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殉国未成 清朝旧臣钱能训得神示知命数

文/周晓辉
昏迷中,钱能训听到一位神人对自己说:“你还有十三年阳寿,何必自己强为呢?”很快,经过治疗,钱能训痊愈,他再没有去寻死。示意图。(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047
【字号】    
   标签: tags: , ,

曾短暂担任中华民国总理的钱能训,字干臣,是清末人,1869年出生于浙江嘉善县,是吴越武肃王钱镠的第三十六代孙。他的父亲钱宝廉是道光年间的进士,曾任吏部侍郎和刑部侍郎,为正二品官员。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的钱能训,自小就接受儒家教育,博览群书,熟读四书五经。光绪十九年(1893),24岁的他考取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进士,为二甲第18名,其后授翰林,先后任监察御史、广西学政、奉天参赞、顺天府尹、陕西布政使等职。

期间,1905年清政府初设巡警部(后改为民政部),徐世昌任尚书,钱能训任左丞,几乎所有政策和文件均由钱能训起草制订,包括议改刑律、设立巡警学堂等。这为后来中国建立正规化的警察系统奠定了一定基础。

据其后辈记述,钱能训为人豪放仗义。1900年义和团运动初期,清政府想利用义和团来对抗西方,因此处决了极力进谏反对此事的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等大臣。

这些大臣被行刑后弃尸于市,亲属不敢收敛,而钱能训会同好友朱彭寿(同为光绪二十四年进士)准备衣冠为徐用仪收尸,并暂停尸于郊外寺庙。在立山之子惧怕搜捕深夜逃到钱府时,钱能训也大胆将其藏匿,次日则偷偷将他放走。

在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时,某日驻在宣武城西的德国海军统领来函索要3000元,钱能训马上告诉了联军统帅瓦德西,迫使其撤回无理要求。

1911年初,钱能训以布政使身份出任陕西巡抚职。当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并迅速波及全国,钱能训无力阻挡,决心以身殉职。他先是开枪自戕,但子弹从其乳下擦过,他没有如愿以偿。于是他又让幕僚许佑芝开枪射自己,虽然受了重伤,但仍大难不死。经军医治疗后送出潼关。

昏迷中,钱能训听到一位神人对自己说:“你还有十三年阳寿,何必自己强为呢?”很快,经过治疗,钱能训痊愈,他再没有去寻死。

钱能训(公有领域)

此时,清帝已经退位,中华民国建立,钱能训遂进入民国北洋军阀政府任职,并多次出任政府要职。

1913年10月,钱能训被起用为北洋政府内务次长、政事堂右丞、平政院院长。第二年徐世昌出任国务卿。之所以称作“国务卿”,是因为1914年5月,袁世凯根据新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彼时的钱能训襄助徐世昌处理政务,1917年12月出任内务总长。

当时山西、绥远一带流行肺鼠疫,约16000人受害,钱能训遂于1918年6月颁布内务部令,并批准设立中央防疫处,该机构于1919年3月正式建立,主要任务是制定预防传染病的计划、研究传染病病源,并检查传染病的预防、消毒、治疗材料以及制造痘苗血清及其它细菌学预防治疗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家由国家管理的专门从事生物制品科学研究和生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永久性卫生防疫机构。钱能训无疑是一名能干且乐意为民众着想的官员。

1918年9月,国会议员选举徐世昌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段祺瑞辞总理职,因为钱能训和徐世昌有旧交,10月,钱能训被任命为代理国务总理,两个月后,经参众两院选举,钱能训正式出任北洋政府内阁国务总理兼内务总长。在职期间,他尽力促进南京政府与北洋政府议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解决战后问题,战胜国在巴黎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派外交总长陆徵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等为中国出席和会代表。代表们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但英、法、意主张将德国的利益转送给日本,美国提出暂交英法意美日五国共管,遭到日本拒绝。

随后,中国代表团又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西方在华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益;但提案被否决。中共借机发起了“五四运动”,借机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迷惑在迷惘中探寻新路的知识分子。

《东方杂志》刊登的“中国参与欧洲和会全权委员”:陆徵祥(中)、顾维钧(右上)、王正廷(左上)、施肇基(右下)、魏宸组(左下)。(公有领域)

