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皆天定 唐朝几位宰相之仕途全被相师说中

文/刘晓
font print 人气: 1689
【字号】    
   标签: tags: , ,

古语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富贵贫贱、福禄寿数就已经注定,除非修炼或者有特别的事情发生,才会出现命运改变的情况。

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诸多帝王将相从出生前后就开始出现异象和祥瑞,在他们显达之前,懂得阴阳术数之人就能从他们的外表看出端倪,从而准确推测出他们的仕途走向,史书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本文说说关于唐朝几位宰相的预言。

袁天罡预言李峤大贵长寿

袁天罡是唐太宗时期有名的命相大师,他与李淳风编著的《推背图》预言了中国自唐朝以来千余年的历史大事,无不应验。他曾受河北赞皇县的李峤之母的邀请给其看相。

李峤年少时就颇有才名,十五岁精通《五经》,二十岁考中进士。他的五个兄弟都没有活过三十岁就逝去,这让他的母亲整日忧心忡忡,担心李峤也会如此,所以就请来袁天罡相面。

最初,袁天罡看了李峤的面相说:“郎君神气清秀,而寿苦不永,恐不出三十。”其母一听还是活不过三十,愈加悲切。业已声名鹊起的李峤却并不相信。

李峤的母亲遂再请袁天罡查看,袁天罡又相看了几次后,还是说:“他的命就是这样子的。”

当晚,袁天罡在李家留宿,与李峤同睡在书斋中的一张床上。袁天罡一上床就睡着了,但李峤并未就寝。等到五更天袁天罡醒来,发现身旁的李峤没有喘息之声,甚为奇怪,就用手探之,鼻下并无气息。他大吃一惊,又观察了良久,才发现李峤是用耳朵呼吸的。

第二天,袁天罡告诉李峤的母亲,之前看面相之所以没找到问题的所在,是因为李峤像龟一样呼吸,而这是大贵长寿之相。但袁天罡告诉李峤,虽然将来大贵长寿,但一定不要贪图富贵,要过清贫的生活。

袁天罡告诉李峤,虽然将来大贵长寿,但一定不要贪图富贵,要过清贫的生活。示意图,图为清 顾沄《山水册.松梅书屋》。(公有领域)

其后,果如袁天罡所言,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李峤三度被拜为宰相。他生活简朴,武则天几次去李峤的府邸,看到他睡觉用的帐子是用像布一样的粗绸做的,感叹说:“一国宰相用这样的帐子,有损我大国的体面。”遂赐给他宫中御用的绣罗帐,但李峤睡在其中坐卧不安,根本睡不着觉,便上奏说:“臣少被相人云,不当华,故寝不安焉。”武则天叹息了许久,只得任由他用旧账子。

李峤身材短小,鼻子、嘴都没有福相,但他的骨相非同一般,所以有宰相之命。后来在唐睿宗和玄宗时期被贬官,并被追究韦后之乱时“身为宰相,不能匡正”的罪责。七十岁时在任上病逝。

张冏藏算准五人都能做宰相

张冏藏是唐朝与袁天罡齐名的命相大师。一天,他从一家门前经过,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就对他的父母说:“此童子骨法甚奇,当有贵禄。宜保养教诲之。”这个男孩名叫刘仁轨。他从小刻苦学习,后以学识渊博而闻名。

太宗时期,刘仁轨曾任陕西陈仓县尉,张冏藏被流放剑南,途经岐州时,岐州刺史知其本事,就让他给判司以下的属员看相,看里面有没有人能做到五品官职的。在看到刘仁轨时,张冏藏凛然变色,对冯刺史说:“得见贵人也。”

刘仁轨在太宗朝时以直言敢谏闻名,累官至给事中。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当于宰相)等职。期间他再次见到了张冏藏。

张冏藏说,自己二十年前在尉氏县见一小儿,其骨法与刘仁轨相类似,当时没有问名字。刘仁轨笑着说:“那就是我啊。”张冏藏又预测道:“公不离四品,若犯大罪,即三品已上。”

后来,刘仁轨因事开罪于中书侍郎李义府,被贬出任青州刺史,在高宗发兵征讨百济时负责海运。当时,李义府在明知时机不当的情况下强行督促他出海。结果,船队在途中遇风沉没,死伤严重。

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判处刘仁轨死刑。结案后,李义府对高宗说:“不斩刘仁轨,无法向百姓谢罪。”舍人源直心则说:“海风暴起,这不是凭借人力所能预料的。”高宗于是下诏特赦,只将刘仁轨免职,令其以白衣身份随军。

其后,刘仁轨在辽东效力。镇守百济期间,因救援新罗,并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一度以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的身份受命防御吐蕃。武则天摄政时,刘仁轨担任西京留守,受封乐城郡公。

一天,张冏藏从一家门前经过,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就对他的父母说:“此童子骨法甚奇,当有贵禄。宜保养教诲之。”(公有领域)

