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香港Rapp - 体育

康熙亲政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康熙是清皇中统治中国最久的一位皇帝,他8岁继承皇位,14岁亲理政事,69岁时去世,在位61年,他君临天下时间之长,在我国历史上是仅见的。

  1661年,顺治帝驾崩,他的三子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继承了皇位,成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1662年,改年号为康熙。当时,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四个大臣辅理。这四个辅政大臣中,索尼已年老体衰,遏必隆软弱无力,苏克萨哈虽然能遇事力争,但远不是鳌拜的对手,最后被鳌拜诬陷致死。因此,朝政大权被操于专横跋扈的鳌拜及守旧派手中,他根本不把其他辅政大臣和康熙皇帝看在眼里,官员们呈送康熙皇帝的奏折,他经常不给皇帝看而自做主张。他打出“率祖制、复旧章”的旗号,对西方的先进科学采取排斥的方针。专权的鳌拜和虽然年少但要精心图治的康熙帝,在很多根本问题上矛盾越来越尖锐。例如康熙帝主张通过改革使满族统治者进一步封建化;抑制吴三桂等“三藩”的割据势力;统一台湾;对西北噶尔丹的分裂势力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等重大问题和主张,鳌拜一律反对。年轻的康熙帝清醒的认识到,鳌拜如果继续专权下去,不仅对自己的帝位是严重威胁,而且将会给清王朝的基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1667年8月25日,年已14岁的康熙皇帝毅然决然地撇开鳌拜开始亲理政事,此举更加激化了他与鳌拜之间的矛盾,直到1669年最后除掉了鳌拜,康熙帝才开始大展鸿图,建功立业。

  在政治上,康熙为了维护、巩固封建国家的利益,改革了中央机构,加强中央集权;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平定了三个藩王的叛乱活动后,继续开展了收复台湾、捍卫东南海疆的斗争。康熙24年,他又出兵驱逐盘踞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28年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之间的东段边界,在我国反侵略战争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此后,他又派兵消灭了噶尔丹集团、阿拉布坦叛军,再次打击了沙俄,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西南边防,使中国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统一国家。

  在经济上,康熙注意减轻赋税,减免钱粮,赈济饥民;治理黄、淮,兴修水利;奖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废除迁海令,开放海禁,推行有利于工商发展的政策等等,这一系列政策,大大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康熙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从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医学、工程技术,到经、史、子、集,以及书画等艺术方面,他都有所研究。他还多次下令组织力量编纂书籍,当时编纂的闻名中外的《康熙字典》一直留传至今。(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湖南发现台湾隶属中国的清代地图《福建全图》 (8/8/2002)    
  • “张冠李戴”24年 避暑山庄两景点今被正名 (5/1/2002)    
  • 陈家林看中剧作家陈逸峰的历史剧《梦断圆明园》 (4/17/2002)    
  • 康熙大帝印鉴将首次在中国公开拍卖 (4/4/2002)    
  • 1712年4月4日 清廷下诏宣布:以后新增人丁,永不加赋 (4/4/2002)    
  • 1724年3月30日 清廷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 (3/30/2002)    
  • 原来慈禧也会画画儿 (1/28/2002)    
  • 康熙发上谕抗击沙俄入侵 (1/20/2002)    
  • 清 康熙款 画珐琅凤纹盘 (10/4/2001)    
  • 清 康熙款 松花石双凤砚 (10/4/2001)    
  • 清 郎世宁 八骏图 (10/4/2001)    
  • 清 王翚 溪山红树 (10/4/2001)    
  • 江西吉安发现康熙圣旨 (9/27/2001)    
  • 白晋眼中的康熙大帝 (9/20/2001)    
  • 域外最早的中国墓碑 (9/17/2001)    
  • 紫禁城宁寿宫皇极门 (9/16/2001)    
  • 从康熙大帝平定台湾诗说起 (9/10/2001)    
  • 康熙私访误会“字王” (9/4/2001)    
  • 贞观之治 泱泱大风(一) (8/31/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