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500彩票- 线上博彩全攻略

准确预测火灾山崩的东汉隐士

文/周晓辉
颇有道术的樊英,预测多有灵验。图为清 胡桂《山水册.清溪瓦舍》。(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890
【字号】    
   标签: tags: , ,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神言、神迹比比皆是,奇人异事不断涌现。本文说说东汉末年的奇人和隐士樊英。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人也,生活在安帝和顺帝时期。年少时在三辅(今陕西西安周围地区)学习《京氏易》,兼研修《五经》。此外,他还学习并擅长谶纬之学,比如风角(占卜之法)、星算、《河》、《洛》七纬,可以预测灾异、推算阴阳变化。

虽然学问精深,但樊英并不愿出仕,而是长期隐居在壶山,以教书为业。因为他的学问和德行广受推崇,四方前来求学的人非常多,其弟子遍布天下。也因为他的名气很大,州郡先后请他为官方效力,他都予以拒绝。公卿推举他为贤良方正、有道之人,他也都不去应此虚名。

后来,皇帝都知道了樊英的大名。汉安帝初年,征召他为博士。建光元年(121年),又以公车赐策书,再征樊英与南阳郡孔乔、李昺、北海郡郎宗、陈留郡杨伦、东平郡王辅六人,只有郎宗、杨伦到了洛阳,樊英等四人都没有应召。

樊英擅长谶纬之学,可以预测灾异、推算阴阳变化。清 焦秉贞《山水册.高阁望江》。(公有领域)

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下策书备礼,用玄𫄸征召他,足见对其的重视程度。玄和𫄸是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名称,最为神圣,分别象征天地,最早指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后来又指帝王用作延聘贤士的礼品。

对于顺帝的诚意,樊英以身患重病推辞。顺帝很生气,下诏让郡县将其强行送到京城。樊英不得已来到京城,但仍称疾不起。顺帝让人将其抬到朝堂上,樊英仍不起身行礼。顺帝大怒,对他说:“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大意是朕能左右你的生死、富贵、贫贱,你为何如此轻慢朕的命令?)

樊英回道:“臣受命于天,生死都由天决定,陛下怎能决定臣的生死呢?臣见暴君就像见仇人,立其朝堂绝不肯屈服,可得而贵乎?臣虽在布衣之列,但身处贫困却怡然自得,根本不想与万乘之尊交换,又可得而贱乎?陛下怎能决定臣的贵贱呢?对于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臣也不会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如何能决定臣的贫富呢?”

顺帝无法使他屈服,由此更加敬重樊英,还让太医给他看病,每月送给他羔羊和酒,以表示尊重贤士之意。

如此过了两年,永建四年(129年)三月,顺帝为樊英设坛席,礼遇甚重,并赐给他几杖,待以师傅之礼,亦问他朝政得失。樊英感受到了顺帝的诚意,也不好再推辞,遂被拜为五官中郎将。数月后,樊英再称病重,顺帝知道不能再勉强,便下诏让他以光禄大夫的身份归家,并令地方官府送谷千斛,八月送给他一头牛、酒三斛,还说如果去世,可以中牢祭祀。樊英坚辞不受,顺帝仍旧下诏。

樊英拒绝出仕,且在受命期间并未提出任何有益的匡救之术建议,这大概是深谙盛衰之理的他,已经预知到东汉走向灭亡的命运是不可逆转的吧。

樊英不愿出仕,而是长期隐居在壶山,以教书为业。图为清 顾沄《山水册.小灵鹫山馆图》。(公有领域)

颇有道术的樊英,预测多有灵验。一天,他在教书时,有暴风从西方涌起,樊英对弟子们说:“成都着火着得很大。”他还含了口水向西方喷去,并让人记下日期和时间。后来有客人从蜀郡来,说“当天大火,有黑云从东而起,须臾间降下大雨,火于是灭了”。而他所说的日期与樊英喷水的日期正好相符,人们这才知道樊英非凡人。

一次,樊英在家中突然披散着头发,拔刀乱砍,妻子莫名其妙,问他是何故。樊英说:“郗在道上遇到贼人了!”郗的名字叫巡,郗巡是樊英的弟子,当时正外出远行。他回来后跟人们说,他在途中遇上了贼人,幸亏有一位披头散发的老人相救,所以没发生任何危险。

樊英在京城时,宫殿上有一架钟突然自鸣,顺帝忧心忡忡,以为是不祥之兆,公卿大臣们谁也不能解释,就问樊英原因。樊英说:“这是蜀岷一带发生山崩了,母亲崩所以儿子鸣。这不是当今圣朝要有什么灾祸。”过了不久,果然传来蜀地山崩的消息。

樊英在隐居期间写就《易章句》,世称“樊氏学”。颍川陈寔,年轻时曾跟随樊英学习。樊英有病时,妻子派奴婢拜问,樊英下床答拜。陈寔感到奇怪,问他,樊英说:“妻,齐也。死后共奉祭祀,按礼不能不答。”其恭谨若是。

七十多岁,樊英在家中去世,但有道术的他焉知不是施了个障眼法?@*#

参考资料:

《后汉书》
《太平广记》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在水边隐居的高人,经常亲近自然,日常活动都能保持心态纯净。徐明义画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义 提供)
    谁是古今“茶神”“茶圣”呢?爱好茶道之人都会想起陆羽(字鸿渐、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陆羽的足迹踏遍中国种茶名山和名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成了《茶经》传世,开导后人茶文化的风尚流传至今,并使得中华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经典。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何能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功业呢?陆羽是怎样和茶结缘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经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一起来探索陆羽的生命之《歌》!
  • 清代女学兴盛,才媛辈出,官眷闺秀的交游聚会,往往充满了儒雅和诗意。出身湖阳世家的恽珠,才思敏捷,少女时期的诗作《锦鸡诗》,独具娴静高华的气质,而且流露出化凡禽为神鸟的超凡脱俗的志向。
  • 世人皆知梅花是早春花木,她为梅花作诗,偏要说:“一枝留待晚春开。”沦落风尘的她,却因为这句诗,在及笄不久的美好年华遇见人生伴侣。从此,二人诗画相酬,山水作伴,成就一段才女配名士的佳话。
  • 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他一生画了三百多幅壁画,并有近一百幅卷轴画被皇宫收藏。民间画工称他为“画祖”,史称“画圣吴道子”。
  • 清代诗坛有一位才女,长于书香之家,嫁入诗礼之族。她身边的亲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这个文学家族中,一颗光华熠熠的明珠。
  • 山东才女王照圆,不仅是郝懿行治学生涯上的贤内助,自己也留下了补注古文的专业著作。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 清代这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女孩──沈善宝,不仅能诗擅画,甚至能用书画换取钱财,承担养家的重任。她不仅是神童,更是才华与担当兼备的传奇女生。
  • 明清时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闪耀。其中有一位传奇闺秀席氏女,因擅长画兰而以“佩兰”为号。她不仅能教丈夫写诗,双双结为人间诗侣;而且惊世骇俗,成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兰,本名蕊珠,字韵芬,又号道华。她生于常熟望族,祖上世代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诗人吴伟业的外孙,有诗集四卷;两位姑姑皆是闺秀诗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两卷《绿窗小咏》,是家族引以为傲的才女。席佩兰八九岁时,便熟读《诗经》,以姑姑们为榜样,钻研诗艺,积淀了文思敏捷、辞令娴雅的才华。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