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1年11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张钟元报导)近日,中共法院判决书上出现的低级错误不断被曝光,如“安徽省南京市”等错误。这样的生效判决文书在裁判文书网上能搜到50多篇。而河北一起民事诉讼案的判决书上,律师事务所的名字、公司名字及涉案金额等10处出错。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法院出具的判决书中,出现了“安徽省南京市”的字样。律师张新年在微博披露,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这样的生效判决文书还有51篇。
大纪元记者11月26日下午打电话到南京市建邺区法院,一直打不通。
南京建邺区法院办公室22日对外回应称,上述判决书提到的“安徽省南京市”部分,确实是法院的工作失误,已经将补正裁定书送达当事人。

河北省阜平县法院民事判决书上出现10多处错误
出错的判决书并非孤案。据中国红星新闻报导,河南信阳吴和友是罗山县祥盛建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与河北保定市景晟装饰有限公司和阜平县垚鑫土地整治工程有限公司在河北省阜平县有一起诉讼。2021年5月阜平县法院做出判决书上的错字和数据错误居然有10处。
诉讼代理人的律所是“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被误写为“北京市中闯律师事务所”;“垚鑫公司”被误写为“毒鑫公司”;“景晟公司”被误写为“景展公司”;“种植保证金”被误写为“种植保金”;“祥生劳务公司”被误写为“罗山公”;反诉的案件受理费计算为18,518元,实际应为8,259元。
吴和友通过律师向法院反映,收到了法院发来的“补正的民事裁定书”,上面还有错误。补正民事裁定书中将“115.700万元”更改为“1.157万元”,实际是115.7万元。
吴和友认为,判决书关乎着当事人的身家性命、合法权益及司法的公信力,出现这么多错误,令人无语。
11月26日下午记者打电话到河南阜平县法院,询问法院通知连续出现错误是什么原因时,法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事我解答不了,也有其他人来问的,我们有专门负责回答此问题的人”,并告诉了联系方式。记者打过去,对方一直不接电话。
接着记者打电话到北京双北律师事务所,王雅军律师对大纪元表示:“出现这样的错误太不应该了,是责任心不强,严肃性不够好造成的。”“出现问题是可以补正的,补正的文件还是不注意,还继续出错,造成这样的错误,太不应该了。”“主要就是责任心问题,其实弄错个别数据这也难免,但发出之前要审查呀,没有尽心尽责,这个工作态度确实是有问题。”
10月15日,河北阜平县法院就判决书出错一事对红星新闻回应称,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案件判决书及补正裁定书中出现多处错误;并称对办案法官、法官助理及主管院领导分别作出相应处理。@
责任编辑:邵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