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时报》美国版358期-今日话题

标签:

(http://www.iloveguava.com)
《自然》杂志:物理学否认克隆

李予群

克隆这个名词是现在生命科学的大热点,自从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问世以来,人们对克隆技术越来越热衷,从科学家到普通老百姓,克隆这个词越来越琅琅上口了,但是克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克隆人又意味着什么,有多少人深思过呢?用最浅白的语言来说,克隆的意思是对一种物质、或者对一个生命的翻版,也就是做一个一模一样的母体。修炼界及传统的正教是反对克隆的。物理学家们是怎么看待这“一模一样”的“复印件”呢?

今年5月21日的《自然》杂志发表一篇评论文章(1),文章说物理学家认为不可能做出完全相同的克隆,不论是有生命的生物还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尽管量子物理也在试图复制量子粒子,比如原子、光子,但是这种复制绝对是有复制误差的。按照物理学的原理,要复制一个完全一样的粒子,除非这个原始粒子被摧毁,否则新复制的粒子不可能达到原始粒子完全相同的状态,这两个粒子是不可能共存的。

那么这个原理是否适用于有由无数粒子组成的大的生命体呢?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物理学家证实了:“无法克隆”的理论也适用于经典的多系统,他们发现不可能复制一个与原系统完全一致的系统,如果要复制,就将打乱原来系统的状态,也就不是原系统了(2)。

文章说,按照这个原则,生物克隆也绝不可能复制一个与原版完全相同的个体,在这个新个体内的粒子分布和状态与母体不可避免的有很大差别,所以物理学家根本不承认真正克隆的存在。

很多人对克隆技术和克隆动物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觉得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复制一个和自己生命一模一样的“我”,他们很好奇地想知道世界上有两个“我”会是什么样呢?从物理学家的结论来看,即便是克隆出来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生命,那个生命却不是你,而你却有可能被摧毁掉,因为那个生命想占有你的位置。相信谁也不想在自己身上上演这样一出科幻片吧:克隆人代替了真正的人,可是就是用基因都检测不出谁是真正的你,只有你自己的精神知道你才是那个人,可是为时晚矣。(原载正见网)

参考文献

1. Philip Ball, Physics bans cloning. Nature May 21, 2002
2. Daffertshofer, A., Plastino, A. R. & Plastino, A. Classical no-cloning theorem.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88, 210601, (2002).
————————————-
香港人不信任解放军

·王珍

日前﹐中共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司令员熊自仁在中共的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纪念解放军进驻香港五周年。熊自仁在文章中坦承﹐香港居民对驻港解放军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并要求驻港部队严格遵守《基本法》和香港的法律。

熊称,由于香港与中国政治分离一百多年,长期接受英国“殖民主义”教育,加上境内外“反华”和“极右势力”的造谣中伤,使香港居民对解放军普遍“不了解”,甚至存有不同程度的“偏见和隔阂”。

他说,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等政治观念和社会思潮“很有市场”。熊指﹐香港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独立的政治体制,对驻军官兵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长期的”。同时,香港党派林立,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时刻伺机对驻军人员进行”腐蚀、拉拢、策反”等活动。他要求香港驻军在复杂而又严峻的考验面前,要“身在资本主义,心向社会主义”。

熊的这篇讲话引起海外传媒极大关注。美国、英国、台湾媒体纷纷转载他讲话的部分内容。海外媒体看来,根据中共政治运作习惯,熊在香港回归五周年之际发表这番讲话,被外界视为驻港解放军和香港居民关系极不融洽的信号。

目前,部分香港居民对解放军武力镇压1989年的天安门学生示威不满,除了对此强烈谴责外,也担懮香港可能发生类似的事件。驻港部队在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前住进香港,进城时没有得到香港居民的热烈欢迎。

————————————–
时代杂志﹕九一一导致人们谈论“世界末日”

六月二十三日公布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百分之十七美国人相信,圣经启示录中所形容的世界末日将在他们有生之年来临,百分之四十二相信世界末日终将来临,百分之三十三相信世界不会有末日。

