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黄石山

【字号】    
   标签: tags:

黄历三月初二,天气晴好,春和日丽。我和女儿一起去登距方城30公里的黄石山。

我们来到一棵高大、树围有10米左右的白果树下。我让女儿搂着测量,大约有八搂。这是我平生见到的最粗的树。估计树龄上千年,是天然的活化石。大树后面有一古庙,人称“西宫”。相传诗人李白来过此地,并作诗一首。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君若丧,云山岂殊调。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
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看过参天古树,经西宫、桃花庵、东宫、三仙桥、铁神庙、城庙、过街楼沿山而上,直到老母殿、三清殿。山中春草青绿、树木成林。三清殿前有棵古柏,参劲翠茂;游人络绎不绝。老母殿前多了一通石碑,上述已于去年做古的道长成仙子修庙功德。这时一只猴子出来敬礼,乐坏了登山的孩子。

我们继续沿陡峭的山路登山经一天门、二天门、磨针井、水帘洞、仙人洞、三天门、安阳宫、百步梯,我们终于登上了绝顶-□□祖师顶。

黄石山又名小武当山、小顶山、黄城山。黄石山做道场始于秦汉。海拔只有800米,但山势陡峭,富有灵气。黄石山因汉朝张良之师黄石公在此山修炼而得名。传说三国时的吴葛玄在升仙阁飞升。宋范致虚《仙翁观记》描述黄石山为:“群峰高耸,联延四合,望之回环,宛若郛廓,独出群峰。”

一览众山小。绝顶览胜,心旷神怡。东有孔子藕耕之地,西有楚之长城;东有闯王大寨,西有刘秀饮马之地……天地辽阔苍茫,山脉、河流、田地、村落、道路、水库等像一幅平铺的地图。

一览众山小。绝顶览胜,心旷神怡。东有孔子藕耕之地,西有楚之长城;东有闯王大寨,西有刘秀饮马之地……天地辽阔苍茫,山脉、河流、田地、村落、道路、水库等象一幅平铺的地图。

山上神话传说很多。相传祖师爷在顶峰真武庙修行,修的日子长了,耽心修不成,于是下山去。路过磨针井,看见一个老婆婆拿根铁梁在石头上磨。祖师问:“ 老奶奶,你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铁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说罢不见了。得到观音老母的点化,祖师爷又回到真武庙专心修行,直到成神。

黄石山东南有座山叫张良山。张良山有张公庙、紫皇庙。传说张良曾避难于此放羊为生。黄石公见张良是不凡之人,就在三仙桥考验他。于是有了三脱靴、黄石公助张良的传说。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感谢大法,感谢我那坚定修炼的妻子,是她让我看清了谎言,是她守住了这个家庭的善根。我愿意走在这条光明之路上,无论未来多么艰难,也不再退缩。
  • 有时候我们感到疲惫,也许真正的根源不在生活本身,而是心里什么地方没有理顺吧。如果能以今天走树顶步道的心情去对待一切,生活是不是会完全变了模样呢?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有专家研究,坚毅比天赋更能预测一个人未来的表现。在遇到挫折、失败之际,仍能再接再厉、坚持不懈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才是决定成功的因素。
  • 火龙果皮比果肉营养更丰富,口感独特,可连皮一起食用。(Shutterstock)
  • 很多问题就如同这冷热的矛盾,我们一时不理解,但并不一定是错的。不急于否定,慢慢寻找,总有一天会理清头绪,找到答案……
  • 无度的“欲”必然逾“矩”;反之,“矩”内的“欲”方可不逾越、不冒犯。因此,有“矩”来规范,从心所欲才不会招致祸害或灾难。
  • 生活中的事,看似杂乱无章。当我们用心去看时,就发现一切井井有条。司机与人为善,积累福气,才会有那么多的巧合吧。
  • 生活的乐趣很简单,也很纯真。善意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间瞬间共鸣,那是温暖明亮的瞬间,带有似乎肉眼可见的明亮色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