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1年12月02日讯】疫情对各大华语语言中心影响都非常大,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语教学中心杜昭玫副主任提到,2020年台师大国语教学中心学习华语的业绩受到八成的影响,但因为无法回国所以续读率变高,感受冲击没有那么大;2021年上半年业绩一路下滑,到年底已经剩五成,疫情对实体教学的冲击不可谓不大。
做好《数位化》准备 危机可以是转机
如何让更多学生来学华语?线上教学的进行是很好的解套办法。杜昭玫副主任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语教学中心为例,2019年线上课程人数约四百多人,2020年学生人数已经成长3倍。她表示,线上课程已经是必须接受的事实,实证中也发现线上跟实体的教学效益是一样的,所以,团队反而更忙了。
杜昭玫提到,国语教学中心的MTC Online在2011年平台开始建置,2011年8月进行实验课程,2012着手师资培训,2013年4月正式招生,2017年建置全新平台,才能承载更多学生与业务的需求。所以,当2019年至2020年业务增加3倍时,在人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靠着系统化与数位化,反而更有生产力。
MTC Online课程非常多元,以需求为导向,看到契机“可以开什么课就加开什么课”。杜昭玫说,线上课程不断的开发,反应要很快。师资培训是线上课程的关键,这部分要走在先,师资有基础,就可以马上应变。
杜昭玫表示,线上课程涉及的安排较多,因此学费较高,以欧美学生居多。国语中心将《当代教材》改版,将原本的一大本拆成3本,同时以自制的方式开发动画的小影片,如语法点的动画影片,更研发了App,因应学生隔离期间就可以开始上课,效果不错。同时也往资源平台整合的方向迈进,也思考将入AI及AR技术融入课程,“透过数位化的过程,未来华语文市场的成长可以预期是充满希望。”

结合教学机构 OCAC快速数位化
淡江大学成人教育部华语中心周湘华主任,细数与侨委会从2006年开始到2021年,共同合作“海外青年语文研习班、海外青年台湾观摩团、海外华文教师研习班、海外青年语文研习班(远距视讯教学)”、华文教师线上远距研习班”,已经有16年的伙伴关系,在疫情的困境下更与侨委会一起扎根海外侨校、侨生的数位基础,快速达成数位转型的目标,根据周湘华主任统计,截至目前一共服务42个国家,六千多名学员,服务能量与品质大幅扩增。
活动过程,从课前师资培训、辅导员培训、课程规划、教学设计与多媒体运用、数位工具选用策略、数位教学平台、教材教法与测验开发等,都必须不断的沟通,同时每年都有不同的创新。由七校联合开发的时代华语教材,也会与侨委会一起支援海外华语文中心,全册开放使用。
淡江大学成人教育部华语中心与侨委会(OCAC),在数位转型的过程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让数位化的过程有更好的良性发展,更借此成就了海外的华语文教育的数位能量,在数位学习的支援下,时空距离已不是教学增能的鸿沟。

数位化复合教学教室 轻易跨越时空局限
中原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华语文教学中心连育仁认为后疫情时代数位学习的模式已成为新常态,中原大学华语中心的因应策略是“教学转型”搭配“复合教学”,也就是建立“复合教学教室”,将线上与实体教学整合在一起。
复合教学是指运用电脑、视讯工具、收音设备,辅以触控装置及软体,透过网路依教学目标实施同步教学、非同步教学、直播教学、录播教学,让实体、线上一视同仁的教学生态系。
中原大学建立了全球第一间Hybrid Teaching Classroom复合教学教室,也是全台第一间全数位华语文教学中心,目标是让老师进行数位转型,把粉笔换成电子白板笔,复合教学在教育现场有许多的优势,透过网路无远弗届的特性,既可完成教室教学、线上与实体复合教学,也可进行线上观议课与跨校教学。使用后效果显着,可以轻易跨越时空的限制跟世界完全接轨。
面对疫情多变的局势,返回日常教学的日期不明确的情况下,在复合教学教室配置触控式电子白板、追焦摄影机、Wifi6 mesh网路系统、一站式教学系统与课程专属App,全数位行政及教学全部可在线上完成,即使教室中只有老师一人仍可以开班授课,且维持教学的高度互动,是将实体教学情境在线上扩充的教学新形态,这种兼具实体与线上高互动的模式,可以轻松的抓住学生注意力,同时将华语教学机构连结到全球。
疫情当道,数位化已是不可逆的趋势,侨教服务能做到不中断,靠的正是数位科技,侨委会不仅结合华语教学机构的动能,形成伙伴关系,更将台湾华语文教育的亮点,提供给海外的侨校,跟着侨委会的服务轨迹,将创造更多双赢的机会。

责任编辑:李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