还有一位在武则天时期任宰相的齐国公魏元忠,年轻时不喜官场运作,常年无法升迁。于是他去拜访张冏藏,请他算算自己的命运,但张冏藏的态度十分冷淡,不发一言。魏元忠大怒道:“我不远千里来找你,以为你能给予我指教,但你好似木头做的。哪有诚意?罢了,人的困厄显达、富贵贫贱都是上天的安排,你又能预测出什么呢?”说完,准备离去。

张冏藏忙起身拦住他,说:“你的相禄,正是在发怒中才能看出来。以后,你一定位极人臣,官任当朝宰相。”果然,公元700年,魏元忠在狄仁杰去世后当了宰相。

此外,武则天时期任宰相的姚元崇、李迥秀、杜景佺三人,也在一次朝廷选拔官吏时拜见过张冏藏,询问官运。张冏藏说:“你们三人都能做宰相。姚元崇最是富贵,能多次为相。”果如其言,姚元崇后来在唐玄宗时也被拜为宰相。

善相者预言张柬之位极人臣

唐朝迫使武则天将皇位传给唐中宗的宰相张柬之,在任青城县丞时,已经63岁。按理说这么大年纪,仕途应该已经中止,但是有位善相者却预言道:“你以后当位极人臣。”当时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后来,张柬之应制策选官落了榜。武则天因为中第的人少,就下令在落选者中重新选拔。有司上奏说,有一位官员写的策对很好,只是因为书写不规范才落选。这个人正是张柬之。

武则天就找来他的策对,阅罢,觉得他是个奇才,就将其召进宫中考问。张柬之回答自如,而且有独到的见解,武则天大为惊奇,就将其选为头名。其后他一路升迁,成为当朝宰相,后被封为汉阳王。

武将裴光庭当宰相与才气无关

裴光庭是唐朝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唐玄宗时期被拜为宰相。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其以武将身份出任宰相不可思议,包括开元初年的宰相姚元崇。

且说一天,一位善相者来拜见姚元崇,姚元崇让他悄悄躲在朝堂旁,看看诸官中有谁可以在以后成为宰辅。相者看后,说裴光庭会出任宰相,姚元崇十分不解,因为裴光庭当时还是武将。于是他请裴光庭到家中,又让相者藏在堂屋门帘后面重新观看裴光庭的面相。

裴光庭走后,相者再次肯定他会出任宰相。姚元崇说:“能做宰相的人,一定是能够辅佐天子成就大业的,不是像裴光庭这样的人。我曾与他交谈,他不是那种擅长应对时务之人,而且文采平平,学问又浅,如何能担当宰相大任呢?”

相者说:“姚公说的是才气,可我说的是命啊。才与命本来就不同的。”姚元崇默然不信。

其后,裴光庭为宰相数年。在任期间,他提出了新的用人制度,以资历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称为“循资格”。裴光庭亦可算得上一代名相。

裴光庭走后,相者再次肯定他会出任宰相。示意图,图为清院《十二月令图.二月》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李林甫“富贵诚不自知”

李林甫出自李唐宗室郇王房,在唐玄宗时担任宰相十八年,其个性狡诈,人称“口蜜腹剑”。不过他虽有许多阴谋算计,但自身能力的确有过人之处。《旧唐书》认为其处事谨慎、有章法:“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

他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由他的姨娘元氏收养。十岁时,李林甫在与几个小孩子在路边玩耍时,被一位路过的老翁看见,老翁深深叹息。有人询问其为何叹息,老翁说:“这个孩子富贵诚不自知啊!”他指着李林甫说:“此童以后能做中书令(即宰相),大概就二十年后吧。我之所以感叹,是因为没有人能认出来他就是未来的宰相呢。”

后来李林甫在做太子谕德时,有一位从衡山来的相者住在京城的宣平里。李林甫就去拜访他。相者对他说:“自从我到这里来,见过很多人,还从没见过像你这样贵相的人。”还告诉他,“你的荣华富贵能达到顶点,圣上对你已经是情重恩厚,还望你进一步与圣上多亲近,你就能兼任南方省份的官吏,并且你的职位不断升高直到掌握朝廷中枢要务,就达到了鼎盛极至。”其后,李林甫果如其言,升任中书令。

结语

佛家说:“若问前世因,生受者是。若问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的宰相命焉知不是前世积的大德所致?

参考资料:《太平广记》出《定命录》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 月全食发生时,月球表面若呈现暗红色或红铜色,在西方称为“血月”(blood moon),西方《圣经·启示录》以血月预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关。中华文化中也早有对此现象的观测,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气覆月或月如血光来形容,是属于天文异象中“月变”的一种,在历朝历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历史记载。西方和中土对此天文异象的记载虽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类的概念,那是什么呢?
  • 孔子针砭时弊,言简意赅,这里讲的三种情况,都是身边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讲修养,要讲礼,就从这三点做起,实实在在的,那么人就会不一样了,社会风气就能好起来。
  • “六代乐舞”之首,就是黄帝的《云门大卷》。据《史记》等典籍记载,黄帝以“云”命名百官,军队也称为“云师”。 云门即是天门,世上人都来自天上,《云门大卷》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