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唐代文物多元文化融合的境界,可从而看出当时的手工艺技巧,也可以了解科技在文物制作的神奇意境;藉由展出的银鎏金双蜂团花纹香囊与铜鎏金龙,体会一二。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鎏金双蜂团花纹香囊,是皇家供奉佛指舍粒的顶级文物,是当时用以填装香料的手持物,或吊挂在轿子上的装饰物。铜鎏金龙则是出土于西安草场坡的陪葬品,以飞天的独立站姿造型取胜,是这次唐代文物大展的代表图像。两者共同的特征皆是科技形象的文物。
至于广受赞誉的金龙,其重点在于两足着地与尾巴平衡的关系,紧凑的造型建置出相当讨喜的飞龙意境,被用作唐代文物的图像代表,绝非偶然。
据了解,当时的冶炼金工,由铜鎏金龙可见一斑。尤其双足着地、各爪搭配龙身之余,最后由一段罕见的龙尾前伸过头,将金属制品的重心与平衡,藉由一段短短两尺不到的金属来达到,而仅由双点落地即可站立的平衡,于今观之,都是一件高难度的工艺制品。
虽然此龙两足可立,但陕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得知台湾高频率的地震环境,最后还是忍痛,将此龙以钓鱼线层层绑住,以免飞龙在天的形象却因地震翻落,甚至断裂于台湾,一世千余年的英名毁于一旦。
(中时电子报 2002年6月17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