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0年07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景烨波士顿报导)纽英崙中华公所(CCBA)已决定8月中旬重新开放华埠Tyler街90号设施。租客无需支付关闭期间的租金。在防疫期间,中华公所月会将“最大程度”在网络平台举办。
8月中旬重开
7月28日晚,中华公所部分董事来到Tyler街90号楼内的会议厅,其他董事则通过网络平台参加月会。行政主任朱苏珊报告,由于防疫需求,公所设施最多只能容纳14人开会。因而与会董事们同意未来继续结合网络会议形式。
朱苏珊谈到,麻州州长贝克(Charlie Baker)在3月18日要求非必要机构关闭,中华公所从那时起暂停对外开放。中华公所计划在8月中旬重新有限度开放,但具体日期未定。在关闭期间,租用Tyler街90号楼内房间的租户无需支付租金。预计在重开之后,公所需要增加清洁工支出。
此外,依据波士顿的防疫要求,中华公所今年不会举办华埠中秋节庆典。
上半年活动回顾
中华公所主席郑慧民报告了近几个月的工作和活动。
2月,他与安良工商会代表陈仕维、中华总会代表余丽瑛一起参加了北美中华会馆交流大会。
4月初,中华公所及各成员组织筹款近5万3千美元,购买口罩赠予本地医院和疗养院。而后由于有大同村居民染疫,中华公所又出资为大同村和华福楼居民购买口罩。7月,驻波士顿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处长徐佑典、侨教中心主任欧宏伟离任回台。中华公所职员及董事们在驻地户外停车场举办了欢送会。
华埠治安巡逻队资金
中华公所财政陈余宝爱报告,华埠治安巡逻队基金剩余约55美元。公所暂定每月拨款300美元支持治安巡逻队,将在日后重新评估拨款数额。
华埠考古发现
董事们讨论了各项地产开发进度,还听波士顿市政府考古团队报告了华埠Hudson街6号的考古挖掘结果。这是波士顿华埠史上的第一个考古项目。
市政府考古团队代表巴格利(Joe Bagley)报告,他们在2019年7月9日到30日期间挖掘了Hudson街6号空地,后因挖到地下水而停止工作。在这过程中,考古人员挖出约1700个物件,包括录音带盒、陶瓷碎片等等。它们大多是1970年代到1980年代的产物。
挖掘物清单和图片可在网上查看:https://bostonarchaeo.omeka.net/items/browse?tags=Chinatown-6+Hudson。
依据波士顿市政府网站信息,Hudson街6号所在地原是海湾,后来被填为陆地。在1840年代,这里已有一排3层砖楼。附近地区曾住有爱尔兰和叙利亚移民。1921年,华人Ruby Foo在这里开了一家中餐厅,并且一直经营到1950年代。1989年,Hudson街6号的建筑被拆除。
巴格利希望,了解华埠历史的人能提供一些信息,以帮助他们了解挖掘物背后的故事。◇
责任编辑:冯文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