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亲戚由于信用破产的关系,铤而走险向地下钱庄借钱,为了还钱,希望我能借钱给他还债。然而我也没钱,但我信用良好,所以我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借给对方应急,最后亲戚也没还钱,因此我必须背债两年。
在那之后,我急切地搜集各类“别人的”故事:“乱投资的叔叔”、“爱赌博的妈妈”、“不负责任的小姑”、“融资炒股,赔光退休金的爸爸”……,花好几年的时间,把这些故事陈列、分类、整理。
整理,是为了“观察”,“探究”,直指“核心”。这是一个“俯瞰”的过程,也是一个“解题”的过程。
经过好几年的努力,我参考各种心理学家的书与论文,将所有与“家人”有关的财务困境,归纳出五大类型:
1.金钱圈问题(我的钱要给谁用?弟弟欠钱我该帮吗?)
2.金钱依赖问题(小姑离婚了,住在家里,让我付水电费?)
3.金钱义务问题(公公一个月需要拿五万元奉养金?)
4.金钱性格问题(老婆太会花钱怎么办?)
5.金钱蓝图问题(先生觉得这种生活品质就可以了,我觉得不满意)

所谓的“金钱圈问题”,指的是每一个人,对“我的钱可以给谁用?”的范围问题。比如说,我先生的哥哥,不在我的“金钱圈”内;却在我先生的“金钱圈”内;我们的范围不同,争执就一触即发。很多夫妻或伴侣,都有类似困境。
而“金钱依赖问题”,指的是由家族里的“情感依赖”转移到了“金钱依赖”。像我叔叔,依赖我爸爸、妈妈,长期索取赌资,就是典型的例子。
“金钱义务问题”,是“什么身份,该尽什么样的金钱责任”。
通常,人们会起冲突,通常是对“责任”的内容,有歧见。比如,我公公认为儿子该还房贷,儿子却有不满,这就推高了家庭冲突,造成压力。
至于“金钱性格问题”,指得是“花钱的习惯”。有的伴侣,甚至同住的家人之间,因为对吃什么、玩什么的标准不同,累积许多压力。这类压力很细微,很折磨,时间很长,对一个人存钱的效率,很有杀伤力。
最后,“金钱蓝图问题”,指的是“人生的小剧本”歧异。
每个人对自己“现在要过什么生活”、“未来要过什么生活”,在脑中有一个基本的“图像”。夫妻、伴侣之间,假如“小剧本”不同,就会吵个不停。理财的时候,有的太太不愿意省钱、不愿意承担风险,这跟她“脑中的小剧本”有关系。如果夫妻之间,剧本无法协调,所有为理财而做的努力,很容易半途而废。
这些“金钱圈”、“金钱依赖”、“金钱义务”、“金钱性格”、“金钱蓝图”问题,我统称为“理财的五大摩擦力”。 几乎每个人的“金钱与家人”困境,都能对号入座,与其相应。
细看这五大摩擦力,我陷入沉思。
分类整理的过程,带给我一种“俯瞰”的视野;这种视野,让我跟当年自己的情绪,达成更多连结。我突然能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当年的处境;跟当年的情绪和解,保持稳定;这种稳定,激发我的洞察力……我突然发现,这五大“摩擦力”,都指向“金钱界线”问题。
金钱界线:划分金钱使用的范围
金钱界线,是心理学家亨利.克劳德(Dr. Henry Cloud)和约翰.汤森德(Dr. JohnTownsend)在《过犹不及》(Boundaries)这本书提出的概念;在很多年前,我因缘际会读到这本书。
亨利.克劳德和约翰.汤森德提出的“金钱界线”,指的是“钱包的界线”。他们比喻,“金钱界线”,就像后院草坪的篱笆。藉由篱笆,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草坪有多大?有多宽?我们要在哪个范围内浇水、施肥、修剪,不在哪个范围内浇水、施肥、修剪。我们能分清楚什么事“自己”的责任,什么是“别人”的责任。
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草坪负责─那是我们的“管理范围”。
想像一下,我们打开自己的浇水系统,却把水洒在了邻居的草坪上,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你自己的草坪枯萎了,邻居家的草坪却绿油油的,那么,这就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界线内的东西”,失去了“界线”。(你的篱笆圈在邻居那儿,还是你自己家?)
失去金钱界线,是很危险的;也很让人迷惑。
在金钱界线里,就是你本来应该要拥有的生活。失去了界线,你会失去你本来应该拥有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里,如果我们动了怜悯之心,用钱帮了一些人,结果帮了一些人,却让我们变得愤怒、不满,此时,你的金钱界线就是被侵犯了。
这就好比,十六年前,大伯欠下的卡债,实际上是他“花园里的草枯萎了”,他自己应该承担,没有“浇水”、“施肥”的后果;结果,我先生却踏进他的后院,帮他除草、浇水、施肥,回过头,分身乏术,荒废了自己的后院;结果,我先生失去了“金钱界线”,我大伯失去了“金钱界线”,没有一个人,为自己篱笆里的草坪负责,最终,两块草皮,都奄奄一息。
事实上,划清界线,不但保护自己,更是保护别人。
不止我们自己该懂得照顾自己拥有的东西,别人也该懂得照顾自己拥有的东西;筑一道篱笆,不是筑一道墙;我们互相欣赏,互相协助,但不越过篱笆,代替他照顾─“爱”他,不是“成为”他。
“金钱界线”在处理“五大理财摩擦力”时,是很重要的关键能力。因为这五大“摩擦力”,都属于“界线”问题(见图表2-4)。
金钱蓝图、金钱性格,属于夫妻、伴侣之间,“界线”太过清楚,无法协调,需要“涂销”的问题;金钱圈、金钱义务、金钱依赖,属于亲戚、兄弟、父母、子女之间,“界线”太过模糊,需要“画清楚”的问题;归纳起来,都是“界线问题”。
画清楚金钱界线
认识什么是“金钱界线”
界线本来是个心理概念,但用在金钱上,代表了钱包的界线。
认出自己的“金钱界线范围”
如果有人说,你要好好捍卫你的草坪,你要为自己的草坪里发生的一切事情负责,但是,却不告诉你,你的草坪界线在哪里,你不会非常困惑吗?
学会指认“什么是自己该负责的?”“什么不是我该负责的?”为自己的钱包拉出清晰的篱笆,我们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应对自我怀疑与困惑
学会应对“我是自私吗?”“我是不孝顺吗?”“我会伤害到别人吗?”这类的“自我怀疑”。
涂销金钱界线
认识自己与伴侣的“金钱性格”、“金钱蓝图”
重新整理彼此的“生活憧憬”、“现状定义”、“花钱习惯”,指认彼此的差异。
找出消弭、和谐共处,协力前进的策略
用有效的心理学方法,协调彼此差异,互相谅解,订出理财目标、协力前进。我们可以保持冷静,学会怎么拒绝家人,怎么面对内心,跟压力说不,不放弃自我控制,显示出真正的自己,拒绝经历沮丧、纠结的金钱困境。
不学会“拉出”这条线、“消弭”这条线,你的金钱生活、理财历程,绝不可能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