在时代杂志与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合办的这项民调中,百分之二十三受访者表示,去年九月十一日恐怖份子在纽约与华府两地发动的攻击,早在启示录中预言,但百分之六十四受访者不同意这种说法。这项最新民调结果也显示,去年九一一后百分之三十六美国人曾与他人谈起圣经中有关世界末日的记载。

最新一期时代杂志,以“圣经与启示录:为什么更多美国人阅读有关世界末日的著作,谈论世界末日?”为主题的封面故事。时代杂志巡回编辑吉布斯指出,即使在信教较不虔诚的美国人当中,也有人表示他们看到了世界末日的预兆。
————————————–
世足赛中国经济损三十五亿
–多数民众办公时间看足球转播

世界杯热潮下,媒体近日纷纷报导世界杯经济为大陆带来利益。但北京安邦集团研究总部策略分析师陈功认为,世界杯为大陆带来的利益可能得不偿失,以大陆球迷在办公时间平均观赏两小时比赛计算,将造成三十五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图为六月四日北京球迷在一个大电视屏幕前观看球赛。(法新社)

香港星岛日报报导,世界杯期间,特别是大陆队三场比赛直播时,大陆民众在家中、办公室或街头全神贯注观看球赛。专家说,大陆对巴西的比赛,全大陆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收视人口观看战事,总计超过七亿人。不少雇主被迫容许雇员在上班期间观看比赛。

据大陆中央电视台统计,在世界杯开打前已有四亿元的广告进账,开赛不到一周,即有五千万元的追加广告,比一九九八年世界杯的广告额多出四倍。不过,陈功认为,多数大陆民众在办公时间观看电视足球转播,对大陆经济的影响十分惊人。

陈功分析,目前大陆国内生产总值 (GDP)约十兆元,全大陆每年工作时数约两千个小时,换算成每小时价值五十亿元。以平均每人上班时间观看两小时比赛计算,总体经济损失上百亿元。不过,并非所有人都看世界杯,因此按百分之七十的调整值计算,损失仍高达七十亿元左右。陈功说,个别服务行业收入会因比赛增加,例如媒体、餐饮等,但这些行业占 GDP的比重并不大,即使可弥补一半的损失,一场世界杯的影响仍可达三十五亿元。
——————————————
华盛顿时报:香港经济困境

香港主权移交五周年前夕,美国华盛顿时报报导指出,近期香港失业率蹿升、民众财产缩水,香港正面临经济下滑的“新现实”,是否可以顺利转型为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来因应亚洲其他城市的挑战,将是香港未来十至二十年所要积极面对的。

据工商时报编译报道,今年四月,香港失业率攀上七.一%的历史新高,失业人口达到二十四万五千人;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宣布破产的人数已经成长三倍。在一九四九年,许多人由逃到香港求生机,如今,他们的下一代正越过边界回到大陆排队找工作。

更糟的是,香港在过去五年来,不动产市值缩水60%,尽管港府推出各种措施来防堵史无前例的财政赤字,许多家庭的净资产仍不断减少。港府经济顾问邓广尧认为,主要原因是过去五年来,香港遭遇两大冲击:首先是一九九七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当香港正要复苏时,去年又再度遭遇全球经济下滑。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高级顾问谢弗指出,香港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定位,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内,香港必须与吉隆坡、台北和汉城竞争何者可成为亚洲的主要中心城市。国际货币基金最近评鉴香港的贸易依赖度时则指出,就长期来看,香港的未来将取决于与大陆整合的能力。“当对大陆转口贸易的功能逐渐消失之际,香港应该努力转型成为高附价值的金融和商务服务中心。”
—————————————–
中共元老薄一波丑闻大披露

