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0年08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韩露、林岑心采访报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教人节约和珍惜粮食的《悯农诗》,近来被习近平用来“制止餐饮浪费”,大陆各地餐饮行业协会纷纷出奇招来节约食材,但更多人关注的是,习究竟看到了什么困难,为何要求节约粮食呢?
网络异见人士杨帆(化名)对大纪元说,站在百姓的角度,听到习的呼吁感觉是荒唐的,“平民百姓都到了吃草的地步了!若要节约的话,先从政府、从公务员节约做起。许多农民每个月养老金领不到200元,还能够怎么节约?”
近因:水患带来粮食减产
习近平提出“重视粮食安全”,恐怕是有依据的。今年南方暴雨造成严重水患、内涝,许多地区灾情惨重,陆续传出庄稼被洪水淹没、作物倒伏烂秧,一些农民抢收稻米,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造成粮食减产。
民间环保人士、淮河卫士霍岱珊对大纪元记者说,他今年和环保组织到水灾严重的地区,在铁路沿线也看了一些淹水的情况,“今年的洪水、内涝,对秋季的粮食收成,会有一定的影响。”
北京水资源专家张俊峰对大纪元表示,今年的洪水,属于十年一次的周期性大水,其总雨量不是最多的,但相对集中,导致水患的原因,主要是江、河、湖、海的行水区房子越盖越多,河道缩窄,甚至填平,“存水区都变成了房地产,种了房子。”
他认为,真正影响粮食安全的是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亦即种植粮食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粮食转化到肉、蛋、奶的饲料上去,造成很大部分粮食的消耗。
根本上的危机:农民不种粮 农村空心化
张俊峰提到的农村空心化问题,北京市民赵平(化名)也持同样看法。赵平对大纪元表示,习近平为什么要提出节俭,“连吃喝都要管,是因为他感觉到非常危机了。”“因为外部环境已经不允许进口粮食,感觉被人家掐了命根子了。”除了外部因素,对内要面对农村土地大面积流失的问题。
赵平说,“长期以来的土地所有制,粮食价格低,许多农民觉得种粮食不划算,数据上看起来虽然是年年增产,但是据我所知,农民都不种粮食了,因为没有到城里打工赚钱来得划算。”
近年来,土地流转的现象在中国农村十分常见。亦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转包、互换、股份合作等)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官方美其名是解决农村土地闲置的现象。
网传一段视频显示,在山东某片种植玉米的土地上,农民对比了经过流转的农地,和正常种植的玉米田,农民用反话录像说,如果全国的农村土地都“流转”成这样、“绿化”成这样好吗?
根据赵平实地观察,“许多地方流失得很严重,农村土地和十年前相比,耕地面积可能少了一大半。”
与美元脱钩存风险 中共粮食进口有隐忧
赵平认为共产党会呼吁节约不是担心无法进口粮食了、百姓会挨饿,主要是担心政权没办法维稳,“他们自己(共产党官员)也得吃粮食,得保证他的军队、维稳力量、警察、黑警得有粮食吃啊,所以缺粮了怎么办,他们也得思考。”
近日美中双方在军事、经贸、科技、外交等多领域加剧对抗,路透社8月13日称,不排除美方可能将中方排除在全球美元体系之外,从而带来毁灭性后果。
中共顶级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余永定一年前在美国《评论汇编》期刊(Project Syndicate)刊登文章就预测说,若贸易战升级为货币战,将重创中国经济;而且中共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说,如果未来美中冲突加剧,美国不许中共再使用美元,那么中共再想进口商品就不会容易,其中也包括粮食。由于中共的资本管制政策,人民币远远没到成为国际通用货币的程度。习的这番话也是害怕未来中共可能在粮食上出大问题。
责任编辑: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