当时身为内阁总理的钱能训主张收回山东省主权和拒签出卖中国主权的《巴黎和约》,不过,在“五四运动”爆发后,钱能训引咎辞职。辞职后,他依然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1921年8月,钱能训与熊希龄、汪大燮等人发起“华盛顿会议中国后援会”,主张山东应无条件归还中国。在中国人的强烈反对下,中国代表最终没在和约上签字。

从北洋政府辞职后,钱能训旋又受命督办太湖水利工程、筹办溥益糖业公司、组建中华懋业银行。中华懋业银行于1920年2月6日正式开业,资本总额1千万美元,这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银行,其中方股东多为北洋政界要人及社会名流,如钱能训、中国银行总裁徐恩元、军阀张勋等,钱能训担任该行总理。

此外,钱能训还参与了浙江十八名士绅联名呈请北洋政府减免田赋之事。后经政府核准,嘉兴六县减赋,尤以嘉善最多,减免粮米达30,601石。

由此可见,钱能训在民国期间尽其所能,做了很多实事。

1924年6月,钱能训在北京病逝,终年55岁。7月移柩家乡嘉善,葬在惠民镇小桥村卞家桥钱氏故茔,徐世昌赋诗哀悼,并撰写了墓志铭。

他果真如神人告诉他的那样,多活了十三年,而知晓命数的钱能训也在这多活的十三年中做了该做的事情。钱能训的经历也在告诉世人,人的生死皆有定数,任何强为都无济于事,除非行大善或行大恶之事。@*#

参考资料:

《洞灵小志》
《我爷爷当过北洋总理》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过去三四千年间,其下游决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滥大改道共26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为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派官员治理黄河。有清一代,出了几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为成功之一的当属道光年间的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史稿是这样评价他的:“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
  • 北宋的吏部侍郎李若水。《国语》有句名言:“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深入险境,誓死效忠皇帝,他的事迹因而被收录在史书“忠义传”中。(志清/大纪元)
    敌兵攻破京城时,有个人护送皇帝到敌营谈判。他为了捍卫皇室尊严据理力争,不顾性命大骂敌兵。直到他被裂颈割舌而死,骂声才停止。这说的是宋朝靖康年间一段的忠义故事。靖康之变中,忠臣良将舍生忘死、救国赴难,千百年来被人传颂不休。这位大臣身在敌营,至死大骂金人。最后,他得到敌国的敬重,被尊为靖康耻中的第一大忠臣!
  • 作为名臣,张养浩是元朝三俊之一;作为文学家,他更是元曲作家中的泰斗。今人对张养浩的了解,大概就是从那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开始的。
  • 自孟子道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千古名言,其刚正、博大的气魄深受历代文人仰慕。他们甚至化用这句话为名取字,时时激励自己,其中最知名者有唐代的孟浩然,还有元代的一位名臣兼文学大家——张养浩。
  • 李纲虽是一位文官,却像一道坚固的长城,守卫北宋都城开封,连金兵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李纲一生坚持抗金,如果说皇帝坚持重用他,可怕的“靖康之耻”也许就不会发生!
  • 钱若水是北宋大臣,为人正直,有胆识,后被提拔为枢密院副使。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和李元纲在《厚德录》中,都记载了钱若水于宋太宗时期因仗义执言而救了三个官员的事情。
  • 在唐中宗、睿宗之时,武则天夺嫡之谋得逞,肆行不义之威,大唐的国祚差点脉断武则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诬告“谋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义士舍命护主,忠义的魄力震慑奸逆,改变了逆乱之势。
  • 中国山水画
    山东宁阳县有两个古老的地名:“东疏”“西疏”(现西疏并入了东疏镇)。这两个地名是怎么来的?是为了纪念西汉名臣疏广、疏受叔侄而设的,其背后有一段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 岳阳楼
    《岳阳楼记》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学磁场,吸引、感染着接触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独具慧眼地对范仲淹的约请,后人就读不到这篇绘声绘色描写浩渺的洞庭湖变幻无穷的风光、迁客骚人对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后又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的美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