屈豆豆

如果没有对香港《文汇报》记者姜维平的狠毒的打击报复,可能薄熙来的大名还没有现在这么响。由于薄熙来的大名又导致了媒体时而对他94岁的父亲、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前副总理薄一波的报导。后来姬胜德被审查期间,姬鹏飞闻听儿子要被判死刑,心急如焚,竟自杀身亡,姬胜德能参加姬鹏飞的葬礼还是母亲许寒冰去到薄一波家里求情,才得到江泽民的批准的。这就使媒体对这位前朝遗老的份量产生了兴趣。

最近,十六大前夕,中共中央近日召开一次副总理级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除了薄一波、刘华清、张震等极少数人外,包括万里、乔石和杨白冰等绝大多数老同志,都主张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应该全退,认为这样有利中共党内民主制度化。

这时薄一波出来讲话了:“一、江泽民任党的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委托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工作,在适当时候(如十六届三中全会或稍后)全退。二、江泽民任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作为过渡时期,以利承上启下,完成新一代交接。三、江泽民任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以利发挥他卓越的处理国内、国际工作的才能,带动新班子。”

中共十六大筹备领导小组把他的意见当作圣旨拿了出来,人们不禁要问,94岁的薄一波为什么这么希望近80岁的江泽民大权在握而不希望中共当权者是更年轻的胡锦涛呢?莫非他和三权在握的江泽民有什么神秘的关系?江泽民留任能给他带来无限的生机?

如果您有耐性的话,请允许我从头说起。

薄一波的简历:曾用名薄书存 ,1908年生,山西定襄县蒋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革命时期山西学生运动领袖,太原山西省立国民师范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是中共第七、八、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曾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下面很多薄一波的第一手资料是您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看到的,至于有些消息还更正了《中共太子党》书中的一些错误消息。

*薄一波忘恩负义乱搞女秘书

1927年国共合作时期,5月,国民党山西省党部改组,实行“清贫”,凡省党部共产党员均在清理、逮捕之列。山西共产党负责人被通缉,薄一波也在其中。后来薄一波逃到了一户人家,这户的男主人和他的女儿不顾危险将薄藏了起来,使他度过了生死之关。在薄躲藏的期间他和那位姑娘彼此产生了好感,后来结婚生了一女,这个女儿的丈夫就是现驻丹麦大使郑耀文。

本来日子过得不错,薄一波的官越升越高,等他到了北京做了高官时,淫荡本性也就越来越表露出来。其他的女人不表,只说薄跟他的女秘书胡混,怀孕打胎,又怀孕又打胎,薄向他的太太提出离婚,太太不肯,到这个女秘书打了第三个胎时,薄的结发妻实在受不了,主动给薄写了一张条子,同意离婚。过了几十年提起来她还是泪流满面:“那时候真是豁出命去救他,什么也没想,我爸爸对他有救命之恩啊!他提出离婚实在是伤了老人家的心。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也是一个女人,他的女秘书已经打了三个胎,我不能置她的命于不顾啊!”

这个女秘书终于如愿以偿,爬上去做了高官的太太,她共生了四个孩子,第一个是个女孩,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靠注射胰岛素维持,听说八十年代初就去了美国,不知近况。其余的三个是儿子:薄熙永,前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薄熙来,辽宁省省长;薄熙成,前北京市旅游局局长,现北京六合饭店管理公司董事长。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薄一波和第二个太太正在外地疗养,被强行押了回来,在火车上还没有回到北京,薄熙来的妈妈就吓的在厕所的暖气片上做个套吊死了。《中共太子党》一书中说是被造反派折磨死的,与事实不符。

女秘书做了薄一波的第二个太太后,秘书就换人了,薄一波的警卫鄙视地说,换了太太,薄还是常常搂着别的女人在办公室里乱啃。

*积极鼓动参与六四屠城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期间评价说:“薄一波的错误是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

