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北京“打预防针”:苦日子要来了

人气 3169

【大纪元2021年12月08日讯】中国经济面对不断增大的下行压力,已经不是新闻,不过在最近,一位中共御用体制内经济学家,已经多次警告,中国经济未来要面临衰退风险,甚至在近日谈到,未来几年,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最困难”时期,看起来非常不寻常。另外,债务缠身的中国恒大终于“躺倒”,在上周五公告,可能无法履行担保责任。在同一天,中共总理李克强也释放出了“适时降准”的信号,结果本周一,中共央行就火速地“全面降准”。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些话题。

另外,从今天起,在节目的开头,我们会不定期地增加一些财经新闻简讯,帮助大家快速了解近期发生的一些重要新闻。今天的内容有:

*缺工严重 美国圣诞老人酬劳增至1万美元
*美国失业率降至新低 美联储有望提前加息
*联合国警告明年是大灾之年
*美国证交会公布新法规
*滴滴出行宣布从美国退市
*欧佩克及其盟友维持增产计划

目前,圣诞节的临近,为疫情中的人们增添了不少欢乐,不过,美国商家却面临一个烦恼,就是找不到人来扮演圣诞老人。彭博社报导说,因为疫情冲击,今年可聘用的圣诞老人表演者减少了大约10%,全美有大约3,000个圣诞老人职位空缺,有大约300多名圣诞老人表演者染疫病逝,还有更多人,因为害怕染疫而不愿担任圣诞老人。目前,扮演圣诞老人的酬劳已经上涨到了1万美元。

另外,美国劳工部上周五的就业报告显示,11月份的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了21万个,不到经济学家预期的一半;但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达到了59.4万人,创下了13个月来的最高;失业率也降到了4.2%,是21个月来的低点。经济学家们认为,美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实现充份就业,但通胀水平却是美联储目标的2倍,所以美联储很可能会提前加息。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已经表示,在12月中旬的政策会议上,将考虑加快结束购债。

此外,在新年临近之时,12月2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报告称,随着疫情肆虐、气候变化和冲突,全球对人道主义援助的需求正在猛增,2022年需要向全球陷入困境的1.83亿人提供410亿美元的援助,尤其是塔利班重新掌权下的阿富汗,处于饥荒边缘的人约有900万,需要的援助金额高达45亿美元。报告还指出,病毒大流行已在全球范围内让超过500万的民众染疫身亡,而疫情控制措施所造成的影响,已将大约2,000万人推向了极端贫困。

就在同一天(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通过了修正案,最终确定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实施规则,要求外国公司必须披露其是否由政府实体拥有或控制,并提供审计检查证据,否则可能3年内被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摘牌。目前,全球只有中国大陆和香港仍拒绝接受检查,因此受影响的公司可能超过200家。

与此同时,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在12月3日宣布,即日起启动在美国退市的工作,并准备在香港上市。不过,二级市场投资者显然是准备不足,当天,中概股集体暴跌。滴滴出行12月3日的股价暴跌了22%,收在6.07美元,和6月底的上市发行价相比,大跌了将近六成。自今年2月以来,美股中概股,已经累计蒸发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市值,退市公司也开始增多。很多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滴滴不会是唯一一家从美国退市的中国企业。有传闻称,阿里巴巴将会是下一个。

此外,美国等多国联合释放战备油的行动,终于还是看到了效果。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为了避免与华盛顿发生冲突,12月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友,同意维持现有的增产计划,明年1月份,将按原定计划每天增产40万桶。这之前,因为美国释放原油储备,以及出现新的Omicron变种,可能导致新一轮的油价暴跌,市场曾预期OPEC+会暂时停止增产。

好,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主题。

中共专家警告:中国将进入40年来最困难时期

香港《信报》报导,12月2日,北京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的院长李稻葵,在出席第14届金麒麟论坛时表示,中国准备过苦日子了,未来几年,可能会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李稻葵认为,全球和中国的经济面临债务、产业链以及低碳化三大衰退风险,而且中国国内的经济也不乐观,内需不足是困扰经济运行的最主要因素。

所谓债务衰退的风险,就是指各国政府在疫情期间,都大量发债以扩大财政支出。据李稻葵的估计,全球增加的债务水平达到了GDP的18%。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的利率和汇率都会随之上升,这肯定会对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冲击,并带来新一轮的债务危机。

第二个风险是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在疫情爆发后,很多发达国家都意识到,过度依赖中国经济不利于自身的经济安全。所以,产业链存在重新布局,中国的生产能力,会逐步调整到发达国家、或者是其它的新兴市场国家,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第三个风险就是“碳衰退”。由于英国和北欧对气候变化最为关注,而且一直在推动全球的减碳发展,限制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这就必然会推动化石能源的价格上升,对中国这种仍然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体来说,负面冲击是最大的。

