他在一户人家装咸菜的大瓮中找到八十个银币,遂据为己有。

其后,何阿谨寻机离开了太平军,回到了老家,并用所获的不义之财开了一家馄饨店,生意还不错。

那个被窃取银币的村农得知是何阿谨拿了自家的钱后,便去索要。何阿谨拒不承认,说:“贼人取人钱物无计其数,难道都要我一人偿还吗?”

村农回道:“你拿我家的钱,很多人都知道,如今也不敢让你全部偿还,但我贫苦无依,无以为生。如果你还有些许剩余,可以还给我,让我维持生计。我不但不会埋怨你,还会感激你。”

何阿谨听了,仍不肯归还一分一毫,村农没有办法,只得离去,而后因为无以为生竟然投水自杀。

何阿谨用所获的不义之财开了一家馄饨店,生意还不错。示意图,图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一天,何阿谨正在小店中包馄饨,突然对妻子说道:“今天我要死了。”妻子问是何原因,他却不发一言,反而匆匆出门离去。妻子非常纳闷,便派人四处去寻找他。很快,人们在水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是村农索命来了。

自割瘤子而死有前因

还有类似的一则故事发生在苏州。某甲最初以摇夜航船为生,后开始做小买卖,攒了一些钱,直到40岁才决意娶妻。他听说邻村的某女十分温婉可人,心生钦慕之意,就托媒婆上门为自己说亲。媒婆去了女孩家,女孩的父母却不同意这门亲事。

媒婆回来后和某甲开玩笑道:“我以媒人的身份去了女孩家,女孩的父母并没有拒绝的意思,但女孩却因为你脸上长了个小瘤子,不愿意嫁给你,你说怎么办吧。”

某甲听了很生气,当天晚上竟然用利刃割掉瘤子,瘤子被割掉后,流了很多血,床榻上到处都是。第二天,他头肿如斗,疼得整日哀嚎不止,数日之后居然死去了。

于是人们纷纷责怪媒婆,说她不该开这样的玩笑。但一个颇有阅历的老人家却说:“这不是媒婆的错,这是有冤报啊。当初太平军攻陷苏州时,某甲替太平军做乡官,并仗着权势霸占了他朋友的妻子。不久后,他的朋友寻机携妻逃跑,某甲带人追上他们。他的朋友脖子上有一个小瘤子,某甲将瘤子划破,顿时血出如注,他的朋友血流尽而死,死状甚惨。现在某甲也是如此,难道不是冤报吗?”

某甲最初以摇夜航船为生,后开始做小买卖,攒了一些钱。示意图,图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前世诬小姑致死 今生偿命

浙江嘉兴有一户朱姓人家,给儿子娶了钱塘许氏的女儿为妻,许氏十分贤淑,朱家人都很疼爱她。

然而,新婚没多久,许氏就患上了大病。她自己感觉有鬼附身,鬼是一男一女,为兄妹。它们告诉许氏,她前世是男鬼的妻子,因为与小姑子有矛盾,就诬陷她不贞洁,其兄相信了,便痛斥妹妹。妹妹没办法证实自己的清白,就上吊自杀了。之后哥哥知道自己诬陷了妹妹,非常后悔,遂也上吊自杀。如今,兄妹俩一起来向许氏索命。

朱家人知道后,就为兄妹俩祭祀,做佛事,希望超度它们,但兄妹俩仍旧不依不饶。朱家有人责备鬼道:“许氏前生不贤,今生却不同,非常贤淑。你们为何不索其前世的命,而非要索今生之命?”

兄妹说是因为它们将冤屈诉于神明,耽误了时间,因此迟至今生才来索命。朱家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在许氏未出嫁时索命?”答曰:“许氏未出嫁时,曾遭受大嫂的刁难,这是神明安排的报应,所以她没有立即死。现在到了你们家,享有快乐,我们就不能再等下去了。”

于是许氏身子越来越弱,不到一个月,人就已经脱相了。她的乳母十分怜爱她,遂主动每晚陪伴她,但几个晚上下来,每晚都遭到鬼的骚扰,只好作罢。没过多久,许氏就死了。

呜呼!善恶之行有现报、有生报、有后报。人若知晓报应之说,就会多行善事,而不为恶事了。@*#

参考资料:《右台仙馆笔记》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 有一种美德叫拾金不昧,从古至今,拾金不昧者皆有福报,或是发家,或是后世子孙发达,或是高中,或是疾病去除。不信,看看清朝梁恭辰所着的《劝戒录》中记述的几个故事。
  • 更多证据显现,灵魂真的存在,拥有多世记忆!前世残酷折磨囚犯,泰国医院院长怎样才能还清罪业?《未解之谜》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偿还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阳间法律无法审判,上天也绝不饶过,无论时间长短。有的是当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个发生在清朝的神异故事就在告诉世人:无论何时害了人命都难逃报应的。
  • 古今中外,在剧火的大灾难发生时,谁能让“神出手”得到奇迹福祐呢? 本文这些真人实事给了我们参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善有善报,可能是事后报,也可能是立即就报!报应不爽呀!
  • 清朝撰写《劝戒录》的梁恭辰的父亲曾担任江苏布政使,与苏州江铁君是以诗文相交的朋友。江铁君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回归儒学,不过他应该还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他曾讲了这样几件离奇之事。
  • 常人中有“好人没好报”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有些人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善报,甚至还遭遇不好之事,因此感觉老天不公,甚至抱怨老天。殊不知天理衡量着一切,祸福早已注定,好人遇到的坏事,恰恰是老天在帮你消减之前的罪业,以让你在消减完罪业后,来世得福报。清朝梁恭辰编撰的《劝戒录》中记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 清朝安徽商人汪某,在浙江一带从事盐业生意。他性格素来豪爽,虽每日与钱打交道,却并无利欲之心。
  • 善有善报,自古不虚。据清朝梁恭辰的《劝戒录》记载,浙江仁和县(今杭州市)有一位汪先生,世代经营盐业,家道殷实。
  • 人们常说善恶有报是天理,那么如果心有所求的善举,善报又如何呢?若仅是心生妒嫉的一念也会遭恶报吗?这两个故事耐人寻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