《争鸣》月刊一九九八年六月刊报导,一九八九年五月六日,薄一波向邓小平提出:“就目前形势恶化发展,不能再等了,要采取果断措施,恢复社会秩序。”五月十五日,陈云、李先念、王震、杨尚昆、薄一波等多位党政军政治老人,给邓小平打电话或登门拜访对局势恶化表示担懮,要求尽快采取坚定措施,平息动乱。五月十八日晚十时,首批军队第二十六集团军第七十七师到达京郊待命。与此同时,根据邓小平的提议,再度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陈云、彭真、王震、薄一波等参加了会议。“六四”之前部署镇压,薄一波积极主动“功不可没”。

*陈希同案薄一波扮小人

媒体报导,1995年春天,邓小平收到陈希同为首的七个省级干部对江泽民的举报信,邓小平没有发表意见,他把信交给了薄一波处理。薄一波是整人能手,搞倒胡耀邦、赵紫阳时,就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此次薄一波拿到信,却把被举报人江泽民叫来,亲自把信交给江。当时的情景是,江泽民像小学生一样战战兢兢地站在薄一波座前,看过信后,面如死灰,吓得浑身大汗淋漓。但不出一个月,北京就出现了王宝森被逼自杀,中央对陈希同做出隔离审查的决定,后来判了刑,新华网报导,因为牵扯隐私所以陈希同案不公开审理。陈希同的举报信到底写的是什么?陈希同案为何不敢公开审理?薄一波私通被举报人的做法不但违反组织原则,而且连做人的最基本道德都没有。

正因为薄一波抓住了江泽民的把柄,所以,从此以后薄一波在江泽民那里很有面子,谁在江泽民那里行不通的路都要求他。江不但亲自放走被国际刑警捉住走私毒品的薄的儿子,而且江与薄私底下还有很多见不得人的黑交易,说穿了就是要让薄熙来进入中央,另外,薄一波给江泽民出了很多坏点子,帮江泽民干了很多坏事,全力帮助江泽民巩固独裁政权,带头分裂中央,人为地搞不团结。

有其父必有其子,忘恩负义的薄一波生的儿子薄熙来在文革中大搞投机、六亲不认、打倒父亲,划清阶级立场。没想到1977年薄一波被“解放”了,薄熙来又忙着在父亲的阴影下大发利是。薄家父子薄情寡恩世所罕见。
—————————————–
人生宛如走马灯

三舍

04-ma-BW

1970年代,由吴景中作曲、黄玉玲作词、邱兰芬主唱的台语连续剧主题曲“走马灯”,词曲雅致,故流行一时。

歌词描述人生就如同转动不停的走马灯,变化莫测。其间幸与不幸,无非是环境造成;所有恩怨、世情冷暖,实不必心怀不平,也不必指望有人同情。

证诸史实,这种“走马灯”一般,角色极端变换、命运截然改观的公案,古往今来倒是不胜枚举…。

譬如春秋时代,楚国人伍子胥因父亲遭人诬害,愤而流亡、投效吴王阖闾;多年之后带领吴军伐楚,还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消恨。不过伍氏终因主张对句践用兵而遭构陷,被夫差赐死,于五月五日投入江中,成为传说中的钱塘江“潮神”,也成为端午节由来之一说。

类似的历史人物,还有郑成功的部将施琅。据传施琅无意中窥见国姓爷的隐私,竟遭赶尽杀绝而至连累父兄;于是含恨投清,并上书康熙请命,带领水师攻克台湾。不同的是,施琅非但未对墓木已拱的郑氏遗体不敬,还亲赴灵前祭拜、痛哭,情义远非伍氏可比。只可惜后人重伍而轻施,显现差别评价。

又据报导,台湾宜兰今世也出了一个案例。主角林某在蒋氏威权时期响应投笔从戎的号召,由台大学生摇身一变为反共英雄,名噪一时。嗣后驻扎前线,却又无端兴起“大中国”思想,乃至埋名偷渡、投共求荣,家属也因此领了不少抚恤金。时隔二十多年,最近林某因父丧提出返台申请,始爆出惊人内幕。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部分媒体不察,居然将林某比为台湾的“施琅”。若施将军地下有知,想必非抗议不可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