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在线体育投注 - 体育

中国古代名医﹕李时珍

font print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6月19日讯】李时珍,字东壁,生于公元1518年,卒于1593年.是中国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巨匠之一。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以医为业的家庭。父亲李吉闻,是当地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和药物学知识的著名医生。他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编著了《艾传》、《四沙发明》、《医学八脉法》,以及《痘疹证治》等医药书。李时珍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对医药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父亲却不想让他当医生。因为,那时医生这一行社会地位很低,不为人们所重视。李吉闻大半辈子行医,虽然也享受到为人民根除病痛的快乐,但更多的是遭受权贵人家的白眼。所以,他竭力督促李时珍读经书,八股,企图从科举中寻条出路。起先,李时珍还真本辜负父亲的期望,竟于一五三一年(明世宗嘉靖十年),考中了秀才。可是渐渐地,李时珍却越来越热爱医学,而对读经书,八股反倒越来越不感兴趣、虽然李言闻多次开导,也未能改变儿子的志趣。

   因此,李时珍从十六岁到二十二岁,虽曾连续三次参加考举人的乡试,可是都名落孙山了。而在他第三次乡试落弟之后,终于下定决心,把行医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一五四二年,李时珍开始行医。最初,他给父亲当助手,父亲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也帮助看看病、一有空,他就棒起医书来读。李时珍读书的范闲很广,他除了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嚷要略》、《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书外,尤其喜欢钻研历代的“本草”(即历代的药物书)、其中,来代的《证类本草》(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他最喜欢读的药书。由于李时珍用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又注意在医疗实践中学习并检验书本上的知识,因此,他的医术提高很快。一五四五年前后,颁州一带发生了大水灾。水灾过后,疫病流行,许多穷苦百姓都来找李家父子治病。李时珍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不论病人有无诊费,他却一样细心地治疗。在行医中,李时珍善于运用“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人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征候,这是中医辨证治病的纲要)等方法诊病,熟练而又灵活地掌握了“辨证论治”的规律。诊病时,他“经方”、“时方”兼采了用,因病而施,不拘~ 格。他尤其喜欢用“单方”(指药味简单,多能就地取材,匣子应用的药方)、“验扩(指经临床应用而有效的药方)和民间的一些土方治病,使病人花费少而收效大,因此,深受广大贫苦百姓的欢迎。

   李时珍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深切感到,作为一个医生,辨药、用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他发现,古代的本草目于建元一起出外考察。李时珍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本草纲目》的编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五七八年,年逾花甲的车时珍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到这时,李时珍为编写这部书,已整整花去了二十七年的时光。但是,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李时珍,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经过了十余年的修改,先后三易其稿,才将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最后定稿。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时作为蓝本的《证类本草》,原载药物一千五百五十八种,但这些药物名称杂乱,而且重复很多。

   经李时珍整理后,实得药物一千四百七十九种。李时珍又收录来代以后各代医家新采用的药物二十九种,他自己新增加的药物三百七十四种(李时珍自己在《序例》中说是三百七十六种,可能是后来经过修订,最后定稿时为三百七十四种)。

   全书共五十二卷,一百九十多万字,分为十六部,六十二类,共收药物一千八百八十二种。除植物性药物外,还有动物性药物四百四十五种,矿物性药物二百七十六种。另外,书中还收录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的方剂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个,其中,李时珍自己收录的就有八千一百六十一个。书中还附有一千一百六十副药物形态图,以增加 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本草纲目》的成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就,六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药物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李时珍一生写了很多医药书,除《本草纲目》外,还有《浙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濒湖医案》、《集简方》、《五脏论图》、西三焦室难命门考》、《白花蛇传》等书,但大部分已经散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浙湖脉学》、《奇经八脉考》两书。这两部书现在是学习诊脉的必读书籍。

   《本草纲目》的出版,不仅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而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1606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困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前,记者在上海影城采访时与正在为新片做宣传的李连杰不期而遇,身穿黑色茄克,头戴蓝色棒球帽的他一出现,立刻被闻风而来的各路媒体围了起来。记者们的热情让李连杰无法回避,索性坐下来和大家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晚年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号月池)为当地名医。少年时期开始系统地阅读过一些医籍,曾随父诊病抄方。但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李言闻不愿李时珍以医为业,要他走科举道路,还特领他去拜访进士顾日岩为师。顾日岩家中藏有大量书籍文献,李时珍因此有机会阅读到许多文献和一些珍贵的书籍。
  • 张巡带兵军纪严明,陈琳檄文文笔俊美。
  •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过去三四千年间,其下游决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滥大改道共26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为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派官员治理黄河。有清一代,出了几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为成功之一的当属道光年间的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史稿是这样评价他的:“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
  • 历史上的北伐战争,既有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豪放意气,也有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尽瘁,更少不了岳飞北上抗金、收拾旧山河的壮怀激烈。正因为这些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赋予锐意进取、统一国家的意义。
  • 梁国边亭的人暗中帮楚人灌瓜而使两国友好,曾参耕耘误斩瓜根而被父亲杖打。
  •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 康熙年间,大阿哥允禔曾掌管养心殿营造事务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进殿拜见,并与康熙皇帝闲谈。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信陵君待人宽厚,因其礼贤下士,士人争相奔赴其门下。他养士高达三千多人。图为赵佶《宋徽宗文会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王钦若是个外貌瘦弱的宰相,党进是个肚子里没什么谋略的将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