而从中国国内的经济来看,最主要的问题是消费疲弱、内需不足。

消费疲弱的主要原因是,工资的上涨没有跟上,影响到老百姓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且,大量本来可以消费的人群,主要是指农村的常住人口、或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这些人群,因为城镇化受阻,导致消费潜力没有发挥出来。而内需不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内需所依赖的领域,比如房地产业正在退出,无法带动装修和家具销售等行业,而新的需求还没有上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27日的财经杂志年会上,李稻葵也曾表示,现在世界经济有一个“黑天鹅”和三个“灰犀牛”,分别是指疫情,以及债务衰退、产业链重组和低碳。

58岁的李稻葵,哈佛大学博士毕业,曾担任中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是中国最受各界推崇的经济学者之一,同时备受中共官方器重。近年来,李稻葵多次获邀在中南海研讨会上,向习近平、李克强等人建言献策。

从这样一位经济学家的口中,几次讲出中国经济未来要面临的挑战,似乎颇不寻常。

台湾财讯传媒董事长谢金河分析说,李稻葵的讲话,代表北京有意先给民众“打预防针”,告诉人民“苦日子要来了”。

三天前,谢金河在Facebook发文说,“过去如果有人说中国经济不好,中共总是归诸恶意攻击,去年玻璃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也曾经说出中国要过苦日子,但是,很快就遭到噤声。”但“这回是由御用经济学家示警,而且是在已经被中央监管的信报刊出。”所以谢金河认为,这是中共官方有意藉体制内经济学家之口,告诉民众“苦日子要来了”,“要勒紧裤带,面对未来割韭菜,要有心理准备。”

我们看到,这种说法并非言过其实,因为就连中共总理李克强也在上周五释放出了“适时降准”的信息。

恒大即将破产 全面降准迅速落地

3日,李克强在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时提到,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李克强关于“适时降准”的最新表态,被市场视为重大利好。因为回顾历史,李克强表示“降准”之后,只有一次落空,其它历次表态之后都有降准落地。

另外,分析人士也认为,2022年一季度,四个领域的信贷有望放量,分别是制造业贷款、减碳贷款、基建贷款和按揭贷款,并且预测2022年一季度的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将达到历史峰值。

结果是不出所料,刚过完一个周末,周一(6日)“全面降准”就靴子落地了。12月6日的下午5时,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央行决定在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在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央行称,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大约1.2万亿元。

“全面降准”如此迅速地落地,也凸显了中共稳增长的意图。而且巧合的是,就在李克强提出了“适时降准”的同一天,中国恒大集团也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无法履行一项金额为2.6亿美元的担保义务。

随后,广东省政府立即约谈恒大创办人许家印,并宣布应恒大请求,同意派工作组进驻恒大,“督促推进企业风险处置工作,加强内控管理,维护正常经营”。

同时,中共官方也不断地释放出安抚讯息。为了化解外界疑虑,所谓的“一行两会”,也就是中共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也罕见地同时发声,不断强调恒大的债务危机是“个案”,不会冲击金融市场和股市。

新华社也在5日发文,表示“恒大问题风险由不确定变为确定”,并提到之前海航集团也有过先例,当时也是在海航请求下,海南省政府组建了工作组进驻。这意思就是,这一次工作组进驻恒大,也不特殊,市场不要紧张。

但是无论如何,在苦撑了几个月之后,中国恒大终于还是没撑住,这也让中国房企的债务困局再次面临考验。

彭博社在5日报导,中国开发商阳光100,已经在一份提交文件中表示,将无法偿还在12月5日到期的优先票据的本金和利息,共计1.9亿美元。这是继恒大之后,曝出的又一个房地产公司债务违约案。

另外,佳兆业集团的一项债务置换计划,也没能得到足够支持,也让争取更多偿债时间的希望落空。

中国奥园地产集团也表示,接获债权人通知,相关融资因评级下调被要索偿还。上周五时,这两家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也进一步下挫,佳兆业集团跌了将近9%,中国奥园跌了12%。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余震”还将持续,个别房企债务的重组、乃至爆煲仍难以避免。政策救助的首要目标,是要激活房企的融资通道,并逐步恢复房企的造血功能。但是,房地产行业在遭受重创后,其信用修复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李松筠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文静
订阅财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财商天下】澳门博弈 抓洗米华追八万VIP名单
【财商天下】中美钴矿之争 美国输在哪里
【财商天下】认证虚拟资产 NFT成新投资趋势
【财商天下】中国业务亏损 华尔街为何加码投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