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1年04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报导)4月12日,大陆A股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三大股指全天震荡下跌,沪指跌幅超过1%。
综合陆媒消息,12日早盘,A股延续弱势调整,主要股指均飘绿。从板块上来看,英科医疗、爱尔眼科等前期基金重仓股再度杀跌,拖累指数下行。次新股大幅分化,人气高标泰坦股份开盘遭资金抢跑,股价直线跌停。顺丰控股继续下挫8.4%,跌破年线,股价创去年8月以来新低,较今年2月18日创出的历史最高价124.7元(人民币,下同)/每股回调46%。
而且随着企业业绩披露,投资者的预期落地,于是在二级市场出现了“利好出尽是利空”的现象。从3月15日发布业绩到现在,英科医疗的股价已经下跌超20%,总市值蒸发近100亿。康弘药业“出海”失败,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停止,12日早盘,康弘药业一字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跌1.09%,报收3412点;深成指跌2.30%,报收13,495点;创业板指跌2.28%,报收2719点。市场整体赚钱效应较差,近1400只个股上涨、2666只个股下跌。
对于12日的股市,券商源达称市场现在是调整结构末端。从前期市场表现来看,资金依然是在低位的顺周期方向当中反复来做切换,所以,后市低吸方向尽量往顺周期方向寻找,叠加市场弃高就低的谨慎情绪,尽量去寻找一些顺周期当中的低位品种来做潜伏低吸,而不是去追涨,整体的仓位仍建议控制在半仓及以下的水平,毕竟即便后市有反弹行情,从中期看这里的位置也是偏高,耐心等待顺周期方向中资金轮动后再考虑减仓。
南京证券认为,由于近期市场情绪较为低迷,A股对于利好消息较为钝化,而对于利空消息却极为敏感,在一季报陆续披露下,并没有引起市场情绪的反转。 一季报行情已进入后半场,在业绩刺激后市场关注的焦点或会回归到流动性上来,从中长期来看流动性只会趋紧,而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估值下调,尤其是估值仍在历史中枢上方的核心资产,投资者仍需注重防御性,在选股时结合估值和业绩的匹配情况。
责任编辑: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