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8月15日讯】美国食品饮料集团百事公司(PepsiCo, Inc., PEP)正试图终止其与中国一家合资伙伴的合同,称其合作伙伴存在会计违规行为,并侵害了百事的知识产权。
从这场纠纷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已于去年12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但外国公司在中国依据合同规定行事仍面临重重困难。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8月14日报导﹐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PepsiCo Investment (China) Ltd)已将此案提交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独立仲裁委员会,要求收回其为这家设在中国四川省的合资公司所投入的200万美元的资金。
然而,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这一依据合同内容寻求仲裁的决定却招致了其合作伙伴–四川省广播电视实业开发公司(Sichuan Administra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Development Co. Ltd., 后更名为:四川省韵律实业发展公司)的恶语相加。
该公司在一封同时抄送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State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mission)、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及其他百事合资企业的信中谴责百事公司向政府施压、恐吓其他合资伙伴。
该公司在信中表示,将把这一事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及国务院(State Council)等机构汇报,百事公司应为其“肆意损害中国国家利益、践踏中国法律的行径”而遭受法律制裁。
百事要求经济赔偿
随着这封反对终止合约的信件的散布,中国国家税务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海关总署等其他政府部门已走访了国内数家百事合资企业。
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朱华煦表示,百事公司的做法符合当地法律法规,所以他并未因为此事受到中国政府的关注而感到担心。
但他对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记者说,这些政府部门走访工厂所选择的时间“非常令人怀疑”。
1994年,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成都设立了这家合资公司–四川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Sichuan Pepsi Cola Beverage Co. Ltd),当时的合作伙伴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四川省广电局旗下的一家公司。
四川百事是百事公司在中国设立的14家百事可乐特许装瓶厂及40家合资公司中的一家。
朱华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双方在这场长达8年的合作中一直磕磕碰碰。
但他表示,近来发生的事件使百事决心通过仲裁程序终止合作合同,并要求中方合作企业给予经济赔偿。
朱华煦指出,中方合作企业既不允许百事员工进入办公室执行内部审计,自己也无法提供标准的财务报告。
此外,他表示,四川百事中方合作企业在未预先告知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及合资公司的情况下,今年擅自将其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由四川省广电局转移至另外一家新公司。
朱华煦表示,“我们无法再和这些人合作下去了。”
依据合资合约中的条款,百事公司为合资公司提供免费设备、无息贷款,并负担百事可乐在该省的广告及营销费用。
代表四川省广电局执行的一次审计的结果报告(道琼斯通讯社已见到该报告)显示,合资公司同时向高层主管提供低息住房贷款,并在未事先征得董事局同意的情况下,购买了数辆奔驰牌(Mercedes)豪华轿车。
此外,该合资企业还采用一家未经认证的供应商提供的塑料瓶,此举盗用了百事的专利设计,从而侵害了百事公司的知识产权。百事公司与其中方合作企业的冲突起源还包括其高层主管要求在装瓶厂生产本地配方饮料。
朱华煦说,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曾试图对中方合作企业晓之以理,也曾以合同约定对其进行过威胁,甚至与政府方面进行过商谈。但公司最终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分道扬镳。
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佳说,他预计斯德哥尔摩的仲裁委员会需要6-12个月的时间就合同作出裁定。
百事可乐试图通过赞助中国全国足球联赛和利用诸如台湾F4组合那样的流行歌星为其做广告,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促销产品。
李春佳说,百事可乐目前已在中国长春、成都、重庆、武汉、广州和深圳等6座城市占据市场主导。
但他说,成都市场的增长率去年下降2%,而全国平均增长率为15%。
他还称,合资公司本身经营状况并不太糟,即使如此,这也不是把合同看作一张废纸的借口。(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