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0年09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笛睿编译报导)科学家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在智利的甚大望远镜干涉仪(VLTI),第一次直接观察到一颗距离地球仅163光年的恒星与周围的行星物质盘互动的过程,验证了科学家关于恒星诞生的理论。
科学家认为星系内巨型分子云内的气体和尘埃——原始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快速聚集,促生成一颗原始恒星。之后围绕在新星周围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盘状物,将为这个新星系统内诞生的行星提供物质和养分。
科学家将这个圆盘叫做“原始新星盘”(protoplanetary disk),它是解释行星诞生理论的重要元素。
按照这一理论,科学家构想了很多描述恒星和原始行星盘间互动的模式,比如在新星周围磁场的作用下,气体将不断坠入和被吸入中心的恒星。
但是在此之前,科学家用任何望远镜都不能直接观测和证实这一景象。这主要是因为望远镜无法看到距离恒星非常近的地方的细节。研究者称,这好比在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表面一个只有一立方米的盒子。
这份新研究用干涉仪第一次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图像。
干涉仪是由一组互相之间相隔几百米的望远镜组成。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干涉仪,由4台相同的8.2米口径望远镜组成,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组合使用,等效于一个16米的望远镜进行高分辨率观测。
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y of Cologne)的研究者称,这颗名为TW Hydrae的年幼恒星最接近我们太阳50亿年前的样子。这次的观测直接看到了在新星表面磁场的作用下,热气以超音速被吸入恒星的景象。
“这是我们确定恒星诞生机制的重要里程碑。”这份研究的作者之一拉巴迪(Lucas Labadie)说:“现在我们想扩展探索其它特性不同的年轻的恒星,进一步了解原始行星盘的演化过程。”
这份研究近期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责任编辑:朱涵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