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平博怎么样 - App Store

天可汗文物 科技思考结合艺术理念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唐代文物多元文化融合的境界,可从而看出当时的手工艺技巧,也可以了解科技在文物制作的神奇意境;藉由展出的银鎏金双蜂团花纹香囊与铜鎏金龙,体会一二。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鎏金双蜂团花纹香囊,是皇家供奉佛指舍粒的顶级文物,是当时用以填装香料的手持物,或吊挂在轿子上的装饰物。铜鎏金龙则是出土于西安草场坡的陪葬品,以飞天的独立站姿造型取胜,是这次唐代文物大展的代表图像。两者共同的特征皆是科技形象的文物。

至于广受赞誉的金龙,其重点在于两足着地与尾巴平衡的关系,紧凑的造型建置出相当讨喜的飞龙意境,被用作唐代文物的图像代表,绝非偶然。

据了解,当时的冶炼金工,由铜鎏金龙可见一斑。尤其双足着地、各爪搭配龙身之余,最后由一段罕见的龙尾前伸过头,将金属制品的重心与平衡,藉由一段短短两尺不到的金属来达到,而仅由双点落地即可站立的平衡,于今观之,都是一件高难度的工艺制品。

虽然此龙两足可立,但陕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得知台湾高频率的地震环境,最后还是忍痛,将此龙以钓鱼线层层绑住,以免飞龙在天的形象却因地震翻落,甚至断裂于台湾,一世千余年的英名毁于一旦。

(中时电子报 2002年6月17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法门寺地宫 历史一页心灵传奇 (6/16/2002)    
  • 看唐代大展 别忘体会人情味 (5/28/2002)    
  • 唐朝豪放女俑抱天可汗 (5/20/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龙纹镜九五之尊御用 (5/17/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山水画 (5/15/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绚烂多彩‧自由流动 (5/13/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翠翘金雀玉搔头“金凤凰” (5/11/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唐马之美 (5/2/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池边顾步两鸳鸯 银鸳鸯卷草纹盒 (5/1/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银鎏金交颈鸿雁纹蚌盒 (4/29/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唐代胡人东来 不少埋骨中土 (4/28/2002)    
  • 天可汗的世界 唐墓壁画 窥见古代生活 (4/22/2002)    
  • “唐代文物”故宫开展 涌入参观人潮 (4/22/2002)    
  • “天汗的世界”千年深埋 铁造弥勒佛庄严依旧 (4/18/2002)    
  • 天可汗世界 立菩萨残像 东方维纳斯 (4/17/2002)    
  • 唐代大展 展现“佛教盛世” (4/2/2002)    
  • 天可汗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 暖身开讲 (3/30/2002)    
  • 虚拟“麟德殿” 重现长安飘逸灿烂 (3/27/2002)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可题诗填词,流传千古;武能统军作战,统一南北。历史上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中, 岳飞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在征战途中,岳飞饱览锦绣山河,寄情言志,留下感人肺腑的篇章。 或许这就注定了,岳飞的一生将在战场上度过,以苦为乐,矢志不渝。
    •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人心尽失,天下大乱,民众苦不堪言。周武王顺应天意民心,决定举兵讨伐商纣。周武王先是在孟津观兵,与八百诸侯会盟,相当于现在的大型阅兵仪式和联合军事演习。
    • 羊殖德行日益增进,宁越求学更加努力。
    • 谈起历史上的贤后,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明太祖的马皇后,而魏武帝曹操的妻子卞后却鲜有人提及。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奸雄形象太深入人心,让曹操及家人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但只要我们翻看历史就不难发现,卞后的贤德和远见足以比肩历代[ascii]着[/ascii]名的贤后。
    • “一时全大节,千古仰清尘。(宋代李廌)”千百年来,苏武节已成为中华传统价值展现的一座丰碑。那么,对于道德急速下滑中的末劫时的人类社会,又有那些启示呢?
    • 宋之问是唐代诗人,他与另一诗人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是唐朝近体律诗的代表人物。
    • 张巡带兵军纪严明,陈琳檄文文笔俊美。
    •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过去三四千年间,其下游决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滥大改道共26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为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派官员治理黄河。有清一代,出了几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为成功之一的当属道光年间的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史稿是这样评价他的:“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
    • 历史上的北伐战争,既有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豪放意气,也有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尽瘁,更少不了岳飞北上抗金、收拾旧山河的壮怀激烈。正因为这些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赋予锐意进取、统一国家的意义。
    • 梁国边亭的人暗中帮楚人灌瓜而使两国友好,曾参耕耘误斩瓜根而被父亲杖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